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柳淑
- 字:純夫
- 號:思庵
- 所處時代:高麗王朝
- 出生日期:1316年(延祐三年)
- 逝世日期:1369年1月19日(至正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 主要作品:《思庵集》
人物生平,早年生涯,宦海沉浮,遇害身亡,歷史評價,人際關係,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柳淑於至順二年(1331年)中進士,至元六年(1340年)及第,翌年調安東司錄。不久,王子江陵府院大君王祺入質元朝,柳淑成為其隨從。至正四年(1344年),忠穆王即位,王祺的隨從很多到高麗投奔新君,而柳淑堅持侍奉王祺,得到忠穆王嘉獎,授吉昌府典簽,後歷任開城參軍、春秋修撰官、三司都事,至正七年(1347年)秋再赴元大都。翌年,忠穆王薨,政丞王煦倡議立王祺,柳淑也聽說母親生病,便提前回國探母。但元朝指定王㫝為王,是為忠定王,王祺仍留元朝。柳淑聽說後,於至正九年(1349年)奔赴元朝,侍奉王祺。
宦海沉浮
至正十一年(1351年)九月,元朝廢忠定王,立王祺為王,是為恭愍王。十一月,行至遼陽的恭愍王任命柳淑為密直司左副代言、軍簿總郎,並“參決機務”,翌年晉升右代言、左司議大夫,策一等燕邸隨從功臣。同僚趙日新忌恨他,他就請求辭職,隨後丁父憂。至正三年(1353年)四月恢復原職,翌年二月遷左代言、知軍簿司事。後歷任判典校寺事、版圖判書、典理判書。當時恭愍王很倚重他,遇事都會諮詢他,但他卻不願親近恭愍王,屢次稱病推辭。有一次,恭愍王派宦官兩次傳他進宮,他都不應,因此觸怒恭愍王,一度被關進巡軍獄。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五月,恭愍王肅清以奇轍為首的親元派,柳淑參與其中,後被策為一等安社功臣。事後,他被任命為密直提學,不久改稱樞密院直學士。後歷任樞密副使、同知商議會議都監事、知樞密院事等職。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紅巾軍攻高麗,高麗兵敗,岊嶺(慈悲嶺)北面的重鎮黃州失守的訊息傳來時,柳淑倡議南逃,力言:“國所恃者,城池也、糧食也。今城未完、倉無儲,萬一賊在四郊,將何以守乎?”恭愍王聽從其言,率百官南逃福州(今韓國安東),並擢柳淑為樞密院使。翌年,柳淑聽說總兵官鄭世雲遇害的訊息,擔心自己步其後塵,便請求外放,於是調任東京(慶州)留守。等風頭過後,於三月歸任中央,任知都僉議。同年冬,遷僉議評理,後封瑞寧君。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閏三月,發生興王之變,首相洪彥博遇害,柳淑本來也是亂黨的暗殺目標,但僥倖未死。還京後,拜政堂文學,策一等扶侍避難和辛丑扈從功臣。十月,兼監察大夫。翌年晉升僉議贊成事(三宰)。柳淑看穿了恭愍王猜忌多疑,功臣很少有能保全的,便屢次請求退休,但恭愍王不允。他就稱病不上朝,甚至好幾個月都不接待賓客。
遇害身亡
不過,恭愍王並未忘卻柳淑,依然不時提到並稱讚他。於是辛旽繼續在恭愍王進讒言中傷柳淑。柳淑離京時,對餞別他的將相、門生、故吏寫了一首詩,末聯是:“不是忠衰誠意薄,大名之下久居難。”引用的是中國春秋時代范蠡所說的“大名難居”的典故。後來此詩為辛旽知,辛旽便進宮對恭愍王說柳淑乞退之事“有深意”,並舉此詩為證,說柳淑將恭愍王比作越王勾踐,自比范蠡,又說柳淑隱居近海之地,可能像范蠡那樣泛舟到元朝去,然後圖謀擁立德興君塔思帖木兒,必為後患。於是在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九月十九日,恭愍王下令將柳淑杖責流放洪州,並籍沒家產。十二月二十一日,辛旽以恭愍王的命令派人縊殺柳淑。據說柳淑的家人得知這個訊息後送他良馬,被他拒絕,到他臨死時,“顏色如平時,人皆為之流涕”。
洪武四年(1371年),辛旽倒台,柳淑被平反昭雪,獲賜諡號文僖。後配享恭愍王廟庭。
歷史評價
李穡:若其謀猷之密,操履之詳,有所薦引,未嘗言之其人。有所罪黜,未嘗斷之於己。遇大事、決大疑,又未嘗猶豫其間。蓋於精明仁恕,兩得之矣。
人際關係
- 曾祖父:柳公器(官至承奉郎、閤門祗候)
- 祖父:柳宏(贈僉議評理、上護軍)
- 父親:柳成桂(官至通議大夫、太常卿、知茶房事)
- 母親:姜氏(姜文世之女)
- 妻子:楊氏、吳氏
- 兒子:柳實、柳厚
- 女兒:三人,分別嫁金子盅、崔正濡、李行
主要作品
柳淑有《思庵集》,今已不存。《東文選》卷七載其七古一首(《游昭陽江》),卷十載其五律一首(《清州拱北樓》),卷十六載其七律四首(《次韻贈朴宜中壯元》《次伽倻寺住老詩》《復用前韻寄侄趙副使》《哭李侍中岩黃檜山韻》),卷十九載其五絕三首(《癸卯冬,送北征崔元帥瑩》《碧瀾渡》《書洪州家壁》),卷二十一載其七絕七首(《從玄陵朝元,東還路上》《讀史》《丁酉夏,上賜安社功臣錄券,仍降宣醞,諸功臣會洪相宅,設筵座上,呈諸功臣相國》《大師踏青賦詩次韻》《寄佐郎趙瑚》《書懷寄趙瑚先輩》《寄同年閔執義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