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門張”作為作者出生的一個村莊,成為一種散文地域寫作的典型。書中的文章被多家刊物選發。經過五年的反覆修改,2012年河南文藝出版《故鄉在紙上》(修訂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栗門張
- 外文名:LiMenZhang
- 郵編:462300
-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
- 人口:5000
- 區號:0395
探訪栗門張
核心提示:探訪栗門張(上) 編前語: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與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關注,其中姓氏文化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市有哪些姓氏的淵源比較深遠?這些姓氏的人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近期,我們...
探訪栗門張(上)
編前語: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與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關注,其中姓氏文化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市有哪些姓氏的淵源比較深遠?這些姓氏的人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近期,我們選定我市幾
大姓氏,講述其中的故事,展現傳統姓氏文化由古及今的歷史脈絡,以及漯河人以家族為紐帶薪火相傳的文化品格。 姓氏是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從姓氏的意義來看,它不僅是公民區別於他人的文字元號,還承載了一定的社會意義。家庭是社會生活最基本的細胞,而姓氏是家庭聯繫的紐帶。根據我市的地名志等資料記載,我市有很多村莊是在明代遷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
大槐樹下老鸛窩”就是當時的寫照。
□文/圖漯河晚報記者王海防
姓氏名片
我市張姓居民散居在各個街道社區,聚居在鄉鎮村落。比如,源匯區的馬夫張、張王於、沈張,郾城區的張胡魏、堯張、大張、神張、溝張、斗張、渚張、高廟張、碾盤張、綽子張、盧張灣、張店,召陵區的栗門張、扁擔張、呼雷張、柿園張、窪張、英張等都是張姓聚居的地方。
張姓是漯河第一大姓,明朝大量張姓移民遷入
眾所周知,王、李、張是全國的三大姓。在漯河,這三大姓的排序發生了變化,其中張姓超過王姓,躍居漯河姓氏的第一位。
據不完全統計,漯河市常見的姓氏,約有500個左右。過去,人們在談論姓氏的時候,往往用“張王李趙遍地劉”這句話來概括五大姓的排列順序。在我市,按人口計算,張姓是第一大姓。
關於張姓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其中得到廣泛認同的,就是“揮公說”:張姓得姓可追溯到黃帝時代,已有5000年的歷史。《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提到張姓起源時說:“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而這一張姓主要是在河南境內發展,處在河南之中的漯河自然是其聚居、繁衍之地,到了明朝初年,一批又一批的張姓族人從山西移民中原。現在漯河所轄的郾城、舞陽和臨潁都是當時移民的
主要遷入地。張姓移民與當地的張姓融合在一起,不僅人口得以壯大,而且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樣一來,便形成了漯河地區張姓人口稠密,分布廣泛的自然特徵。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是中原流傳已久的民諺。元末明初,由於連年戰亂,再加上不斷的水旱蝗災,中原一帶出現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人煙”的淒涼景象。《郾城縣誌》記載:“元末<br/>兵災連年,赤地千里,人死殆盡。境內大多居民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寥寥數語,便把遷民的原因、背景說得明明白白。而同一時期的山西地區,因為戰亂少,人口增長迅速,出現了人多地少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政府後,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移民屯田政策,拉開了洪洞大移民的序幕。
據記載,從洪武元年到永樂十五年的50年期間,明政府共組織了18次山西大移民,人數近百萬,移民遍布京津、河南、山東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涉及800餘姓。對中原地區的生產恢復和經濟文化發展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栗門張全村近5000口人,男子幾乎沒有外姓
在我市許多張姓聚集的村子裡,有個村子比較特別。全村近5000口人,男子幾乎沒有外姓。從村東到村西每家每戶按家譜的輩分,見到姓張的該怎樣稱謂就怎樣稱謂,絲毫不亂。另外,這個村子還有保存完好的祠堂。一代代口傳家譜“一本同善良,宗祖德克昌。和順敬承道,義禮振家邦”。深秋的一天,在記者的邀請下,我市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楊法正先生和記者一同對召陵區萬金鎮的栗門張村進行了走訪。
萬金鎮位於我市東南隅,而栗門張村又在萬金鎮的東南方。 栗門張村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古樸中不乏現代氣息。村里除了務農的,許多人家搞起了第三產業,有服裝加工等,人們邁步走在勞動致富的路上。隨著經濟發展,有的人家蓋了新房,買了汽車。村里,老房子和新蓋的小洋樓訴說著傳統的固守與現代的變遷。記者在一戶村民家看到了一處蓋起的新房。而這座新房的門檻卻是用幾百年前的大踩石鋪的。這種景象,仿佛讓人穿梭在現代與古老的時空隧道里。
轉過一條條小巷,記者終於來到了張家祠堂。祠堂是一個封閉的小院。兩扇大鐵門一把鐵將軍將祠堂與外界隔開。為了保護祠堂,有專人掌管鑰匙,並負責祠堂的日常管理。張長安是祠堂的管理者,聽說記者來採訪,欣然打開鐵門。
在進入祠堂前,映入記者眼帘的是一道屏風,祠堂正當中是一塊始祖碑。上書“一本同善良,宗祖德克昌。和順敬承道,義禮振家邦”的祖訓。楊法正介紹,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其實,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族親內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聚會場所。
一般來說,祠堂一姓一祠,舊時族規甚嚴,別說是外姓,就是族內婦女或未成年兒童,平時也不許擅自入內,否則要受重罰。 張長安已經66歲,聽張長安說,現在的祠堂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重新修建的,但是有些東西是一代代傳下來的。比如大門牌匾上書有“張氏先祠”的字樣,老人們說,那是個“古件”。 在祠堂的牆上張貼有一張巨大的“張氏始祖家譜志”。上書“鼻祖一妹一弟生於山西洪洞,明初遷於河南西華。始祖姑許字李門寓金盆村。二鼻祖居金盆西相去里余,號崗張村。此皆在城西隅,距城百一十里。我鼻祖在城西南隅,亦距城百一十里,村號栗門張。”這一記載很明白地說明了栗門張張氏的來歷。
“在關於洪洞大槐樹移民的論著中,族譜成為重要的文字記錄和史料依據,相對於民間傳說,族譜關於移民的記載更加令人信服。”楊法正說。張長安告訴記者,每到年關,他都要貼對子,整理一下,進行日常管理。逢初一十五,有很多人過來祭奠祖先,其中西華等地的張姓都來祭祖。村名為什麼叫栗門張,兩種說法比較可信
在栗門張村採訪,有個問題始終是記者想要解開的謎團。那就是這個村子為什麼叫栗門張?我省著名學者、
作家潦寒就出生在這塊土地上。
經過多年的調查挖掘,有兩條線索比較可信。
栗門張這個名字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叫起的,誰也說不清楚。自從始祖遷徙至此,張氏一族一天天昌盛起來。不知到了第幾代,張氏一門五個兒子同時考中秀才,為了紀念這份榮耀,人們便給這五個秀才建了五人走馬門樓。直到1999年,最後的一座門樓被村民扒掉修葺重建時,發現門樓上的木料全部都是栗木,而栗門張,更與栗木有著很大的聯繫。
還有一個說法與栗門張的村民有關。清朝時期,栗門張屬於西華縣管轄,每年交稅納糧都要去西華縣。那年夏天,交稅糧的牛車拉著張木匠進縣城交糧時,張木匠發現縣太爺的辦公樓———縣衙大堂蓋得精美別致,他就隨便在附近找了幾根高粱稈,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寸把高粱稈揻一揻,仿縣衙門樓弄了一個造型。回到家後,張木匠經過一番揣摩,按照秸稈的模型、外觀,在村子裡建起了一座門樓。門樓建起後,細心的人用尺子量了一下,與西華縣衙門樓一寸不差。這件事轟動了整個西華縣,驚動了縣太爺。縣太爺坐著轎子走了90里路來到村子,看著張木匠建的木樓,讚不絕口。興致之餘,題了個匾額———栗門張。從此,栗門張便流傳下來。在本縣縣太爺的指薦下,在村民的自豪介紹中,在其他人的羨慕目光中,栗門張這個名字漸漸地叫響了,直到現在……村中的傳奇人物:出身武術世家的張寶德每個村,都有它引以驕傲的人物和事件。在栗門張村,最傳奇的是出身武術世家的張寶德“力敲耙棱,雙臂拔樹”“單臂震老槐”的那些故事。村民張盤銘老人已80歲高齡,關於張寶德的傳奇故事,老人家津津樂道。“就連他臨死咽氣時一蹬腿,還將後牆踹個窟窿!”張盤銘老人說。
很久以前,村南邊有集會,一些賣藝的人都會在那裡扎場子。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凡是來此的藝人都要向圍觀的民眾報上名號,再說一些謙虛的客套話。但是有一天,從外邊來了個賣藝的,紮起場子後,吹噓自己的武功好,舞起刀槍滴水不漏。張寶德聽後,想教育一下這個人不要自滿,要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隨後便拿起一個籃子扣到了那人的頭上。那人急了,掂起刀便砍。張寶德順手從路邊的攤子上摟起幾棵甘蔗邊抵擋邊跑。賣藝的見張寶德跑了,揮舞著手中的刀緊隨其後。但是張寶德並不還手,只是用手中的甘蔗來回遮擋。追了一陣,眼看手中的甘蔗越來越短,張寶德扭頭對賣藝的人說:“不要再追了,你回原路看看,砍斷的一截截甘蔗是不是一樣長,如果不一樣長的話,你再砍我不遲。”賣藝的聽後,停下了腳步,拾起砍斷的一截截甘蔗一比,確實都是一樣長。“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這時,賣藝的人心服口服,也不再追趕張寶德,並要拜張寶德為師。這個故事足以說明張寶德的武功超群!張寶德雖說武藝高強,但不倚強凌弱。與人切磋技藝也只是點到為止。他經常教育自己的徒弟,練武之人要有武德。習武者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武德,在武功方面才會有較大的進展,才能達到很高的境界。栗門張人口多,人心齊,在當地有口皆碑。人心齊泰山移,栗門張的大小事務都是大家商量著來。“大家都是一個姓張的祖宗,沒有啥過不去的坎。”村民張長安說。
1975年的那場洪水,最能檢驗栗門張村人團結和睦的風尚。當年8月8日凌晨1時,板橋水庫垮壩。“水有屋脊那么高,滾滾而來,水裡還飄著從上游衝下來的牛、羊、檁條等。”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長安依然記憶猶新。洪水到來後,當附近村莊的人們都向召陵崗高處奔跑時,栗門張的人卻準備了工具,男女老少展開了一場團結固堤,保衛家園的戰鬥。
“那時,各村都有大喇叭,大隊幹部通知各家各戶,無論男女,無論老少,一起修壩,一定把水堵在村子之外。”張長安說。自己也加入到修壩堵洪水的戰鬥中。村里兩三千口人,齊心協力,終於將洪水擋在村外。沒有往高崗上跑,也沒有死一個人,這在當時確實難能可貴。
為什麼別的村子裡的人都跑了,唯有栗門張村的人能組織起來修壩築梁保護家園?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村里老人說,主要是咱們栗門張的人都姓張,每一個人都遵循“一本同善良,宗祖德克昌,和順敬成道,義禮振家邦”的族譜,自然有凝聚力。
記者採訪時,村民只能指出當年修壩固堤的大概位置,記者卻看不到當年所固堤壩的印記。但是可以想像,栗門張人當年齊心協力戰洪水的壯觀場面。栗門張人的凝聚力還展現在家鄉的建設上。說起當年的幹部,人人都翹大拇指。“在幹部的帶領下,我們村在新中國成立後率先在全鄉擁有大型的拖拉機,大型發電機組、東風大汽車、麵粉廠、輪窯。”張盤銘老人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如今的栗門張村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栗門張現狀如今,栗門張村正在不作為的村幹部張XX外號“張賣光”帶領下,經濟發展緩慢,村民怨言,村幹部不作為。一、村里片荒,連坑填填都賣了,村里樹等等,最後學校被其賣掉一部分,再最後連村委會都被賣掉,辦公在他家裡。二、政府對於農村的各種補貼,大多收歸自己的囊中,養豬補貼,沼氣補貼等等。三、村選舉造假,買賣賄賂選舉,並在多次的選舉中,聚眾毆打參選人員四、多次違法中,勾結公安機關部分人員及鎮政府,區政府部分人員,多次洗脫罪名。五、多次組織人員毆打舉報其犯罪行為的舉報人六、身為居委會主任多年,不作為,不起帶頭作用,反而勾結黑社會勢力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國紀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