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04年,株洲最早的鐵路車站開建,站址位於現今九天國際市場處。
1906年,湖南境內第一條鐵路株萍鐵路建成,株洲成為湖南最早開通火車的地方。
1911年1月,粵漢鐵路長株段通車,株洲建成第二個鐵路車站,稱粵漢鐵路株洲北站,站址位於公園路的麻園,後改為株洲火車站行包房。因兩個火車站分屬於株萍鐵路和粵漢鐵路,兩站互不連線。
1937年9月,株萍鐵路併入浙贛鐵路,新建株洲總站,站址就是如今的株洲站處。這是株洲站的前身。
1949年9月,株洲4個車站合併統稱株洲車站。
1955年1月,為滿足株洲鐵路客貨運量急劇增長的需要,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建設株洲鐵路樞紐。
1975年1月,株洲站至貴陽站全線正式開通運營。
1975年,原株洲總站處新修建株洲新客站。
1981年,株洲新客站(株洲站)完工。同年,株洲站完成車站天橋建設工程。
1983年,株洲站行包房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移交。
1984年,株洲站進行一、二站台及雨棚延長工程。
1985年,株洲站完成地道、雨棚建設工程。
1992年,株洲站實施擴建工程,形成了4站台的整體道床規模。
2015年4月10日,鐵路生產力布局調整,湘潭站劃歸株洲站管轄。
2016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和株洲站共用。
2017年3月30日上午,株洲站改建工程項目正式動工。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截至2017年3月,株洲站建築總面積為15520平方米,站房一樓、二樓分別有4個候車室,面積10032平方米,售票廳面積439平方米,最大開窗數為15個,設計最高旅客集結量為3200人。
整體布局
截至2017年3月,株洲站主要包括主樓和北附樓(售票廳)、軟席候車室、人防地道、南附樓(行包房)、天橋,地道、雨棚等,站前廣場左右兩側為公車、計程車停靠站。
站台線路
截至2017年3月,株洲站有4個站台,接發車站線15股、貨物裝卸線14股、廠礦專用線3股、貨場4個;途經線路有
京廣鐵路、
滬昆鐵路。
運營情況
自助購票
截至2012年1月,株洲站設定有自動售取票機5台。
便民設施
截至2014年6月,株洲站站內設有超市、德克士、售報亭等商業設施,方便旅客出行需要;車站站口及候車室均設有行李暫存處。
客運流量
2014年10月1日至7日國慶期間,株洲站總計傳送旅客21.2萬人次。
2018年2月1日至3月12日春運期間,株洲站總計傳送旅客57.6萬人次,比2017年增加了8000多人次,客流最高峰出現在正月十七,日傳送旅客2.1萬人次。
交通換乘
公交線路
截至2019年6月20日,株洲站站前廣場左側設有公車停靠站,共有5條公交線路進入株洲站,分別為:
公交線路 | 運行時間 | 起點站 | 終點站 |
---|
株洲公交T1路 | 05:20-01:00 | 火車站 | 清石廣場 |
株洲公交T3路 | 05:40-22:30 | 火車站 | 田心 |
株洲公交T6路 | 06:00-18:00 | 火車站 | 雲龍新城 |
株洲公交T19路 | 05:40-22:00 | 火車站 | 天橋起重 |
株洲公交T60路 | 06:00-22:30 | 火車站 | 株洲西站 |
出租汽車
株洲站站前廣場右側設有計程車停靠站。
建設規劃
2017年8月,中國鐵路總公司批覆了株洲站改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批覆,株洲站採用線測式+線上式綜合站型,站房由東、西子站房及高架候車室組成,西站房基本站台旅客通過一層“平進平出”,其他站台旅客通過東、西子站房及高架候車室進站、地道出站,即“上進下出”。高架候車室與東西子站房二層候車室平接。東西子站房與東西廣場銜接,地下出站地道與東西廣場地下層空間相銜接。株洲火車站改建項目站房面積4.51萬平方米,相當於現有站房面積的5倍。
株洲站改建項目,即拆除現有火車站,與長株潭城際鐵路株洲中心站兩站合一,新建一個線上站。規劃新火車站站房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西側廣場新建2.6萬平方米地下車庫。項目總投資達14.9億元。
新建株洲站採用線側式加線上式的綜合站型,站房由東、西兩個子站房及高架候車室組成。旅客通過東站房、西站房及高架候車室進站,由地道出站,即“上進下出”。高架候車室與東站房、西站房二層候車室平接,成為東西一體的高架候車空間。東站房、西站房分別與東、西兩個廣場銜接,地下出站地道與東、西廣場的地下一層空間相銜接。
價值意義
株洲站的改建,將最佳化株洲的城市布局,增強株洲城區的交通承載能力和財富聚集能力。
(株洲市城發集團董事長廖暉 評)地圖信息
位置:株洲市蘆淞區人民南路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