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編技藝(新渡柳編技藝)

柳編技藝(新渡柳編技藝),淮安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擴展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編技藝(新渡柳編技藝)
  • 類別:傳統技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了柳條編織的籃、筐。春秋戰國時期,用柳條編成杯、盤等,外塗以漆,稱為杯棬。唐代,滄州(今河北滄州和山東寧津以北地區)柳箱已很著名。宋代,人們取杞柳的細條,“火逼令柔曲,作箱篋”。此後,柳編工藝不斷發展。淮安市淮陰區新渡地區以傳統柳編品種為主,主要有衣箱、笸籮、簸箕等。

工藝特徵

新渡柳編首先要進行原料處理,每年秋天將採伐的柳條埋於河底取來的淤泥下。第二年清明前後,挖出並進行剝皮處理。經此處理過的柳條表面光滑、色澤新潤、柔軟堅實,且防蟲防腐。然後用錘、刀、錐、麻、線陀、大拿子、筋梭子等工具,運用絞編、勒編、纏邊等技法,將柳條,輔以麻繩、竹片、牛皮筋編製成儲存糧食、盛裝衣服、食品的生產和生活器具,有笆斗、簸箕、匾子、籃子、箱子、帽盔等。柳編產品具有堅固結實,經久耐用,經濟實惠等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