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術創新與實踐》是2014年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家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技術創新與實踐
- 作者:范家霖
-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0月
- 頁數:622 頁
- 定價:6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4520328
《核技術創新與實踐》是2014年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家霖。
《核技術創新與實踐》是2014年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家霖。內容簡介了展示和交流核科學技術各個學科領域的創新成果,推動各個學科交流、交叉與融合,促進核科技人才的進步與成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核農學、核醫學...
18.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與實踐 目標:推進信息技術與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創新“網際網路+”環境下工程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工程教育效率和教學效果。內容:探索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學習行為分析和教學持續改進的信息化手段,培養學生數位化思維,提升信息技術套用能力;針對新工科領域,建設一批優質線上...
(3)技術創新周期較短,更新速度較快時,為避免技術實用價值無形損耗,儘快收回研製成本,技術擁有者傾向於轉讓技術;(4)當特定國家或地區推行技術的國有化和本土化,或對外直接投資限制較多時,欲進入該國家或地區市場的技術擁有者傾向於轉移技術;總之,技術擁有者對技術轉讓的作為或不作為,都是受利益槓桿的驅使...
“物理+能源”特色的培養方案,靈活的專業方向,完備的培養體系,實踐教學一體設計,全程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了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社會需求人才。套用物理學專業下設“採油物理”、“地球物理探測技術”以及“核電及核技術套用”3個專業方向,建有“智慧型儀器與檢測技術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
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大躍進”時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轉折時期。調整時期科學技術發展標誌的三大成就:核技術、航天技術、人工合成胰島素。 1961年提前完成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十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標誌科學技術發展又步入了正常的軌...
主題及議題 主題:現代技術風險防範理論與實踐 議題:1.技術風險理論與評價; 2.國外技術風險防範經驗; 3.高技術領域(網路技術、核技術、工程技術、基因技術等)風險防範; 4.現代技術發展(技術創新、技術套用、技術傳播)風險防範; 5.現代技術風險防範策略; 6.其他相關議題 ...
近年來,通用技術集團聚焦先進制造與技術服務、醫藥醫療健康、貿易與工程服務三大主業,持續最佳化布局結構,不斷強化創新驅動,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集團在中央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12年(2009-2020年)獲得A級。自2014年起,集團7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 [14] 通用技術集團是擁有25家境內二級經營機構和70家境外機構,擁有...
體細胞克隆的成功為轉基因動物生產掀起一場新的革命,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為迅速放大轉基因動物所產生的種質創新效果提供了技術可能。採用簡便的體細胞轉染技術實施目標基因的轉移,可以避免家畜生殖細胞來源困難和低效率。同時,採用轉基因體細胞系,可以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轉基因整合預檢和性別預選。在核移植前,先把目的...
核工程是一門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核工程與核技術基礎知識,能在相關領域從事核工程與核技術方面的研究、設計、製造、運行、套用和管理工作,並具有創新意識的科技人才。專業設定 專業介紹 082201 核工程與核技術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核工程、核技術及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接受核工程及核...
實踐環節:物理實驗、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燃料與油質分析實訓、物理化學實驗、化學綜合實驗、化工原理課程設計、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實訓、化學儀表與自動化實訓、水處理工程與技術課程設計及實訓、材料腐蝕與防護課程設計及實訓等。核工程與核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中國始終把保障核安全作為重要的國家責任,融入核能開發利用全過程,始終以安全為前提發展核事業,按照最嚴格標準實施監督管理,始終積極適應核事業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推動核安全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核安全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核安全事業進入安全高效發展的新時期。習近平...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是中國核科學技術的發祥地和國防核科研、核能開發研究和核基礎科研的創新基地,為中國國防科技、先進核能開發、核基礎及共性技術、核技術套用及產業化事業研製了中國實驗快堆、中國先進研究堆、北京放射性核束設施、核燃料後處理放化實驗設施等科技創新平台。2002年,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成功研製出...
楊勇平教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3-11-23] 7 楊勇平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館[引用日期2024-01-12] 8 國科大23位博導21位校友當選新晉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引用日期2024-01-12] 9 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引用日期2024-01-12] ...
2005年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建設了能源的安全與清潔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006年建成了電站設備狀態監測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學生開展創新性實驗提供了平台和條件。中心重視將先進的科研成果套用於人才培養,根據能源電力工業的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的特點,及時將獲得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的仿真技術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
動態標準化過程體現了科技創新的演進,標準化與智慧財產權結合有助於推動自主創新,標準化進一步與AIP“三驗”結合帶動開放創新。通過標準化以及相關技術策略的實施,可以整合和引導社會資源,激活科技要素,推動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加速技術積累、科技進步、成果推廣、創新擴散、產業升級。測量學 根據工作基準復現出不同等級...
安全農(漁)產品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與示範---2015-11-27 海水魚循環水養殖數位化控制技術集成與示範---2013-07-18 物聯網專用處理器IP核技術的實施許可---2013-05-20 蔬菜規模化生產數控關鍵技術與集成示範---2012-08-10 專利“照明設備的智慧型控制系統”專利實施許可契約---2011-09-10 專利“網路化管理的...
套用知識的能力:具有綜合套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和工程實踐能力、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套用能力。 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技術創新和開發能力。 組織管理能力:具有技術管理能力、較好的書面和口語表達能力、與人溝通協調能力和活動策劃能力。 [1] 3.體育方面 掌握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形成良好...
日本北九洲國際交流中心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在近40年的辦學實踐中,學院立足於水利、電力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培養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為目標,形成了嚴謹、厚德、敬業、創新的學院文化氛圍。當前,全院教職工正齊心協力、搶抓機遇、克難奮進,為建設教學研究型學院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這就需要創造一個能夠使科研人員的付出與收穫相匹配的家庭、單位和社會環境,使科研工作者能夠真正通過科學研究、通過自己的技術和成果獲得經濟上和思想上的認可,而非想方設法走“捷徑”。鄧運華認為,對於科研人員或團隊來說,要想獲得理論技術的創新需要具備3個條件:一是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透徹地了解;二是對新...
淮南礦區極困難地質條件下錨桿成套支護技術 國家技術創新項目(02CJ-07-01-05),主持 2004年6月—2005年12月 淮南礦區水害防治技術研究 安徽省安全生產科技重點項目(04-199),主持 2005年6月—2006年12月 煤礦電網重大災害的監控預警技術 國家重大產業技術開發項目,主持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6年12月,袁亮先後獲得國家...
創新了以“暑期夏令營+日常網路直播支教+頂崗支教+雲項目”為主體“3+”全年無休的持續性支教模式,其子項目“助力計畫”以扶持更多青年大學生團隊開展志願公益項目為目標,給予志願服務培訓、技術等支持;“3+支教模式”套用素質能力多維塑造,使創新素養教學更加全面;博士生講科學項目讓博士生走入鄉村課堂,帶來專業的...
截至2024年6月,學院有教職工118人,其中專任教師109人,教授33人,副教授37人,專任教師博士學位比例達75%以上,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人選1人,江蘇省高校教學名師3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江蘇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江蘇省“333工程”科學技術帶頭人7人...
林君致力於地球物理探測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和儀器裝備的自主研發,創新發展了地電場移動平台礦產資源探測、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測、金屬礦地震探測的理論與技術裝備,攻克了礦產資源地球物理探測的攻深、探盲、提高效率等系列關鍵技術,取得了理論創新,建立了技術體系並用於生產。主持創立並建成了國家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
隨著軍事科學事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其社會功能所發揮的作用將更加受到重視,軍事科學研究成果將被更廣泛地運用。軍事科學的形成與發展,同社會歷史進程,特別是社會的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戰爭和國防實踐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軍事科學的發展水平,主要表現在各個時期軍事理論著述的科學價值上,集中體現在戰爭和國防...
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成立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全校新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確立構建了具有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和計算機套用基礎三個層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體系,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自主研學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套用技能、計算機創新思維、計算機套用能力和計算機套用創新能力。同時,...
公司旗下資本控股公司、財務公司、華鑫信託公司等通過設立、兼併、重組等多種資本運作形式,利用投資管理、資金管理等現代管理手段,進一步拓展、創新金融門類和融資渠道,提高了公司資金融通能力。2010年,中國華電實施金融改革,賦予金融產業“特區政策”,充分釋放金融活力,全面提升金融產業可持續價值創造能力。 工程技術 華電...
它不僅包括農業信息技術,還應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等在農村生產、生活、管理等方面普遍而系統套用的過程。農村信息化包括了傳統農業發展到現代農業進而向信息農業演進的過程,又包含在原始社會發展到資本社會進而向信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新目標 加強農村一體化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服務模式,啟動農村信息...
范維澄針對中國火災形勢嚴峻和火災研究薄弱的現狀,倡導工程熱物理與安全工程的交叉,開創了火災安全科學與工程的研究和教育這一重要工程科技領域。提出了創建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整體構思和設計方案,並主持建設,使之成為國際知名的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國家級優秀研究基地。范維澄主持了一大批火災安全領域...
2019年獲選“青年中國行”暑期大學生社會調研實踐“優秀指導教師”2018年獲選“青年中國行”暑期大學生社會調研實踐“優秀指導教師”2018年獲選蘭州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優秀指導教師”2015年獲選蘭州大學“西部環境獎-青年教師創新獎”學術兼職 中國地理學會地理測年技術分會 委員 中國地理學會環境變化與環境考古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