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型多角體病

核型多角體病

核型多角體病是最古老的病毒性蠶病。蠶農根據病蠶的各種症狀,形象地稱其為高節蠶、膿蠶、白肚蠶、托白水蠶等等。根據病症被稱為血液型膿病或體腔型膿病。目前在許多文獻中仍沿用這些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型多角體病
  • 外文名:無
  • 屬於:桿狀病毒科
  • 學科:生物
病原,病症,起縮蠶,高節蠶,膿蠶,斑膿蠶,膿病蛹,病變,發病特點,診斷,肉眼診斷,顯微鏡檢查,PCR檢測,

病原

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NPV)。存在形式有兩種:NPV與NPB(多角體)。
屬桿狀病毒科,核型多角體病毒屬,病毒粒子桿狀,330×80 nm;dsDNA;Tm為87.5℃;
多為整齊六角形十八面體(偶有四方、三角或不正形);2~6μm(平均3.2);光鏡下易觀察到;淡綠色,折光性強;比水重;不溶於水及有機溶劑;對濃酸不穩定;易溶於鹼性溶液;蘇丹Ⅲ不能使其著色。

病症

核型多角體病在蠶的各個齡期和各發育階段都有發生。因病期不同,表現的症狀大致有以下幾個類型。
不眠蠶在蠶的催眠期間,蠶群體大部分快入眠時,核型多角體病蠶體壁緊張發亮,呈乳白色,行動活潑,不能入眠,終於體皮破裂,流膿而死。

起縮蠶

在起蠶時發病。病蠶生長停滯,體色乳白而不見轉青。體壁鬆弛多皺,體軀縮小。前節的節間膜向後套疊,終於出現典型的病徵而死。

高節蠶

又稱“竹節蠶”。源於病蠶各環節節間膜或環節後半部(靠近節間膜處)隆起,就象竹節。多在4、5齡蠶盛食期發病。

膿蠶

多發生於5齡後期至上簇前。環節腫脹拱起,呈算盤珠狀,體壁緊張發亮,體色乳白,病重時,爬行緩慢,終因腹足失去把持力,從蠶匾或蔟中墜下,流膿而死。發病遲者死於蔟中或結薄皮繭而死亡,生產上比較常見。

斑膿蠶

在生產上較少見,與蠶品種有關,現行品種少發生。發生時出現對稱性的病斑,如黑褐色的焦腳、黑色氣門及大的斑塊等。

膿病蛹

在5齡後期、熟蠶、初蛹期感染可造成蛹期發病。病蛹體色暗褐或乳白,體壁易破,一經震動即流出濃汁而死,造成繭層污染,即內印繭或死蘢繭。
核型多角體病

病變

NPV及其包涵體是在寄主細胞核內增殖和形成的,因而受感染的細胞核便發生一系列的病變過程。隨著多角體的不斷增多,使細胞核逐漸膨脹,隨後細胞亦膨大破裂,這樣多角體、病毒及細胞碎片就游離於血液中。
血細胞、氣管上皮、脂肪組織及真皮細胞易形成多角體。在生殖腺和神經細胞中只能形成少量多角體,而蛻皮脫、唾腺和馬氏管等則很難形成,在絲腺中除前部絲腺不能形成多角體,中、後部絲腺細胞核均能形成大量多角體。已發現NPV可在中腸圓筒形細胞中增殖,但不能形成多角體。

發病特點

1、本病以食下傳染為主(NPB),也可經傷口感染(NPV)。
2、主要傳染源為病蠶血液(膿汁)。
3、本病主要發生在3齡~老熟(蛹期),尤以5齡中期~老熟前後最為嚴重。
4、本病屬於亞急性傳染病,小蠶感染後經3~4天發病死亡,大蠶經4~6天發病;外溫高時,病程加快。
5、病蠶體壁破裂流膿之前,蠶座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較小。
6、由於NPB對自然環境有強的抵抗力,故該病除具有水平傳播外,尚具有較強的垂直傳播能力。
7、惡劣的環境條件及一些理化因素刺激可誘發本病。
8、不同蠶品種對本病抗性不同。

診斷

肉眼診斷

肉眼診斷本病主要以病徵為依據,病蠶體色乳白,特別是蠶體腹面、腹足之間表現明顯的乳白色。體壁緊張發亮,爬行不止而很少食桑,劃破體壁或減去其尾腳,腹足,流出的血液呈乳白色,這些都是本病的特異病徵。凡有這種病徵的蠶可診斷為本病。

顯微鏡檢查

此病在發病初期,外觀病症往往不明顯,但發育遲緩,有時遲眠。取可疑蠶剪斷尾角或腹足,滴一滴血液於載玻片上,加蓋片與400~600倍顯微鏡下觀察。
如有折光性較強,大小較整齊的六角形多角體,即可確診。如病蠶處於感染中期,可觀察血細胞核內有無折光性強、大小不等的顆粒,據此確診。
鏡檢時,脂肪球與多角體的區別方法:(1)Sudan Ⅲ染色法;(2)有機溶劑溶解法;

PCR檢測

設計特異性引物,進行PCR檢測。凝膠電泳觀察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