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術在水文地質中的套用指南》是1990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李大通。
基本介紹
- 譯者:李大通/等
- ISBN:9787116004580
- 頁數:287
- 定價:10.40
-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0-06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 容 簡 介
本書為聯合國原子能機構專家組技術報告系列叢書之一。書中介紹了穩
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和時空分布規律,以及它們在水文、水文地
質、工程地質、環境保護、沉積學和冰川學等領域中的套用原理、範圍、前
提條件及技術方法。書中通過大量實例對套用人工和環境同位素方法在地表
水,地下水、懸移質和推移質的示蹤,在雪蓋和冰川水量、徑流分割、包氣
帶水分運移及補給、地下水起源和鹽分形成機理的研究,以及在測定地下水
年齡、流向、流速、流量、水溫等的測定方法等方面做了詳盡的闡述。本書
對在我國推廣此項先進技術將大有裨益。
本書可供水利、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土木工程等專業的生產、科研及
教學人員參考。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導 言
1.1指南的目的和範圍
1.2放射性
1.3環境同位素
1.4環境同位素取樣
1.5示蹤原理
1.6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第二章 降水中的氚和穩定同位素
2.1海洋區的大氣水分
2.2大陸區的大氣水分
2.3同位素分餾模型――瑞利分餾
2.4降水中δD和δO的關係
2.5高程效應
2.6季節變化
2.7雨量效應
2.8大氣水分同位素組成在水文研究中的套用
2.9降水中的氚
第三章 雪蓋的水當量
3.1伽瑪衰減法
3.2中子―中子法
3.3空中伽瑪測量法
3.4宇宙射線吸收法
第四章 積雪場及冰川的研究
4.1新鮮雪蓋的同位素含量
4.2雨水和融雪水的滲透對雪蓋同位素組成的影響
4.3雪向冰川冰轉化過程中的同位素變化
4.4同位素水文學
4.5同位素冰川學
第五章 河水流量測量
5.1示蹤劑稀釋法
5.2稀釋法測流的使用條件
5.3實驗中有關事項
5.4實例
第六章 徑流分析
6.1方法和原理
6.2洪水徑流
6.3融雪水徑流
6.4岩溶地區
第七章 地表水的彌散作用
7.1示蹤劑的選擇
7.2實施細則
7.3測定工作
第八章 懸移質
8.1理論梗概
8.2伽瑪射線散射儀
8.3以天然放射性測量為基礎的測沙儀原理
8.4實例
第九章 推移質運動
9.1示蹤技術對泥沙動力學的貢獻
9.2示蹤沙技術的套用
9.3推移質運移的研究
9.4懸移泥沙顆粒的研究
第十章 湖泊動力學
10.1濃度動態特徵和混合速度研究
10.2水均衡研究
10.3與大氣的氣體交換
第十一章 湖泊和水庫中的沉積物
11.1沉積速度的確定
11.2樣品採集
11.3樣品處理
11.4銫―137方法討論
11.5鉛―210方法討論
11.6沉積物密度的確定
11.7沉積物類型的確定
第十二章 湖泊及水庫滲漏
12.1環境同位素
12.2標記湖水
11.3鑽井法
第十三章 土壤含水量
13.1中子土壤水分儀
13.2套用
13.3伽瑪衰減法測定土壤水分
第十四章 土壤密度
14.1理論研討
14.2土壤密度測量
14.3校準
14.4誤差
第十五章 包氣帶中水分的運移
15.1同位素示蹤法測定水分運移
15.2用環境同位素資料研究水分的運移
第十六章 含水層特徵
16.1地下水運動
16.2單井法
16.3多井法
第十七章 含水層分層
17.1放射性示蹤劑
17.2放射性測井法
第十八章 地下水的起源
18.1同位素方法
18.2實例
第十九章 地下水年齡測定
19.1氚
19.2放射性碳(碳―14)
第二十章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20.1同位素方法
20.2河水人滲補給的實例
20.3湖水人滲補給的實例
第二十一章 含水層之間的越流
21.1實例
第二十二章 基岩裂隙水
22.1同位素方法
22.2非碳酸鹽裂隙水實例
22.3岩溶化碳酸鹽岩實例
第二十三章 地下水的鹹化作用
23.1同位素方法
23.2實例
第二十四章 地熱系統
24.1地熱水成因和影響其同位素組成的因素
24.2非水分子的放射性和穩定同位素技術在地熱研究中的套用
24.3同位素地溫計
第二十五章 示蹤數據分析模型
25.1模型的研究對象、概念和基本定義
25.2基本方法和常用數學模型
第二十六章 同位素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套用
26.1堅硬岩石中的隧洞挖掘
26.2軟土工程
26.3供水
第二十七章 同位素――污染示蹤劑
27.1導言
27.2放射性同位素
第二十八章 廢料、廢水的處理與貯存
28.1淺層廢料處理
28.2廢料堆中的氣體
28.3深層廢料處理
第一章 導 言
1.1指南的目的和範圍
1.2放射性
1.3環境同位素
1.4環境同位素取樣
1.5示蹤原理
1.6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第二章 降水中的氚和穩定同位素
2.1海洋區的大氣水分
2.2大陸區的大氣水分
2.3同位素分餾模型――瑞利分餾
2.4降水中δD和δO的關係
2.5高程效應
2.6季節變化
2.7雨量效應
2.8大氣水分同位素組成在水文研究中的套用
2.9降水中的氚
第三章 雪蓋的水當量
3.1伽瑪衰減法
3.2中子―中子法
3.3空中伽瑪測量法
3.4宇宙射線吸收法
第四章 積雪場及冰川的研究
4.1新鮮雪蓋的同位素含量
4.2雨水和融雪水的滲透對雪蓋同位素組成的影響
4.3雪向冰川冰轉化過程中的同位素變化
4.4同位素水文學
4.5同位素冰川學
第五章 河水流量測量
5.1示蹤劑稀釋法
5.2稀釋法測流的使用條件
5.3實驗中有關事項
5.4實例
第六章 徑流分析
6.1方法和原理
6.2洪水徑流
6.3融雪水徑流
6.4岩溶地區
第七章 地表水的彌散作用
7.1示蹤劑的選擇
7.2實施細則
7.3測定工作
第八章 懸移質
8.1理論梗概
8.2伽瑪射線散射儀
8.3以天然放射性測量為基礎的測沙儀原理
8.4實例
第九章 推移質運動
9.1示蹤技術對泥沙動力學的貢獻
9.2示蹤沙技術的套用
9.3推移質運移的研究
9.4懸移泥沙顆粒的研究
第十章 湖泊動力學
10.1濃度動態特徵和混合速度研究
10.2水均衡研究
10.3與大氣的氣體交換
第十一章 湖泊和水庫中的沉積物
11.1沉積速度的確定
11.2樣品採集
11.3樣品處理
11.4銫―137方法討論
11.5鉛―210方法討論
11.6沉積物密度的確定
11.7沉積物類型的確定
第十二章 湖泊及水庫滲漏
12.1環境同位素
12.2標記湖水
11.3鑽井法
第十三章 土壤含水量
13.1中子土壤水分儀
13.2套用
13.3伽瑪衰減法測定土壤水分
第十四章 土壤密度
14.1理論研討
14.2土壤密度測量
14.3校準
14.4誤差
第十五章 包氣帶中水分的運移
15.1同位素示蹤法測定水分運移
15.2用環境同位素資料研究水分的運移
第十六章 含水層特徵
16.1地下水運動
16.2單井法
16.3多井法
第十七章 含水層分層
17.1放射性示蹤劑
17.2放射性測井法
第十八章 地下水的起源
18.1同位素方法
18.2實例
第十九章 地下水年齡測定
19.1氚
19.2放射性碳(碳―14)
第二十章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20.1同位素方法
20.2河水人滲補給的實例
20.3湖水人滲補給的實例
第二十一章 含水層之間的越流
21.1實例
第二十二章 基岩裂隙水
22.1同位素方法
22.2非碳酸鹽裂隙水實例
22.3岩溶化碳酸鹽岩實例
第二十三章 地下水的鹹化作用
23.1同位素方法
23.2實例
第二十四章 地熱系統
24.1地熱水成因和影響其同位素組成的因素
24.2非水分子的放射性和穩定同位素技術在地熱研究中的套用
24.3同位素地溫計
第二十五章 示蹤數據分析模型
25.1模型的研究對象、概念和基本定義
25.2基本方法和常用數學模型
第二十六章 同位素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套用
26.1堅硬岩石中的隧洞挖掘
26.2軟土工程
26.3供水
第二十七章 同位素――污染示蹤劑
27.1導言
27.2放射性同位素
第二十八章 廢料、廢水的處理與貯存
28.1淺層廢料處理
28.2廢料堆中的氣體
28.3深層廢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