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人工合成,以核苷或單核苷酸為原料,採用有機合成反應或酶促合成反應進行的寡核苷酸或核酸(DNA和RNA)大分子的合成。在核酸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套用上,人工合成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酸人工合成
- 釋義:以核苷或單核苷酸為原料,採用有機合成反應或酶促合成反應進行的寡核苷酸或核酸(DNA和RNA)大分子的合成
核酸人工合成,以核苷或單核苷酸為原料,採用有機合成反應或酶促合成反應進行的寡核苷酸或核酸(DNA和RNA)大分子的合成。在核酸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套用上,人工合成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核酸人工合成,以核苷或單核苷酸為原料,採用有機合成反應或酶促合成反應進行的寡核苷酸或核酸(DNA和RNA)大分子的合成。在核酸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套用上,人工合成是一個重要的手段。發展歷史1957~1965年H.G.霍拉納等...
1981年中國生化學家王德寶等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全合成工作,這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RNA分子。核酸合成包括化學合成和酶促合成兩個方面。化學合成以核苷或單核苷酸為原料,完全用有機化學方法來合成核酸。由於...
王德寶在中國最早開展了核酸生化的研究工作,是中國生產核苷酸類助鮮劑的創始人,參加並領導世界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tRNA)的研究工作,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tRNA,使中國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水平繼續居於...
《核酸 : 結構、功能與合成·下冊》是198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德寶。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於1979年和1983年舉辦的大型生化訓練班教材補充修改而成。內容包括核酸的結構(一級結構和高級結構)、主要生物...
核酸類似物主要用於醫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歷史 核酸的發現 核酸最早於1869年由瑞士醫生和生物學家弗雷德里希·米歇爾分離獲得,稱為Nuclein。在19世紀80年代早期,德國生物化學學家,1910年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獲得者科塞爾進一步純化獲得核酸,...
一、核酸的發現 二、對遺傳基本規律的認識 三、核酸是遺傳物質 四、核酸的化學組成 五、DNA的雙螺旋結構——沃森-克里克模型 六、DNA的複製 七、遺傳密碼 八、分子水平的“拷貝”——轉錄 九、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十、核酸的人工合成 ...
《從合成蛋白質到合成核酸》是2009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承魯、熊衛民。本書根據訪談的主題分為“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胰島素晶體結構測定”、“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三個部分。內容簡介 自1956年中國政府...
反轉錄(或叫逆轉錄) 合成DNA 是人工模擬自然界某些生物的反轉錄過程。自然界核糖核酸RNA 病毒不含脫氧核糖核酸(DNA),它們的繁殖方式有兩類,一種是直接以核糖核酸(RNA) 為複製模板以及轉錄模板; 另一種是先將病毒核核酸(RNA) 的...
聚肌胞聚肌胞(PolyI:C)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雙鏈核糖核酸,是一種干擾素誘導劑,有抗病毒和免疫調節功能,用於慢性B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性角膜炎、帶狀皰疹、各種疣類和呼吸道感染等。基本信息 【藥物名稱】聚肌...
光引導聚合技術是照相平板印刷技術(photolithography)與傳統的核酸、多肽固相合成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半導體技術中曾使用照相平板技術法在半導體矽片上製作微型電子線路。固相合成技術是當前多肽、核酸人工合成中普遍使用的方法,技術成熟且已實現...
逆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是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即RNA指導下的DNA合成。此過程中,核酸合成與轉錄(DNA到RNA)過程與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RNA到DNA)相反,故稱為逆轉錄。逆轉錄過程是病毒的複製形式之一,如RNA病毒中的逆...
體外重組,是指在體外對生物的遺傳物質或人工合成的基因進行改造或重新組合形成新核酸分子或新基因的手段。DNA體外重組包括目的基因的獲取,載體的選擇,構建重組DNA,重組DNA分子導入受體細胞.篩選和鑑定含重組DNA的宿主細胞。定 義 在體外...
③末端標記法(又叫尾標)。利用末端轉移酶可進行“尾標”,尾標適用於寡核苷酸探針標記,寡核苷酸探針多用於核酸“點”突變的檢測,該探針可用核酸合成儀人工合成,克隆出的探針一般較長,特異性好,標記量大,雜交的檢出信號強。探針...
確定靶基因後,針對該基因的外源反義核酸片段的設計合成有兩種途徑:(1)重組於表達載體產生反義核酸片段,即利用DNA重組技術,在適宜的啟動子和終止子間反向插入一段DNA於質粒中,構建於反義表達載體來合成反義核酸;(2)人工合成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