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三劍客/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

校園三劍客/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

《校園三劍客》是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之一。全書共分三篇,包括:逾時空小子、京城魔偶和電腦少女。 《校園三劍客》由楊鵬編寫,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校園三劍客/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
  • 出版社: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178頁
  • 開本:16
  • 作者:楊鵬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校園三劍客》是由楊鵬編寫的一部科學幻想小說集。
陽光中學的三位學生“校園三劍客”:具有超能力的楊歌、生物少女白雪、電腦天才張小開為主人公,講述了他們為了探索科學之謎、尋找亞特蘭蒂斯失落的文明、拯救尼斯湖怪獸、幫助來自外星的機器人找到能源,在校園、城市、太空、侏羅紀時空、微觀世界所經歷的一個個生動曲折、活潑有趣的科幻歷險故事。作品風格類似但又區別於《冒險小虎隊》,作品融入了幻想、科普、校園生活等諸多元素,旨在培養孩子們的想像力、創意能力以及團結友愛的精神。

作者簡介

楊鵬,筆名雪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簽約作家,文學碩士。現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出版作品100多部,總計1000多萬字。曾獲得國內多項文學大獎,作品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在海外出版。

圖書目錄

逾時空小子
一、北極浮冰上的少年
二、少年的回憶
三、著魔的電梯
四、恐怖的足球
五、乘電光來去的少年
六、瘋狂的遊戲機
七、他是一個怪物
八、極限速度
九、逃亡
十、時間隧道
十一、馴服超能力
十二、尋找衛星
京城魔偶
一、厄兆
二、噩夢與現實
三、北京玩偶
四、科學狂人的發現
五、美術館風波
六、重複文明
七、魔屋
八、飛越瘋人院
九、玩偶大行動
十、最後的較量
十一、思維之戰
十二、尾聲
電腦少女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尾聲

文摘

“好了,結果出來了,從你的血壓、心電、腦電等各方面的數據來看,你確實在許多方面要優於平常人。這些數據還表明,你的體內潛伏著巨大的潛能。這些數據如果公布的話,一定會對科學界產生激烈的衝擊,人類心靈的秘密,也有望儘早地解開……”
秦關博士侃侃而談。他接著說:
“曾經有一段時間,在中國和世界各地都很流行關於超能力、特異功能的傳說。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國發現的第一例具有特異功能的兒童唐雨。這導致特異功能的研究和討論盛行一時,不斷地有人宣稱自己是特異功能者。但後來人們發現這裡面有許多人是在弄虛作假欺騙世人。比如耳朵聽字,是用魔術的方法來欺騙世人。再比如說有人可以用意念力彎曲勺子,其實是事先準備好動過手腳的勺子,有的是事先加熱,使湯匙變軟,有的則是在把手處刻出裂痕,這樣,不管是誰,都可以輕鬆折斷勺子……”
“雖然有這么多虛假的例子,但我們仍然不能完全否定超能力的存在,人類目前對自己的身體的了解,就像對宇宙的了解一樣,微乎其微。有許多事情,用現有的科學理論還是沒有辦法解釋。還有,人們習慣在這些特殊能力的前面加一個‘超’字,先人為主地認為人類是原本不該有這些特殊能力,這就很大程度地抑制了人們發揮自己的潛能。事實上年齡愈小,愈沒有雜念的人,超能力愈強。在日本,有一位叫清田益章的男孩,從小具有超能力,但他自己並不知道,當時他還以為他的超能力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就像誰都會吃飯睡覺一樣。例如在收拾自己房間的時候,玩具散落了一地,他心裡想著讓那些玩具靠自己的身邊近一點,好儘快把它們放起來,就能出去玩。結果那些玩具真的自動靠攏起來,去了他想讓它們去的地方。他一直到很大的時候,才意識到這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後來,專家們對他進行檢測,發現他還有其他超能力,比如可以用意念把勺子弄彎,用超能力讓比較輕的物體懸浮在半空中,可以用意念把自己想像的圖像印到感了光的相機底片上……”
“這樣的超能力者在世界各地都有。科學家們為了驗證心靈通訊的事實,還曾經讓一個人坐在潛水艇里,下潛到海底,看他能不能與地面上的人通話,結果,他成功了。凡此種種事實,都證明了超能力的存在。科學家們將超能力分成兩種,一種是ESP,即超感應知覺。ESP超能力者可以感覺常識無法察知的事情,比如心靈感應、透視、預測等等。另一種是PK,即意念力,PK超能力者可以用意志力促使物體產生物理現象,比如用意念力彎勺子,移動特體等等,有許多超能力者,同時具有ESP和PK,你就是其中之一。”
秦關博士說。
“但我和他們還是不太一樣,我無法控制住它們。”
楊歌苦惱地說。
“不,如果你訓練有素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話,你一定可以控制住它們的,”秦關博士說,“我們每個人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都是一無所能的:不會看書,不會寫字,不會騎腳踏車……但是,我們經過一定的訓練,就可以掌握各種技術。這些訓練有的不太複雜,一學就會,比如使用筷子,騎腳踏車;有的則要經過長期的、艱苦的訓練,比如掌握微積分,就要從國小的算術學起,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掌握。另外,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潛意識,潛意識裡的許多念頭用道德準繩來衡量是邪惡的,可怕的,但除了犯罪分子,一般人都能夠約束自己,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這是因為人都有理智,可以用理智緊緊地約束住潛意識裡那些不容於社會的念頭,才沒有做出邪惡之舉……”
秦關博士說。
“博士,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要我用自己的意志和理智來控制我的超能力,使它有用於社會。”
楊歌恍然大悟。
“正是這個意思。一個人如果擁有特殊才能卻不用在正道上的話是非常可怕的。在科學界,有人提出過一些假說,雖然這些假說看起來荒誕不經,但也不無道理。例如在兩伊戰爭期間,在戰爭的末期,當雙方陷於膠著狀態的時候,突然因伊朗的精神領袖霍梅尼猝死,使戰爭得以停止。因為他死的時間太湊巧了,讓人不得不心裡起疑,有人認為霍梅尼之死是因為某超級大國秘密組織了一個超能力者暗殺團,用超能力遠距離暗殺了霍梅尼。這當然不足為信,但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個暗殺組織,那可真的是比核子彈還要可怕。”
秦關博士說。
第二天上午,秦關博士的實驗室。
“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你一定能夠成功的。現在,你只要稍微調動一點你體內的超能力,讓桌上放著的鉛筆都豎起來。”
秦關博士鼓勵道。
楊歌目光炯炯地注視著那些鉛筆,在心中默默地呼喚著那股暖流。
暖流在他的周身緩緩地移動著。
楊歌全神貫注地控制自己的超能力。
暖流一點一點地從他的身體中流出。
桌上的鉛筆像有了生命一般自動站了起來。
“成功了!”
秦關博士興奮地說。
但就在這時,桌子突然騰空而起,“嗵”的一聲撞向屋頂的天花板,天花板上的吊燈被撞得粉碎,桌子摔到地上時也斷成了兩半。
“對不起,博士。”
楊歌抱歉地說。
“沒關係,繼續練。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一定會成功的!”
秦關博士拍了拍楊歌的肩膀說。
P39-41

序言

我熱烈祝賀“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的出版!本書系的出版,正是科普工作實幹的具體體現。
科普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業。1953年,毛澤東同志視察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時說:“我們要多向民眾介紹科學知識。”1988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技術研究和科學技術普及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雙翼。1995年,江澤民同志提出在全國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而科普工作是科教興國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則既是科普工作的指導方針,又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宣傳內容;不是科學的發展,實質上就談不上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科普創作肩負著傳播知識、激發興趣、啟迪智慧的重要責任。“科學求真,人文求善”,同時求美,優秀的科普作品不僅能帶給人們真、善、美的閱讀體驗,還能引人深思,激發人們的求知慾、好奇心與創造力,從而提高個人乃至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國民素質是第一國力。教育的宗旨,科普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只有全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中國才有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普事業經歷了1949—1965年的創立與發展階段;1966—1976年的中斷與恢復階段;1977—1990年的恢復與發展階段;1990—1999年的繁榮與進步階段:2000年至今的創新發展階段。60多年過去了,我國的科技水平已達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地步,而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的科普工作也早已是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景象,結出了累累碩果。同時,展望明天,科普工作如同科技工作,任務更加偉大、艱巨,前景更加輝煌、喜人。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正是在這60多年間,我國高水平原創科普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書系中一部部不同時期、不同作者、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優秀科普作品生動地反映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科普創作走過的光輝歷程。為了保證書系的高品位和高質量,編委會制定了嚴格的選編標準和原則:一、獲得圖書大獎的科普作品、科學文藝作品(包括科幻小說、科學小品、科學童話、科學詩歌、科學傳記等);二、曾經產生很大影響、入選中國小教材的科普作家的作品;三、宏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時代精神與人文精神俱佳的優秀科普作品:四、每個作家只選編一部代表作。
在長長的書名和作者名單中,我看到了許多耳熟能詳的的名字,倍感親切。作者中有許多我國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老前輩,其中有些已經過世;也有許多一直為科普事業辛勤耕耘的我的同事或同行;更有許多近年來在科普作品創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後起之秀。在此,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科普事業需要傳承,需要發展,更需要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節奏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迅速變化。新的形勢要求科普創作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創新。這就需要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科普創作的隊伍中來,只有新的科普創作者不斷湧現,新的優秀科普作品層出不窮,我國的科普事業才能繼往開來,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不斷為推動科技發展、為提高國民素質做出更好、更多、更新的貢獻。
“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承載著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科普創作的歷史——歷史是輝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來是更加輝煌、更加美好的。我深信,我國社會各界有志之士一定會共同努力,把我國的科普事業推向新的高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中國科學院院士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楊叔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