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淑學:大連理工大學教授,中國水利學會水利量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水道港口》理事會理士,第八屆編輯委員會委員, 他負責或參加研究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多向極限破碎波浪的模擬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吸收式多向波造波理論及數模邊界處理方法研究 ”等多項國家自然科學課題研究。指導碩、博士生研究方向: 1.隨機波浪及其與建築物的作用研究 2.多向非線性波浪的傳播模擬研究 3.波浪的物理模擬技術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淑學
- 國籍:中國
- 職業: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大連理工大學
主要學歷及工作經歷,主要學術及社會兼職,研究領域(研究課題),出版著作和論文,
主要學歷及工作經歷
1982.9 ~ 1986.7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系港口工程專業本科學習
1986.9 ~ 1989.7 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工程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1994.5 ~ 1998.12 大連理工大學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專業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1989.7 ~ 1991.7 大連理工大學實習研究員
1991.8 ~ 1996.9 大連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
1996.9 ~ 2002.9 大連理工大學副研究員
2002.9 ~ 至今 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1997.5~ 1998.8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系進行合作研究。
2000.10 ~ 2000.12 澳大利亞西澳大學訪問工作
2001.1 ~ 2001.10 韓國船舶海洋工程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4.4 ~ 2004.5 韓國船舶海洋工程研究所合作研究
主要學術及社會兼職
研究領域(研究課題):
負責或參加研究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多向極限破碎波浪的模擬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吸收式多向波造波理論及數模邊界處理方法研究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時期海洋高科技中的水波動力學問題研究”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多向不規則波的折射、繞射研究”
5.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多向不規則波物理模擬研究”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海浪方向譜的觀測與分析”
7.交通部規範項目:“三維不規則波作用下斜坡式建築物護面塊體穩定重量計算方法”
8.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入、反射波共存場中方向譜及反射係數的分析研究”
9.交通部規範項目:“方向譜公式的比選”
研究領域(研究課題)
負責或參加研究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多向極限破碎波浪的模擬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吸收式多向波造波理論及數模邊界處理方法研究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時期海洋高科技中的水波動力學問題研究”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多向不規則波的折射、繞射研究”
5.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多向不規則波物理模擬研究”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海浪方向譜的觀測與分析”
7.交通部規範項目:“三維不規則波作用下斜坡式建築物護面塊體穩定重量計算方法”
8.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入、反射波共存場中方向譜及反射係數的分析研究”
9.交通部規範項目:“方向譜公式的比選”
碩博研究方向
1.隨機波浪及其與建築物的作用研究
2.多向非線性波浪的傳播模擬研究
3.波浪的物理模擬技術研究
出版著作和論文
(1) 柳淑學,分段式造波機生成波的方法與特性,海洋工程,1994,Vol.12, No.1, PP.81~92.
(2) 柳淑學,Extension of the Effective Test Area of Multi-directional Waves by Side Wall Reflections, Proc. of SOSC-94, 1994, PP.641~654.
(3) 柳淑學,俞聿修, Observations and Estimations of Directional Spectrum of Sea Waves,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1995, Vol.9, No.1, PP.19~34.
(4)俞聿修,柳淑學,李毓湘,韋永康,Diffraction and Refraction of Random Waves Through Breakwaters, Ocean Engineering, 1998, Ocean Engineering, 2000, Vol.27, No.1, 489~509。
(5) 李毓湘, 柳淑學,俞聿修, 賴國璋,Numerical modeling of Boussinesq equations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Coastal Engineering, 1999,Vol.37, No.2, 97~122。
(6) 李毓湘, 柳淑學,俞聿修, 賴國璋,Numerical modeling of multidirectional irregular waves through breakwaters,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 Vol.24, 2000, pp.551-574。
(7) 李毓湘, 柳淑學,韋永康, 俞聿修,Wave concentration by navigational channel,Applied Ocean Research, 2000, Vol.22, No.4, 199-213。
(8) 柳淑學,俞聿修,Analysis of Directional spectra and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in incident and reflected wave field,China Ocean Engineering, 2001, Vol.15, No.3, 417-428。
(9) 俞聿修, 柳淑學,朱傳華,Stability of armour units on rubble mound breakwater under multi-directional waves,Coast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2, Vol. 44, No.2, 179-201。
(10)柳淑學,王先濤,李木國,郭美誼, Active Absorbing Wave Maker System for Irregular Waves,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2003, Vol.17, No.2, 203~214。
(11)柳淑學,Keyyong Hong,三維極限波的產生方法及特性,海洋學報,2004,Vol.26, No.6, 133~142。
(12)柳淑學,滕斌,俞聿修, Wave generation in a computation domain,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2005,Vol.29, No.1, 1~17。
(13)柳淑學,Keyyong Hong, Physical Investigation of Directional Wave Focusing and Breaking Waves in Wave Basi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2005, Vol.19, No.1,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