核電子儀器標準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電子儀器標準化
  • 外文名:無
  • 制訂時間:1964年
  • 類型:最早制訂的核電子儀器標準
由於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核電子學儀器均採用積木式(即外掛程式式)結構,因此需要對外掛程式實行標準化。在這方面,首先需要解決儀器的機械和電氣互換性和信息傳遞的規範問題。
核儀器外掛程式(NIM) 標準,是最早制訂的核電子儀器標準。它是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核儀器外掛程式標準委員會於1964年制訂的。1974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EC)TC-45技術委員會把 NIM標準作為核電子儀器的國際標準予以推薦。1975年中國核電子儀器的研製和生產單位已開始採用這一標準
NIM標準包括儀器箱體、外掛程式的基本結構、尺寸、供電電壓、聯接方式、信號的輸入輸出等項標準。其主要內容有:採用19英寸(482.6毫米)箱體、外掛程式標稱高度221.5毫米、深245.7毫米、單位寬度34.3毫米。每個箱體中可容納12個單寬外掛程式,或其他倍寬外掛程式的組合。供電電壓規定為±24伏、±12伏、±6伏。外掛程式與箱體通過標準的 42芯針式插接件相連線。模擬信號為 0~+1伏、0~+10伏、0~+100伏三類。慢邏輯的低電平為+1伏~+2伏,高電平為+4伏~+12伏。快邏輯的低電平為-1~+1毫安,高電平為-14~-18毫安(阻抗為50歐)。1983年,在NIM標準上增添了數字匯流排,稱為NIM/GPIB標準,從而使NIM標準的性能更為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