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菌類
- 別名:可食用大型真菌
- 主要營養成分:高蛋白,多膳食纖維
核菌類是菌類的一種。人們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總稱。 具體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膠質或肉質的子實體或浚河組織,並能食用或藥用的菌類。此類族群包括酵母菌、霉、傘菌和黴菌,絕大部分屬於擔子菌亞門,只有少數屬於子曼菌亞門。它們...
樺杯盤菌,核盤科菌類。子囊盤盤狀,具長柄,直徑3-5mm,子實層污橙色至粉黃色,子層托與子實層同色,柄基部色暗,長度是子囊盤直徑的4-5倍;不具油滴,在子囊中單列排列,7.0-9.0× 3.7-4.5μm,萌發產生小分生孢子或產生芽管;小分生孢子球形,直徑約2μm;側絲線形,寬2.0-3.0μm。分...
佩克杯盤菌,核盤科菌類。子囊盤盤狀,中間稍凹陷,具短柄或者似有柄,直徑 1.7-7.0mm,子實層表面污白色、污米色或淺灰褐色,子層托表面灰色具小的褐色突起。分布在中國、日本、捷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形態特徵 子囊盤盤狀,中間稍凹陷,具短柄或者似有柄,直徑 1.7-7.0mm,子實層表面污白色、...
現在,已知的菌類大約有12萬餘種。菌類可分為細菌門、粘菌門和真菌門三類彼此並無親緣關係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生物。它在營養期為裸露的、無細胞壁、多核的原生質團,稱變形體(與變形蟲相似)。但在繁殖期,它可產生具纖維素細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狀。結構特點 菌類結構簡單,沒有根、莖...
②溫度。靈芝是高溫菌類,菌絲生長適宜溫度25~30℃,以27~30℃為最適,子實體生長適溫25~28℃。③濕度。菌絲生長適宜基質含水量65%,子實體形成和發育大氣相對濕度以80%~95%為宜。④光照和氧氣。靈芝子實體的生長和發育對光照極為敏感,光也是靈芝子實體正常色澤形成所必不可少的環境因素。在無光條件下芝體...
(6)解各種菌類中毒。虎奶菌、性甘、溫、補氣益血。潤肺、養心血、滋補肝腎、健脾胃。增強體質,有健身、防病治病的特殊功效,是保健治病的最佳選擇。在東南亞國家及我國沿海地區,虎奶菇主要作為強壯補品食用,也為一味止咳平喘中藥。虎奶菇菌核有極強的抗病能力,成品放置在室內乾燥環境下,保存時間年限長,質不變...
真菌(學名:Fungi),是一種具真核的、產孢的、無葉綠體的真核生物。包含黴菌、酵母、蕈菌以及其他人類所熟知的菌菇類。已經發現了十二萬多種真菌。真菌獨立於動物、植物和其他真核生物,自成一界。真菌的細胞有含甲殼素,能通過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式產生孢子。定義 真菌(Fungus)一詞的“拉丁文”Fungus ...
常見原核生物 菌類 菌類包括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真菌又分酵母菌、黴菌和食用菌;細菌和放線菌屬於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黴菌(毛霉、麴黴、青黴)和食用菌(如銀耳、黑木耳、靈芝、菇類)屬於真核生物。細菌有球菌、桿菌、螺形菌(包括螺菌和弧菌)三種基本形態,根據細胞分裂後細胞的組成情況,可分為單球菌、雙...
真菌界是指營養方式為異養的真核菌類。包括真菌門和粘菌門。由於這兩門菌類具有細胞壁(粘菌是在生活史的一定階段產生具纖維素細胞壁的孢子),所以長期以來被歸入植物界。但自6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根據它們無質體,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營養方式不是自養而是異養,能分解和吸收有機物質,腐生或寄生,細胞...
菌物科學是研究分隸於上述三個不同生物界的各種菌類生物的生命現象及其結構與功能的科學,是生命科學的分支之一。科學知識告訴我們,一種菌物就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迄今為止,已被人類認識的菌物僅約7萬種;然而,大自然中實際存在的菌物,根據專家 (Hawksworth 1991)的保守估計,不少於150萬種,亦即不少於150萬個...
具核小菇 具核小菇是吉林省的小菇屬 (Mycena) 三個新種之一,三種具體是具核小菇 (M.nucleata X.He et X.D.Fang.), 黃囊小菇 (M.xanthocysidium X.He et X.D.Fang ) 和棘囊小菇 (M.brevispina X.He et X.D.Fang).
(3)所謂細菌類,和其它的真核菌都是構成不同於植物界的另一個菌界(Mycota),從這樣的見解來看,作為原核菌類可放在亞界的位置上。然後,再像真核菌類的分類那樣,把原核菌類大致區分作枝原體類、細菌類、粘細菌類、螺旋體類和放線菌類5個門。其詳細區分可套用伯傑氏分類法。在其中間不包括病毒類。 綜述 ...
(1)子實體分離法(2)菌核分離法(3)菌索分離法:對一些不易找到子實體及菌核的菌類 3.基內菌絲分離法 對於子實體只有在特定的季節下出現,平時不易採到,或子實體小而薄或呈膠質狀態 (1)菇木(或耳木)分離法: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從菇木中分離菌絲體。(2)代料基質分離法:分離前,選擇一批子實體...
核孢殼屬於子囊菌綱假球殼目蛹孢假殼科,是一種菌類植物。編 號546 拉丁綱名Ascomycetes 中文綱名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Pleosporales 中文目名假球殼目 拉丁科名Leptosphaeriaceae 中文科名蛹孢假殼科 拉 丁 名Caryospora putaminum 中 文 名核孢殼 定 名 人(Schw.) de Not 參考文獻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合子核進行多次有絲分裂,形成多數雙倍體核,構成1個多核的變形體。根腫菌綱 本綱菌類是寄生於高等植物、藻類或真菌上的粘菌。在整個生活史中,大部分生活在寄主細胞內,其營養組織為原生質團,不形成子實體;其休眠孢子單個或成團、無壁或在某些種內包以薄壁,這些休眠孢子直接在寄主細胞內形成。芸薹根腫菌(...
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統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類群也不一樣,如將生物分為植物和動物兩界時,植物界包括藻類、菌類、地衣、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在五界(六界即是在五界的基礎上把病毒單立為一界的學術理論)的系統中,植物界僅包括多細胞的光合自養的類群,而菌類、地衣和單細胞藻類以及原核的藍藻則不包括...
1977年在浙江餘姚縣河姆渡村進行考古發掘,出土物中就有菌類,這表明在仰韶文化時期(距今6000~7000年),中國人已經採食蘑菇。在1700~1850年間,各國科學家廣泛開展對大型真菌的研究,義大利的P.A.米凱利、荷蘭的D.C.H.佩爾松、瑞典的E.M.弗里斯家族、英國的M.J.伯克利、捷克的C.J.柯爾達、法國的L.R.蒂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