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石膏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柴胡石膏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和劑局方》。具有散風清熱,和解退熱之功效。主治時行瘟疫,壯熱惡風。頭身疼痛,鼻塞咽乾,心胸如滿,寒熱往來,痰實咳嗽,涕唾稠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柴胡石膏散
  • 藥品類型:中醫方劑
  • 出處:《和劑局方》
  • 功用:散風清熱,和解退熱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赤芍、柴胡(去苗)、前胡(去苗)、石膏(煅)、乾葛各五兩(150g),升麻二兩五錢(75g),黃芩、桑白皮三兩七錢半(113g),荊芥穗(去土)三兩五錢(111g)。

用法用量

每次6〜9g。每日3次,用生薑3片,淡豆豉10餘粒,水煎去滓溫服。

功用

散風清熱,和解退熱。

主治

1.《太平惠民和濟局方》:時行瘟疫,壯熱惡風,頭痛體疼,鼻塞咽乾,心胸如滿,寒熱往來,痰實咳嗽,涕唾稠粘。
2.《醫方集解》:少陽陽明合病,傷風,及陽氣鬱遏,元氣下陷。
3.《雜病源流犀燭》:春夏感冒,頭痛身熱,鼻塞流涕,惡風惡寒,聲重聲啞,甚至痰壅氣喘.咳嗽咽乾,自汗,脈浮緩。

方義

時行風邪所致壯熱惡風,頭痛體疼,鼻塞咽乾,心胸如滿等症,治宜散風清熱,和解退熱。方用前胡散風清熱;柴胡和解退熱。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咯痰黃稠,共為主藥;赤芍清熱涼血;石膏、乾葛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升麻升舉陽氣,治風熱頭痛;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肺熱咳嗽;桑白皮瀉肺平喘;荊芥穗解表散寒,共為佐使。全方配伍,具有散風清熱,和解退熱之功。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世醫得效方》:“治時行溫疫,壯熱惡風,頭痛體疼,鼻塞,咽喉乾燥,心胸滿,寒熱往來,痰實咳嗽,涕唾稠黏。赤芍藥五兩,桑白皮三兩七錢半,石膏煅,柴胡去蘆⋯⋯小兒作三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