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條(“柳條”蒙語為“烏拉乾土”)鄉位於吉林省雙遼市東南40公里東遼河下游。南隔東遼河,與梨樹縣劉家館子鎮相望,北與臥虎、雙山兩鎮接壤,東與新立鄉、國營雙遼農場毗鄰,西與紅旗鎮、東明鄉相連。鄉政府設在紅石村(原名烏蘭屯,蒙語意為“紅色石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條鄉
- 地理位置:吉林省雙遼市東南40公里東遼河
- 幅員面積:158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6612公頃
- 火車站:雙遼站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自然環境,基礎設施,特色產業,
歷史沿革
清朝時,柳條鄉為奉天昌圖府管轄。光緒七年(1881年),鄭家屯設分防主 薄,隸屬於奉天昌圖府康平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雙山設安墾局,1913年,設立雙山縣,當時柳條鄉是兩個村,即風包坨子村和小白村。1932年,偽滿洲國建立,柳條鄉由偽滿雙山縣管轄。1940年雙山、遼源合併為雙遼市後,柳條鄉仍為風包坨子村和小白村。1945年光復後,國民黨設豐寶村公所,歸雙山區管轄。1947年雙遼解放,柳條鄉劃為雙遼市第四行政區管轄,下有20個行政村。1956年撤區劃三個小鄉,即柳條鄉、通德鄉、公安鄉。1958年9月,雙山人民公社成立,柳條鄉改名為豐巨管理區。1961年,柳條鄉由雙山公社劃出,成立柳條人民公社。1983年,改柳條人民公社為柳條鄉,生產大隊隨即改為村。全鄉轄15個行政村、72個自然屯。
人口民族
柳條鄉有史以來,就有漢、蒙古、回、朝鮮、滿5個民族在此繁衍生息。1995年末統計,全鄉人口15738人,其中漢族15603人,蒙古族84人,回族2人,滿族45人,朝鮮族4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左右。
自然環境
柳條鄉地處東遼河下游,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內土質分為 3類:東遼河岸邊的5個村為黑鈣土、黑粘土;中部5個村為鹽鹼土;北部5個村為沙質土。
柳條鄉南北長17.5公里,東西寬12公里,總幅員面積1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6612公頃,林地面積1600公頃。東遼河在境內流程達7.5公里,流經5個村。
基礎設施
1979年,柳條鄉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80年代初期全鄉糧食產量僅為20萬噸左右,人均收入600元左右。1995年糧食產量一躍上升到近30萬噸,人均收入達1500元。
柳條鄉重視植樹造林工作林業生產發展速度很快。到1995年,全鄉累計造林1600公頃,其中封山固沙林1000公頃,植方田林網148個,防風林帶210條。農民各家各戶的房前屋後都植上了楊樹。各村、屯都在公路兩側、街道兩旁植有風景樹。
1978年,柳條鄉成立畜牧冷凍配種站,對馬、牛品種進行改良,有力地失去了全鄉畜牧業生產的發展。到1995年,全鄉養牛3000頭,飼養10頭以上戶達30戶;養羊2000隻,100隻以上的4戶;養豬3.5萬頭,10頭以上的20戶;養禽11.8萬隻;養兔5000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柳條鄉先後開辦了磚廠、飼料廠、魚蝦餌料廠、釀酒廠、建材加工廠等鄉辦工業。各村先後辦起了制磚廠、釀酒廠、塗料廠、榨油廠等村辦企業。
全鄉有國小14所,在校生1261人,中學3所,在校生874人。
沈明、長通兩條柏油公路和鄭新公路在該鄉境內通過,交通比較方便。
特色產業
柳條鄉緊緊抓住發展肉牛經濟這一增收途徑,全力實施“能人帶動、科技拉動、政策驅動”的發展戰略,形成了以肉牛產業為核心的致富循環圈,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增收致富。
農閣村農民李建陽現存欄肉牛110頭,是當地有名的養牛能人。他家最初建的是酒廠,由於生產成本高,酒糟又賣不上好價錢,釀酒效益不是很好。後來通過養殖肉牛,形成了“以糧釀酒、以糟餵牛、以糞肥田”的生產鏈條,獲得了不菲的收入。李建陽為我們算了這樣一筆帳:一頭架子牛育肥四五個月後出欄,至少可獲利600元。這其中,通過酒糟過腹轉化,可以使生產成本降低一半左右。牛糞作為買不應求的肥料,每四輪車50元的高價依舊讓當地農戶排隊搶購。每年僅牛糞收益可達5000元以上,相當於種植一晌苞米地的淨收入。在李建國等養牛能人的帶動下,柳條鄉農民從“養牛為種田”的舊觀念迅速轉變為“養牛為賺錢、養牛賺錢多”的新思想,“小戶養母牛、大戶育肥牛、自繁自養賣黃牛”的良好發展態勢在當地悄然形成,農閣村等肉牛飼養專業村相繼興起。
為使廣大養牛戶“優繁、優養、優賣”,柳條鄉政府依託雙遼市畜牧獸醫部門,組織專家深入村屯,通過巡迴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重點普及推廣了養牛小區選址、肉牛科學飼養、疫病防控等實用技術。為了提高肉牛的良種比率,柳條鄉重點推廣了母牛冷配技術,目前全鄉肉牛良種覆蓋面達98%,有效地增強了當地肉牛的市場競爭力。對此,柳條鄉畜牧站站長王樹偉說,“我們作為服務部門,就是要讓全鄉養牛戶都能科學養牛,規範管理,讓他們成為肉牛養殖和防疫技術上的‘土專家’,不但要養牛上數量,還要保質量,保增收。”
隨著肉牛經濟的不斷發展,柳條鄉政府充分發揮優惠政策的驅動效應,在發展資金、建場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相繼開闢了“綠色通道”。另外,他們還積極引導奔奔養牛場、二龍養牛場與皓月集團簽訂保底價肉牛收購契約,帶動當地養牛戶按照“農戶+小區+公司”的運行模式,走“高起點、良種化、小群體、大規模”的經營路子。
農民增收“牛”當家,如今的柳鄉肉牛產業大戲越唱越紅,年初以來全鄉已出欄肉牛9500頭。其中僅農閣村出欄肉牛400頭,實現戶均養牛增收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