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稷

柳枝稷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根莖被鱗片。稈直立,質較堅硬,高1-2米。葉鞘無毛,上部的短於節間;葉舌短小,頂端具睫毛;葉片線形,兩面無毛或上面基部具長柔毛。圓錐花序開展,分枝粗糙,疏生小枝與小穗;小穗橢圓形,無毛,綠色或帶紫色,第一穎長約為小穗的2/3-3/4,頂端尖至喙尖,具5脈;第二穎與小穗等長,頂端喙尖;第一外稃與第二穎同形但稍短,具7脈,頂端喙尖,其內稃較短,內包3雄蕊;第二外稃長橢圓形,頂端稍尖,長約3毫米,平滑,光亮。花果期6-10月。

原產北美;中國引種栽培。其種植成本低,生長迅速,植株可高達2米,最高產量可達74噸/公頃,高產期可持續15年,對環境適應性強。柳枝稷既可作為飼草,水土保持和風障植物,同時也是生物燃料和生產替代能源的原材料。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後期管理,收穫與貯藏,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被鱗片。稈直立,質較堅硬,高1-2米。葉鞘無毛,上部的短於節間;葉舌短小,長約0.5毫米,頂端具睫毛;葉片線形,長20-40厘米,寬約5毫米,頂端長尖,兩面無毛或上面基部具長柔毛。
圓錐花序開展,長20-30厘米,分枝粗糙,疏生小枝與小穗;小穗橢圓形,頂端尖,無毛,長約5毫米,綠色或帶紫色,第一穎長約為小穗的2/3-3/4,頂端尖至喙尖,具5脈;第二穎與小穗等長,頂端喙尖,具7脈;第一外稃與第二穎同形但稍短,具7脈,頂端喙尖,其內稃較短,內包3雄蕊;第二外稃長橢圓形,頂端稍尖,長約3毫米,平滑,光亮。花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柳枝稷為C4植物,對生長溫度要求較高。萌發的最低溫度為10.3℃,柳枝稷生長的最適溫度在30℃左右。柳枝稷具有明顯的光周期特性,它是短日植物,短日照條件下才可開花。柳枝稷可適應砂土、粘壤土等多種土壤類型,且具有較強的耐旱性,甚至在岩石類土壤中亦能生長良好,其適宜生長的土壤pH值為4.9-7.6,在中性條件下生長最好。

分布範圍

原產北美;中國引種栽培作牧草。美國大平原及東部大部分地區的土生種。

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一些品種或種批的種子發生生理休眠,儘管是具有活力的種子,但在正常的條件下依然不能萌發。通過長時間存放和低溫層積處理便可打破種子休眠。在室溫下存放1年時,絕大多數種子休眠已經破除;但室溫下存放超過3年的種子,因種子活力下降其品質降低。對於低溫層積而言,要求種子在4℃的條件下,存放2-4周即可解除休眠。在低溫濕冷條件下層積處理的種子,在恢復乾燥環境後可再返回至休眠狀態,因此延長層積時間至6周可顯著地減少二次休眠的種子數量。在實際生產中,應避免使用出苗率不足75%的種子和存放時間超過3年的種子。
播種:柳枝稷一般採取春播與夏末播種,以春播效果較好。播種方式常採用在播床上撒播或條播,條播行距建議為50-80厘米,播種量以10-15千克/公頃為宜,在壤土或黏土中播種,適宜的播種深度為1-2厘米,播種過深會引起柳枝稷無法出苗,在沙土中播種深度在3-10厘米範圍內為宜。在裸露荒地等邊際土地上種植柳枝稷,也可使用免耕播種技術。總之,採用常規播種或免耕播種應取決於土壤結構、土壤含水量、土壤溫度以及播種深度。播種前適量的施用磷肥和鉀肥,有利於植株幼苗生長。在定植成功前,應儘量不施用氮肥,以避免雜草的迅速生長。在柳枝稷出苗前也要預防雜草的生長,施用有效成分為70克/公頃的咪唑啉酮類除草劑——咪草煙對雜草的生長有優良的抑制作用,有助於定植一次成功。
苗期管理:在土壤墒情良好的條件下,播種後3-7天內柳枝稷種子即開始萌發。柳枝稷出苗後第1個月內,由於受到邊際地鹽鹼脅迫、土壤墒情等影響,柳枝稷幼苗的生長速度通常較慢,本土的雜草生長勢大於柳枝稷,此階段最主要的管理就是防治雜草。防治雜草主要用化學方法,阿特拉津等都能有效地控制雜草。施用除草劑可用於除滅主要的雙子葉雜草,除草劑應當在柳枝稷第4-5片葉生長階段施用。阿特拉津常用於闊葉雜草和C3途徑雜草的滅殺。在施用除草劑時應考慮其毒害作用和使用量,儘量選擇對柳枝稷無毒害作用的除草劑,並嚴格控制使用量。此外,可以人工除草,以達到較好的雜草控制效果。苗期階段對肥料的需求量不是很大,要控制好氮肥的施用,以防雜草生長。同時,定植當年若柳枝稷成活量在20萬株/公頃以上,且雜草控制成功,則當年即可有生物量收穫,定植的第2年便可達到最大生產力。定植當年的柳枝稷成活量少於10萬株/公頃時,則必須補種或重新定植。如果幼苗長勢不好,可適當施用一些針對性的肥料。當幼苗露出地面後,應儘量保持土壤的墒情良好。柳枝稷在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量是必需的,幼苗初生根較細弱,如在春末播種後即遇到乾旱高溫,則會嚴重影響幼苗的成活數量,因此要多次灌溉,以保持地表0-10厘米土層的相對濕度,同時緩解鹽鹼地對幼苗發育和根系生長的脅迫。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柳枝稷對土壤類型沒有嚴格要求,適應廣泛的土壤類型,甚至在沙地上亦可種植。柳枝稷具有良好的抗旱性,因此對土壤的排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以根據傳統的禾本科作物耕作方法對柳枝稷進行種植,創造平整的種床能夠保證統一的播種深度,防止灌溉不均勻。對於雜草生長嚴重的地塊,播種前的旋耕作業能夠有效地減少雜草的生長。

後期管理

柳枝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種植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維持10-15年的連續生產。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定植第1年的田間管理質量對柳枝稷生產力有直接影響。定植第1年,柳枝稷地下根莖系統尚不足夠發達,抗凍能力差。根莖部位幼芽和莖稈基部幼芽也易受到冬季低溫凍害的影響而死亡,致使第2年春季的恢復生長受到影響。因此,越冬能否成功是定植的關鍵階段。在定植第1年冬前採取在柳枝稷基部覆土、秸稈、糞肥,以及澆1次透水等措施,以保護基部幼芽和淺層根系不受凍害影響。柳枝稷對水分、養分的利用效率相對較高於一般農作物和牧草。當植株建成後,龐大的根莖系統將使其抗旱能力顯著增加,一般保持耕層土壤墒情良好即可。氮肥的施用可顯著地增加柳枝稷的生物量,因此在定植後的第4或第5年,適量地投入純氮50千克/公頃,可以維持生物量產出的穩定。對於單次收穫而言,多數研究傾向於施純氮70千克/公頃,且應在晚春柳枝稷恢復生長後進行,過早施肥對雜草生長起到促進作用。柳枝稷對土壤中磷元素有很高的利用率,在酸性環境中,泡囊—叢枝菌根能夠為柳枝稷提供含磷的養分,這也是磷肥對柳枝稷增產作用有限的重要因素。柳枝稷對鉀同樣表對出很高的利用效率,鉀肥對提高生物量的效果不顯著,另外鉀肥過剩會推遲柳枝稷的開花期。苗期過後,柳枝稷對雜草的競爭能力較強,一般不再進行化學或人工除草。

收穫與貯藏

柳枝稷收穫的目標是在最低能量投入的前提下,獲取更高的生物量。單次刈割所獲得的生物量普遍比多次刈割的生物量高。此外,單次刈割可以有效地保持柳枝稷持續多年的較高生物量產出。多次刈割的收穫方式比單次刈割缺乏生產的可持續性,會損害柳枝稷第2年的生長恢復,使其生產力在3-5年內出現衰退。只有在水肥良好的條件下,一年內適時地收割2次可以增加柳枝稷的生物量產出。為保證柳枝稷在第2年的生長,收割的過程中應保留高度為15-30厘米的殘茬,保護幼芽生長點不受損傷,從而在春季儘快恢復生長。延遲收穫是提高柳枝稷生物量品質的一個重要措施,即當年生長季節結束後,不進行柳枝稷的收穫而是將收割時間推遲至第2年早春。伴隨著深秋降霜期的開始,柳枝稷地上部分開始衰亡,其莖稈與葉片中的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以及礦質元素被運輸至底下的根莖中儲存。這一過程有助於降低燃燒產生的灰分以及鹼性金屬含量,從而減少對鍋爐的損害。但延遲收穫會造成約20%的生物量的損失,尤其是在冬季乾燥且多大風的地區更是明顯。總之,應根據不同的收穫目的,確定不同的收穫方式和收穫時間。

主要價值

柳枝稷木質纖維素含量極高,其乙醇轉化率可達到57%。火力發電廢氣排放量少,燃燒充分。柳枝稷既可作為飼草,也可作為水土保持和風障植物,同時也是很好的生物燃料和生產替代能源的原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