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無鼻角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柴達木無鼻角犀
  • 拉丁學名:Acerorhinus tsaidam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奇蹄目
  • 亞目:角形亞目
  • :犀科
  • :無鼻角犀屬
形態特徵,發現過程,

形態特徵

柴達木無鼻角犀的鼻骨薄而細長,背面光滑,末梢尖而粗糙(即步林認為的角座),側緣後半部強烈下垂,但不向內包卷。頂嵴向後匯聚成細窄而高聳的矢狀嵴。下頜聯合部窄長,舌面強烈凹陷,唇面平,有一對大的滋養孔,從側面看強烈上翹。有些柴達木無鼻角犀的下頜聯合部中段具有顯著的收縮,步林強調這些與性雙形有關,可能為雌性個體;而有些具有發達i2的下頜聯合部則完全不收縮,可能來自雄性個體。i2為上翹的大型獠牙,內刃位於下方,磨蝕面向內,橫切面呈圓三角形。性別的不同也造成不同個體的i2尺寸差別很大,i2間的距離也有差異。i2與p2間的齒隙長度達70mm,沿齒隙具有強壯的嵴形。頦孔扁長,位於p2/p3界線水平。水平支厚實,下緣平直。下頰齒外溝寬淺,內外無齒帶,前葉呈銳角,無下前脊。

發現過程

1931-1932年,步林兩次作為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的成員到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東部進行考察,在可魯克湖與托素湖地區首次發現了豐富的新近紀哺乳動物化石。這批化石成為我國早期青藏高原古生物研究的奠基石。直至今日,上述兩湖地區仍是青藏高原脊椎動物化石最豐富、研究程度最高的地方。步林在對柴達木盆地的考察中發現了大量的犀科化石材料,包括一具幾乎完整的骨架,現在保存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進化博物館裡。他暫時借用了Diceratherium(對角犀)這一屬名,並建了一個新種Diceratherium tsaidamense,因為他認為柴達木犀牛在鼻骨末端具有一對小角(Bohlin,1937)。邱占祥等(1987b)將這個種修訂為柴達木無鼻角犀[Acerorhinus tsaidamensis(Bohlin,1937)]。
鄧濤和王曉鳴(2004)描述了在柴達木盆地採集到的犀牛化石,其中也包括相當多的柴達木無鼻角犀材料。化石地點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達木盆地東北緣的德令哈市南面,層位為晚中新世上油砂山組綠色粉砂岩中。
2011年,在托素湖附近又發現一個完整的成年柴達木無鼻角犀頭骨,可以彌補正型標本因老年牙齒磨蝕嚴重而無法觀察到的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