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鳾

栗腹鳾

栗腹鳾(學名:Sitta castanea):是小型鳴禽,是體略小的灰色及棕色鳾,體長13厘米。臉頰的白色斑塊與下體的深色成對比。雄鳥下體明顯呈磚紅色,黑色眼紋於後方寬展。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於鳴囀,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體小,頭頸短,尾短。

常在樹幹、樹枝、岩石上等地方覓食昆蟲、種子等。在洞中築巢,冬季有儲存食物習性。是唯一能頭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樹的鳥類。棲息於松樹林,落羽杉和其他針葉樹。主要食物是昆蟲和松樹種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栗腹鳾是體略小的灰色及棕色鳾,體長13厘米。臉頰的白色斑塊與下體的深色成對比。雄鳥下體明顯呈磚紅色,黑色眼紋於後方寬展。雌鳥與普通鳾腹部較深色的亞種易混淆,但臉頰的白色斑塊較大而顯著;尾近端部有小塊白斑。諸亞種尾下覆羽有異,從黑色而具橘黃扇貝形斑紋的滇南亞種至白色具橘黃色扇貝形斑紋的滇西亞種。
虹膜褐色;嘴黑色,下顎基部色淺;腳-角質色至近黑。
嘴長,強直而尖,呈錐狀。鼻孔多覆以鼻羽或垂懸有鼻須。體羽較鬆軟,跗蹠後緣被兩片盾狀鱗,後跂發達,遠較內趾為長,翅亦較長而銳利,適於在樹幹攀緣,翅形尖長,每枚初級飛羽短,長度不及第二枚之半。尾短小而柔軟,尾羽12枚,尾呈方形或略圓。

棲息環境

棲息於松樹林,落羽杉和其他針葉樹。一般分布在海拔800-1300米,在300-3200米的山林間也可見到,有時也活動於村落附近的樹叢中,或在低山丘陵地帶的森林中。

生活習性

常在樹幹、樹枝、岩石上等地方覓食昆蟲、種子等。能在樹幹向上或向下攀行,啄食樹皮下的昆蟲,亦有時以螺旋形沿樹幹攀緣活動。性活潑,遇到人時並不驚慌,而是停在樹幹上,一動一動地向人張望。不停的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上,當遇驚嚇時,可以發出“der-der”的急叫聲。鳴聲多樣,優美動聽。
食物以昆蟲和松樹種子為主。其中包括金花蟲、天牛、金龜子、葉蜂及螟蛾等害蟲,幾乎占98%。亦取食一部分益蟲,例如蜜蜂、食蚜虻、瓢蟲等。所食的植物種子中有紅松種子。育雛期間以昆蟲幼蟲為食。在洞中築巢,冬季有儲存食物習性。是唯一能頭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樹的鳥類。
叫聲:短促似電話鈴聲的顫音prrt prrt。清晰尖叫,金屬音chit,似麻雀的cheep cheep聲。鳴聲為重複的清晰哨音及悅耳顫音。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栗腹鳾分布圖栗腹鳾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的栗腹鳾利用啄木鳥的棄洞或在樹幹上自己鑿洞,洞口背風向東南或南,除了將一些樹皮銜入洞內做為巢材外,也能銜回泥土,填補洞內凹凸之處,並且能將泥土塗在洞口附近的樹皮上及洞口,將洞口留成一圓形小孔,約為2.5厘米大小的直徑,以避免其他動物的破壞。平時膽挺大的栗腹鳾築巢時十分小心,先將頭探出洞口四處看看,然後飛走,回來時不直接進洞先是落在附近的枝頭上再進洞,出出進進忙個不停。巢築畢5-6天即開始產卵,日產一枚,每窩產6-8枚卵,粉白色,具紫赭色斑點,斑點密布,經過13至18天的孵化,幼鳥出殼。雙親每天捕捉200多次昆蟲餵養幼鳥。經過22-26天育雛,幼鳥飛出。在尋找巢址、築巢、配對、產卵時,雌雄鳥總是形影不離。壽命9年。

亞種分化

栗腹鳾(5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栗腹鳾指名亞種
Sitta castanea castanea
Lesson, 1830
2.
栗腹鳾泰國亞種
Sitta castanea prateri
Whistler & Kinnear, 1932
3.
Sitta castanea cinnamoventris
Blyth, 1842
4.
栗腹鳾印度亞種
Sitta castanea neglecta
Walden, 1870
5.
Sitta castanea tonkinensis
Kinnear,1936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