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箐核桃

核桃箐核桃

核桃箐核桃,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核桃箐核桃,堅果外殼呈近圓形或橢圓形,縫合線緊密,窄而凸起,黃白色或淺琥珀色;果仁飽滿,淺白色或淺黃色,口感香純,易取整仁。理化指標:橫徑≥30.0毫米,出仁率≥50.0%,脂肪含量≥55.0%,蛋白質含量≥15.0%。

2017年5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核桃箐核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桃箐核桃
  • 外文名:Walnut walnut walnut
  • 產地名稱: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
  • 品質特點:口感香純,易取整仁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7年第3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7年5月31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核桃箐核桃,堅果外殼呈近圓形或橢圓形,縫合線緊密,窄而凸起,黃白色或淺琥珀色;果仁飽滿,淺白色或淺黃色,口感香純,易取整仁。理化指標:橫徑≥30.0毫米,出仁率≥50.0%,脂肪含量≥55.0%,蛋白質含量≥15.0%。
核桃箐核桃核桃箐核桃

產地環境

核桃箐核桃產自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播州區地處大婁山山脈南側,屬黔中丘陵和黔北山地過渡地帶。分為三種地貌區,一為境內西北中山峽谷區,占全區面積的25%,海拔900—1300米,崇山峻岭倚肩並列,河谷狹小彎曲;二為境內東南丘陵平壩區,占全區面積66%,海拔800—1000米,丘岡起伏,壩地連片,土地肥沃;三是河谷邊緣深切區,占全區面積的9%,河谷切割深度100—400米。
播州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累計年平均氣溫14.9℃、無霜期291天、降雨量1035.7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播州區境內河流屬於長江流域,烏江湘江赤水河過境,年均徑流深572毫米,水資源總量30.87億米,河網密度0.26千米/千米,比貴州省平均高出52.49%,適宜種植核桃。
播州區環境播州區環境

歷史淵源

清朝乾隆年間(1758年),遵義核桃被選為貢核桃;
2004年起,遵義政府便引導村民大量種植核桃樹;
2016年,遵義市成立播州區核桃專業合作社。
核桃箐核桃核桃箐核桃

生產情況

2017年,遵義市播州區核桃掛果核桃近2萬畝,核桃產量近400萬斤,產值4000萬元。
截至2018年底,遵義市播州區種植核桃10.5萬畝,西坪、烏江兩鎮種植面積均在萬畝以上。
核桃箐核桃核桃箐核桃

產品榮譽

2017年5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核桃箐核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核桃箐核桃核桃箐核桃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核桃箐核桃產地範圍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 品種
適宜產地範圍內栽培的大泡核桃、香玲核桃等優良品種。
  • 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800米至1600米,土壤類型為山地黃棕壤、黃壤紫色土、石灰土,有機質含量≥1.0%,pH值5.5至7.5,土層厚度≥40厘米。
  • 栽培管理
育苗:以當地優良品種實生苗為砧木,嫁接繁殖。
定植:秋季落葉後至翌春萌發前11月至翌年2月栽植,栽植密度≤615株/公頃。
施肥:秋季采果後,結合土壤深耕施基肥,每株施腐熟有機肥≥20千克。
整形修剪:實行生長期修剪與休眠期修剪相結合,保證樹體通風透光。
採收:青果由綠色變成黃綠色,2/3以上的果實青皮自然開裂或脫落後開始採收。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 加工
脫青皮:在陰涼處或通風室內堆漚,堆漚厚度≤50厘米,當青皮膨脹或出現綻裂時,敲擊使青皮裂開堅果脫出。
清洗:核桃退皮後及時清洗,清除表面雜質。
乾燥:曬乾或烘乾至堅果含水率≤8.0%,烘乾溫度35℃至45℃。
儲藏:選陰涼、乾燥、通風、背光環境。

專用標誌使用

核桃箐核桃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遵義市播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核桃箐核桃的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