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梅花易術》是1991年北京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邵康節。
基本介紹
- 作者:宋.邵康節
- ISBN:9787507403503
- 定價:2.85
- 出版社:北京旅遊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1-3
- 裝幀:平裝
書籍簡介,作者生平及學養,
書籍簡介
邵康節,字堯夫,宋朝時代的著名卜士,是中國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於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隨父邵古遷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村),又遷共城(今河南輝縣),37歲時移居洛陽。
《梅花易數》是他的發明的占卜方法,但這本書版本很多,估計已經是傳偽了。先天易學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可是在他的著作中關於先天易學敘述的並不詳細,而朱熹的《周易本義》對於先天易學作了詳細的介紹。
他同時也是邵康節象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我們直接研究他的思想只有《皇極經世書》一書。這是一本推演朝代興衰的書。他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從《皇》書的觀物篇可以看出。
作者生平及學養
邵康節祖上姬姓,出於召公世系,為周文王后代。他自幼胸懷大志,一心致力於科舉進取之學。居共城時,其母李氏過世,他便築廬於蘇門山,布衣蔬食守喪三年。當時李挺之為共城縣令,聽說邵康節好學,便親自造訪其廬。邵康節遂拜其為師,從學義理之學、性命之學與物理之學。數年之後,邵康節學有所成,但從不到處張揚,所以了解他的人卻很少。時有新鄉人王豫同邵康節論學,他自恃自己的學問足可讓邵康節師事之,誰知議論過後卻深為邵康節的學識所折服,於是便虔誠地拜邵康節為師。邵康節移居洛陽之後,所悟先天之學進一步完善,又收張岷為弟子,傳授《先天圖》及先天之學。邵康節40歲時娶王允修之妹為妻,後二年得子伯溫。51歲時(嘉佑6年),丞相富弼曾讓邵康節出來作官,甚至說“如不欲仕,亦可奉致一閒名目”,均被他婉言謝絕了。嘉佑7年,王宣徽就洛陽天宮寺天津橋南五代節度使安審珂的舊宅基地,建屋三十間,請邵康節居住,富弼又給他買一花園。熙寧初,朝廷實行買官田新法,邵康節的天津之居園劃為官田,司馬光等二十餘家又集資為他買下。邵康節命其園居為“安樂窩”。這時神宗下詔要天下舉士,呂公著、吳充、祖龍圖等人推薦邵康節,朝廷連著發下三道詔書,讓邵康節除秘書省校書郎、潁川團練推官。邵康節再三推辭不得已而受官,可是他又稱疾不肯赴職。邵康節57歲時,父親邵古(伊川丈人)去世。邵康節與程顥在伊川神陰原(今伊川縣伊水西紫荊山下)“不盡用葬書,亦不信陰陽拘忌之說”選擇了一塊墓地予以安葬。又過兩年,邵康節的同父異母弟弟邵睦猝死於東籬之下。他與弟睦手足情深,詠詩數首以表思念之情。邵康節在洛陽閒居近30年。冬夏則閉門讀書,春秋兩季出遊。每出遊必著道裝乘小車。
城中的士大夫聽到車聲,均倒屣出門相迎,兒童和僕人也高興地尊奉他。久之,在洛陽城裡有“行窩十二家”。他樂天知命,常以詩言志,以園林景色、醇酒茗茶自娛平生。他雖言“此身甘老在樵漁”、“身為無事人”,然而他卻是在一心效法聖人,觀物得理,究天人之際,要為後人留下一門大學問。他嘗有這樣的詩句:“只恐身閒心未閒”、“若蘊奇才必奇用,不然須負一生閒”。可見他是具有遠大抱負的人。
邵康節雖然不支持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但是也不公開反對。“自從新法行,常苦樽無酒”、“懷觴限新法,何故便能傾”、“侯門深處還知否,百萬流民在露頭”等詩句,反映了他對待新法的態度。門生故舊中的當官者,有的為反對新法要投劾而去,他勸說這些人:“此賢者所當盡力之時,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賜矣。投劾何益耶?”
二程兄弟與邵康節同巷裡居住近三十年,世間事無所不論。程顥嘗說:“邵堯夫於物理上盡說得,亦大段泄露他天機。”又說:“堯夫之學,先從理上推意,言象數,言天下之理。”以“內聖外王之道”評論邵康節之學,以“振古之豪傑”評論邵康節其人。
熙寧10年(公元1077年)3月,邵康節有病臥床百餘日而不能起。至7月4日病危,5日凌晨去世,享年67。遺囑命治喪之事從簡一如其父,從伊川先塋。邵康節病中,司馬光前來探視。邵康節對他說:“某病勢不起,且試與觀化一巡也。”司馬光寬慰他:“堯夫不應至此。”邵康節說:“死生亦常事耳。”當時正值張載從關中來,他給邵康節診脈後說:“先生脈息不虧,自當勿藥。”又要給邵康節推命吉凶,說:“先生信命乎?載試為先生推之。”邵康節回答:“世俗所謂之命,某所不知,若天命則知之矣。”張載說:“既曰天命,則無可言者。”邵康節《閒行吟》一詩曰:“買卜稽疑是買疑,病深何藥可能醫。夢中說夢重重妄,床上安床疊疊非。列子御風徒有待,夸夫逐日豈無疲。勞多未有收功處,踏盡人間閒路歧。”可見他是一個不信世俗之命也不搞卜筮稽疑那一套智數的人。程頤前來探病,詼諧地說:“先生至此,他人無以致力,願先生自主張。”邵康節說:“平生學道固至此矣,然亦無主張。”程頤還是跟他戲謔,邵康節也開玩笑地說:“正叔可謂生薑樹頭生,必是樹頭生也。”這時邵康節的聲息已很微弱,就舉起兩手做手勢,程頤不明白,問:“從此與先生訣矣,更有可以見告者乎?”邵康節說:“面前路徑常領寬,路徑窄則無著身處,況能使人行也!”邵康節病重之中猶有“以命聽於天,於心何所失”、“唯將以命聽於天,此外誰能閒計較”、“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尋。湯劑功非淺,膏肓疾已深。然而猶灼艾,用慰友朋心”等詩句,足見他對待生死的樂天態度。
邵康節去世後,邵伯溫請程顥為其父作墓志銘。程顥月下渡步於庭,思索良久對程頤說:“顥已得堯夫墓誌矣。堯夫之學可謂安且成。”遂於《墓誌》中有“先生之學為有傳也,語成德者,昔難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論之,可謂安且成矣”之語。哲宗元佑中,賜謚“康節”。歐陽修之子歐陽棐作《謚議》:“雍少篤學,有大志,久而後知道德之歸。且以為學者之患,在於好惡,惡先成於心,而挾其私智以求於道,則弊於所好,而不得其真。故求之至於四方萬里之遠,天地陰陽屈伸消長之變,無所折衷於聖人。雖深於象數,先見默識未嘗以自名也。其學純一不雜,居之而安,行之能成,平夷渾大不見圭角,其自得深矣。按諡法,溫良好樂曰康,能固所守曰節,謚曰康節先生。”崇寧初,從祀孔子文廟,追封新安伯。明嘉靖中,祀稱“先儒邵子”。
邵康節的著作,除《皇極經世》、《觀物篇》、《擊壤集》和《漁樵問對》外,據程頤和朱熹講,還有《無名公傳》。另外,還有邵伯溫據邵康節講學語錄整理而成的《觀物外篇》。兩宋間人王湜《易學》曰:“康節先生遺書,或得於家之草稿,或得於外之傳聞。草稿則必欲刪而未及,傳聞則有訛謬而不實。”又於“皇極經世節要序”中說:“康節先生衍《易》作《經》,曰《皇極經世》。其書浩大,凡十二冊,積千三百餘板。以元經會二策,以會經運二策,以運經世二策,聲音律呂兩相唱和四冊,準《繫辭》而作者二冊。”其實,王湜所見十二卷本的《皇極經世書》,已是邵伯溫於邵康節去世後將《皇極經世》與《觀物篇》合在一起,又加入其祖父邵古的聲音律呂之學與張岷聽邵康節講學時所作的筆錄(定名為《觀物外篇》)釐訂而成。一至六卷為元、會、運、世,七至十卷為律呂聲音,十一卷為“觀物內篇”,十二卷為“觀物外篇”。對此,清王植於《皇極經世書解·例言》中已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