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口

有的地方也作“較場口”。很多城市都有較場口這個地方,一般是指廣場,主要是用來集會,舉辦大型活動的地方,民國時期很多愛國者都是在較場口廣場舉行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校場口
  • 別稱 :較場口
  • 說明:舉辦大型活動的地方
  • 出自:《內人馬伎賦》
場地定義,北京校場口,重慶校場口,校場口血案,

場地定義

舊時操練或比武的場地。清代規定,提督每月都要檢閱一次部隊,看看部隊的訓練情況。這種檢閱都是要在校場進行的。所以省會城市基本都有規模比較大的校場。
唐 李濯 《內人馬伎賦》:“人矜綽約之貌,馬走流離之血,始爭鋒於校塲,遽寫鞚於金埒。”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 淳熙 己酉十月二十八日,車駕幸 候潮門 外大校場大閱。” 楊朔 《蓬萊仙境》:“再瞧那一個去處,仿佛是 清朝 時候的‘校場’,我小時候常去踢足球玩。”

北京校場口

在北京宣武門外大街路西,從宣武門到菜市口之間,有一條小巷叫校場口,校讀作叫,校場,乃舊時操練比武之場所。現如今,此地已成居民住宅區。在街面上有公共汽車站,無軌電車站,稱校場口站,乘務員報站名時,卻不報校場口,而報校(笑)場口。乘客對此多有不解。
校場口是因明清校場出口處而得名的。在其附近有校場頭條、校場二條、校場三條、校場四條、校場五條,昔日均為校場用地。明代此處地名曾稱作將軍校場口、將軍校場口頭條;1965年改為今名。《清史稿》稱:八旗“旗營校閱之時,自七月開操,至次年四月,該校場於九門之外,將軍都統、副都統掌校閱騎射槍炮之事,第其優劣,以為賞罰”。它表明,宣武門外校場,乃九門校場之一。清光緒年間,此處除有操場、校場之外,還有高大的觀禮檢閱台,地域、規模很大。 大約在光緒末年,廢八股,廢舊式弓箭比試及科舉制度,校場遂廢。此地逐漸成了居民住宅區。

重慶校場口

位於重慶渝中區。

校場口血案

1946年2月2日,由協進會等十九個團體發起,定於10日上午9時,在重慶校場口廣場舉行慶祝政協成功大會,並推選郭沫若、馬寅初、李公朴、施復亮、章乃器等二十餘人組成大會主席團,李德全為總主席,李公朴作總指揮。陳立夫召集方治、葉秀峰、王思誠等人開會,密謀破壞。10日晨,當參加大會的民眾團體陸續進入會場時,由中統特務組織秘密拼湊的另外一個所謂“主席團”成員吳人初(重慶市工會理事長)、劉野樵(重慶市農會常務理事)、周德侯(重慶市商會理事)等登上了主席台。會場兩側布滿了特務打手。周德侯叫嚷:要劉野樵當執行主席,並悍然宣布開會。李公朴、施復亮上前阻攔遭到毒手。郭沫若、陶行知、章乃器和新聞記者及勞協會員六十餘人也被打傷。這就是“校場口血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