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橘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幼科》卷六。主治疹子出後,毒邪壅遏,尚未出盡,拂拂發熱,煩悶不寧,如蛇在灰,如蚯在塵之狀,煩躁嘔泄者。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柴胡橘皮湯
- 主要適用症:疹子出後,毒邪壅遏,尚未出盡,拂拂發熱,煩悶不寧,如蛇在灰,如蚯在塵之狀,煩躁嘔泄者
- 藥品類型:中藥
- 出處:《證治準繩·幼科》卷六
柴胡橘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幼科》卷六。主治疹子出後,毒邪壅遏,尚未出盡,拂拂發熱,煩悶不寧,如蛇在灰,如蚯在塵之狀,煩躁嘔泄者。
柴胡橘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幼科》卷六。主治疹子出後,毒邪壅遏,尚未出盡,拂拂發熱,煩悶不寧,如蛇在灰,如蚯在塵之狀,煩躁嘔泄者。組成柴胡、橘皮、黃芩、半夏、人參、茯苓各等分。用法上銼細,加竹茹一團,生薑三片...
柴胡二陳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明醫指掌》卷三。主治內傷發熱。組成 半夏、陳皮、白茯苓、甘草(炙)、柴胡。用法 水煎服。主治 內傷發熱。加減化裁 內傷飲食發熱,加枳實、山楂、神曲;房勞內傷發熱,加知母、黃柏。附註 附方二陳湯 組成 半夏、橘皮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功用 燥濕化痰,...
橘皮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二。主治上氣嘔吐,不能下食。組成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二兩,紫蘇子(微炒)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赤茯苓一兩,柴胡(去苗)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
柴胡通塞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具有瀉火利濕,通暢二便之功效。主治腸胃熱結,下焦濕熱。大便秘結,腹部拒按,壯熱頭痛,甚則神昏痙厥,煩渴飲冷,小便不通,舌紅絳苔黃膩而乾,脈弦滑數。組成 柴胡、黃芩、橘皮、澤瀉、羚羊角各三兩,生地黃一升、香䜴一升,梔子四兩,石膏六兩,...
柴胡厚朴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引《廣濟方》。具有疏肝理氣,除滿之功效。主治心腹脹滿,不思飲食,噯氣,嘔吐等。組成 柴胡、炙厚朴各十分(3g),茯苓、橘皮、紫蘇各八分(2.4g),生薑十二分(3.6g),檳榔五分(1.5g)。用法 上切,以水七升(700ml),煮取二升五合(300ml),絞去滓,...
方論選錄:《普濟方》:“柴胡煮散,一名柴胡散。治虛勞潮熟。肢節煩疼。肌膚枯燥。面赤咽乾。人參、柴胡去苗、白茯苓去黑皮、當歸切焙、桔梗v炒、青橘皮去白、炒芍藥、芎?、麥門冬去心焙、白朮、升麻、桑根白皮、甘草炙v各一兩,右粗搗篩。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柴胡澤瀉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小腸熱脹,口瘡。組成 柴胡、澤瀉、橘皮(一方用桔梗)、黃芩、枳實、旋覆花、升麻、芒消各二兩,生地黃(切)一升。用法用量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芒消,分三服。功用 清熱解毒。主治 小腸熱脹,口瘡。方義 方...
附方4半夏橘皮湯 組成:半夏(湯洗十遍,切,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別研)各一兩,麻黃(去根節)、赤茯苓(去黑皮)、柴胡(去苗)各一兩一個分,生薑(切,焙)、甘草(炙,銼)各半兩,生薑(切,焙)、甘草(炙,銼)各半兩。主治:脾咳。出處:《聖濟總...
陳橘皮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七。具有行氣止痛,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虛勞咳嗽,腹脅妨悶,大腹氣滯,肢節煩疼。組成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二兩(60g),柴胡(去苗)一兩半(45g),木香三分(10g),檳榔、訶黎勒皮、白芍藥、紫菀(去苗土)、杏仁(湯浸,...
吳茱萸半兩,陳橘皮半兩,青木香1分,烏雞1隻等製成的藥膏。 名稱 柴胡膏 出處 《博濟》卷一。主治 五勞七傷,肢體煩倦,日漸消瘦,行步稍難,飲食不進。用法用量 每用膏1匙頭,食前用鹽酒1盞調服。常令患人有酒容,只服2日,便見效驗。製備方法 上為末。入烏雞肉內再杵成膏,於瓷器內收貯。
氣逆。方義 桂心、人參、黍米俱溫理胃氣虛寒之藥,兼橘皮以發越參、米補益之性,更加成擇之薤專泄胸中逆上之滯氣也。附註 附方 地黃丸 組成 :乾地黃、大黃各一兩六銖,茯苓十八銖,當歸、柴胡、杏仁各半兩。功用 :生肌肉。主治: 小兒胃氣不調,不嗜食。出處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 ...
調中益氣湯是由黃芪、人參、甘草、蒼朮、柴胡、橘皮等製成的湯劑,味甜微苦,主要成份為人參皂苷、橙皮苷等,具有益氣健脾,和中祛濕的功效。適用於腸胃虛弱,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大便泄瀉,肢節煩疼等症。脾胃論 【來源】《脾胃論》卷中。【組成】黃耆3克 人參(去蘆頭,有嗽者去之) 甘草 蒼朮各1.5克 ...
退熱清氣湯 退熱清氣湯是一種中藥湯劑。【組成】柴胡 橘皮 茯苓各3克 半夏 枳殼各2.4克 香附2克 川芎1.5克 砂仁7粒 木香 甘草各1克 【用法】加生薑同煎,溫服。【功用】理氣和胃。【主治】氣逆身熱,中脘痞滿。
養神湯是主治精神短不得睡的湯藥。名稱:養神湯 別名:養神湯 組成:木香1分,橘皮1分,柴胡1分,酒黃芩2分,人參3分,黃柏3分,白朮3分,川芎3分,升麻4分,蒼朮5分,麥糵5分,當歸身5分,黃連5分,甘草7分,半夏7分,黃耆1錢。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主治:精神短不得睡,項筋腫急難伸。 用法...
清脈湯是一種藥,由柴胡、澤瀉、橘皮、芒消、枳實(麩炒,去瓤)、黃芩、升麻、旋覆花、生地黃組成,功效是主治小腸實熱。身熱,手足心熱,汗不出,心中煩滿,結塞不通,口瘡,身重。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下芒消再煎,熱服,不拘時候。方名 清脈湯 組成 柴胡、澤瀉、橘皮、...
七味湯是一劑中藥方劑,配方主要有柴胡、厚朴、甘草。七味湯 【藥物組成】柴胡(去苗)2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2兩,甘草(炙)1兩,桂(去粗皮)1兩,麻黃(去根節)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夏(為末,薑汁和作餅,焙乾)1兩。【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八十八。【製備方法】上...
名稱:升發二陳湯 組成:半夏10g,赤苓10g,陳皮10g,川芎10g,柴胡6g,升麻6g,防風5g,甘草3g,姜3片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痰郁動則喘滿或嗽,寸脈沉而滑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功用:化痰開郁 名稱:升發二陳湯 組成:橘皮(辛溫)一錢,撫芎(辛溫)八分,半夏(辛溫)錢半,茯苓(淡平)一錢,...
補陽湯是是以黃柏,橘皮為主料製作的藥膳。出處 補陽湯出自醫學典籍《蘭室秘藏》卷下,具有添精神,氣和順,乳食旺的功效。 主治小兒大寒證。藥物組成 黃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連翹1分,蠍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黃耆2分,柴胡2分,當歸身3分,麻黃3分,吳茱萸5分,生地黃5分,地龍5分。功效 添...
益氣養榮湯是以當歸、川芎、白芍為主料製作的藥膳。 藥膳組成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桔梗、橘皮、貝母、香附、黃耆、柴胡。 功能效用 止咳嗽,補氣血。 主治功能 氣血損傷,四肢頸項等處患腫,不問軟硬赤白痛否,日晡發熱,或潰而不斂者。 用法用量 水2鐘,加生薑3片,大棗2...
附方1柴朴湯 組成:柴胡,獨活,前胡,黃芩,蒼朮,厚朴,半夏曲。功用:主治:瘧挾痰濕及食滯者。出處:《醫碥》卷六 附方2柴朴湯 組成:柴胡10g,炙厚朴各10g,茯苓6g,橘皮6g,紫蘇6g,生薑6g,檳郎6g。功用:疏肝健脾,利濕化痰。主治:肝鬱脾虛引起的肝脾不和,症見心腹脹滿,胸悶不舒,喘嗽不寧,面浮...
參芪退熱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杏苑生春》卷三。主治勞役身熱,骨疼腰痛,頭重自汗。組成 黃柏、人參、白朮各一錢,當歸、橘皮、川芎各八分,甘草(炙)、升麻、柴胡、甘葛、羌活、獨活各五分。用法用量 上㕮咀,水煎,食前服。主治 勞役身熱,骨疼腰痛,頭重自汗。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杏苑生春》:“...
解表升麻湯是一種中藥湯劑。【來源】《蘭室秘藏》卷下。【組成】升麻 羌活 蒼朮各3克 防風2.4克 柴胡 甘草各2.1克 當歸 藁本各1.5克 橘皮0.9克 【用法】上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後以蔥醋湯發之,得微汗為效。【功用】發汗解表,祛風化濕。【主治】風濕在表,遍身...
一杯去煩懣。柴胡作引子,汗出如被趲。所投立有效,病去若水浣。乃知才藝多,所蓄非窾窾。”解釋 空虛貌。也指不多,稀少。出處 王子望《病後戲贈同官蔣子權》詩:“教我煮橘皮,湯熱過冰碗。繼送桔梗湯,一杯去煩懣。柴胡作引子,汗出如被趲。所投立有效,病去若水浣。乃知才藝多,所蓄非窾窾。”
百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二,具有解表散寒,止咳平喘,補益脾氣。主治中風傷寒,身熱頭痛,肢體煩疼。組成 前胡(去蘆頭)、柴胡(去苗)、舔聽力(微炒)、半夏(湯洗七遍,去滑)、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桔梗(炒)、人參、陳橘皮(...
黃芪補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下瀉痢門。具有昇陽止瀉之功效。主治一日大便四次,溏而不多,有時作泄,腹中鳴,小便黃。組成 黃芪、柴胡、當歸身、益智、橘皮各三分,升麻六分,炙甘草二錢,紅花少許。用法用量 上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至一~盞,去粗,稍熱食前服之。功用 昇陽止瀉。主治...
附方 昇陽益胃湯 組成 黃芪、半夏、人參、甘草、獨活、防風、白芍、羌活、橘皮、茯苓、白朮、澤瀉、柴胡、黃連、生薑、大棗。功用 益氣昇陽,清熱除濕。主治 脾胃氣虛,濕郁生熱證。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肢體重痛,口苦舌乾,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附方 升陷湯 組成 生黃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名稱:木香化滯湯 組成:枳實二分,柴胡四分,木香三分,陳皮五分,甘草一分,半夏一錢,草蔻五分,當歸二分,紅花一分,香附五分 用法:每服三五錢,加生薑五片,清水煎,食遠稍熱服 主治:氣鬱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名稱:木香化滯湯 組成:木香、紅花各三分,橘皮五分,當歸尾、枳實各二分,柴胡...
清神補氣湯(原書同卷)、清陽補氣湯(《醫學綱目》卷十二)。歌訣 除濕升柴芪味草,橘皮知柏蒼歸藁,腿麻疲重體如山,多汗涎流喜笑好。組成 升麻六錢(18g),蒼朮四錢(12g),酒黃柏、柴胡、黃芪各三錢(9g),酒知母、藁本、生甘草、當歸各二錢(6g),五味子、陳皮各一錢五分(4.5g)。用法 上銼,如...
或七情郁滯,背脅胸腹攻走疼痛者。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薑5片,水煎,食遠服。方名 香砂順氣湯 組成 橘皮1錢,半夏1錢,茯苓1錢,香附子1錢,枳殼8分,烏藥6分,甘草5分,木香4分,縮砂仁7枚。主治 怒氣傷肝,或七情郁滯,背脅胸腹攻走疼痛者。加減 如脅痛,加柴胡7分,川芎5分。
昇陽燥濕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中。具有昇陽燥濕,散寒止帶之功效。主治婦人帶下,陰中如冰,陰戶痛而控心,身黃皮緩,體重如山。組成 生黃芩、橘皮各五分(1.5g),防風、高良姜、乾薑、郁李仁、甘草各一錢(3g),柴胡一錢三分(3.6g),白葵花七朵。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銼,如麻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