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的奧秘

核能的奧秘

《核能的奧秘》是2021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能的奧秘
  • 作者:陳娜,陳丹丹
  • 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24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723463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2000多年前,當風輕拂人類臉龐,聰明的人類發明了風車,繼而一台颱風力發電機拔地而起;1000多年前,當湍急的水流沖刷過人們的腳踝,發明家們造出了筒車,繼而在湍急的江河中出現了一座座大壩;50多年前,智者們在日出日落中探索到了太陽發熱的奧秘,繼而一片片核電廠房沿著海岸線出現在你我眼前。本書是《輻射與健康科普叢書》中的一本,它將會回答讀者“什麼是核能”“神秘的核電站里究竟藏著什麼”“我們可以製造出‘人造太陽’嗎”“核武器到底有什麼秘密”等問題。千百年的歷史離我們很遙遠,但如今核能的奧秘就放在讀者的手中,來翻開它走進核能的世界吧!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探索與發現
1.核能從哪裡來?
2.1kg鈾一235的發電量相當於多少煤燃燒釋放的能量?
3.你認識核燃料嗎?
4.現在哪些放射性核素可用於來核能發電?
5.世界上鈾產量最高的是哪個國家?
6.你知道“黃餅”嗎?
7.鈾礦有放射性嗎?
8.鈾濃縮技術有哪些?
9.貧鈾“貧”在哪裡?
10.你知道燃料棒是什麼樣的嗎?
11.核燃料會燃燒嗎?
12.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是哪國建造的嗎?
13.核電站由哪些部分組成?
14.你知道什麼是“三迴路”嗎?
15.“核島”是島嶼嗎?
16.你知道反應堆的組成嗎?
17.反應堆中的冷卻水都去哪兒了?
18.相比傳統能源,核能有什麼優勢?
19.反應堆都是用來發電的嗎?
第二章 實踐與發展
1.核電站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2.你知道我國的第一座核反應堆嗎?
3.中國核電站的發展現狀如何?
4.為什麼“華龍一號”是中國人的驕傲?
5.我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CP1000到底好在哪裡?
6.你知道中國核電的技術已經走出國門了嗎?
7.運行的反應堆可以停下來嗎?
8.核電站反應堆能燒多久?
9.一組燃料棒的使用期限是多久?
10.我們能做到不停堆換料嗎?
11.核燃料發電後就沒用了嗎?
12.你知道乏燃料的運輸過程是怎樣的嗎?
13.為什麼大多數核電站都建在海邊?
14.內陸核電站好還是沿海核電站好?
15.核潛艇的動力是從哪來的?
16.你知道中國核武器的搖籃嗎?
17.你聽過我國西部的“大耳朵”與核子彈的故事嗎?
第三章 挑戰與末來
1.如何確保核電的安全運行?
2.我國沿海核電站能抵禦強颱風襲擊嗎?
3.發生自然災害時,內陸核電站安全嗎?
4.核事故後可以用海水冷卻堆芯嗎?
5.核電站能浮在海面上嗎?
6.“海上核電站”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7.未來的核電站是什麼樣的?
8.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用核聚變發電呢?
9.你知道海水也是可以用來發電的嗎?
10.“核電寶”你聽說過嗎?
11.微型堆是反應堆嗎?
12.核電能成為完美能源嗎?
13.你知道核廢料是如何處理的嗎?
14.我們能確保核廢料的安全嗎?
15.什麼是放射性廢液的固化技術?
16.為什麼我國的核廢料選擇在“北山一號”處理?
17.人工智慧與核電能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第四章 核能與生活
1.核電是清潔能源嗎?
2.核電是可持續能源嗎?
3.你知道核反應堆、風力、水力、太陽能發電各有什麼特點嗎?
4.內陸核電站會影響下游居民的飲用水嗎?
5.核電站周圍的空氣對身體有害嗎?
6.核電站煙囪里冒出的白煙是什麼?
7.核電站排出的放射性物質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嗎?
8.核電站周邊的輻射水平會比其他地區高嗎?
9.沿海核電站對海洋生態環境有影響嗎?
10.如果核電站發生放射性核素泄漏,核素可以通過哪些途徑進入人體?
11.我國實施核安全監管及環境監測的主要依據有哪些?
12.目前有哪些輻射環境監測方法?
13.你知道核電安全衛士嗎?
14.什麼是核安全工程師?
15.核電站工作人員的健康會受到影響嗎?
16.你知道海鹽與核電站的故事嗎?
第五章 沉痛的教訓
1.你知道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嗎?
2.你聽說過比基尼事件嗎?
3.影片《車諾比》中的核事故是真實的嗎?
4.為什麼車諾比至今仍是禁區,而廣島和長崎已經成為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5.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6.你知道福島核事故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大嗎?
7.秦山核電站足夠安全嗎?
8.我國的核電站與日本的核電站有什麼不同?
9.我國核電站發生過重大事故嗎?
10.核電站一旦發生事故,會有哪些預警信號?
11.核電站事故後,我們能做什麼?
12.你知道《核不擴散條約》嗎?
13.核電站會成為軍事打擊目標嗎?

作者簡介

柴之芳,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蘇州大學醫學部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放射醫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長期致力於核技術和核分析方法學的發展,並將其套用於一些交叉學科中,在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一中子活化分析、鉑族元素豐度特徵、金屬組學、環境毒理學和納米安全性、核爆炸現場快中子譜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現從事放射醫學、核能化學和納米生物效應研究,負責和組織了多項基金委重大研究計畫、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國家核反恐10人小組成員,2005年獲國際放射分析化學和核化學領域的**獎Georgevon Hevesy獎,是開發中國家**獲獎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