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工作回顧,2010年工作任務,
2009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我市經濟實現轉危為安並取得重大突破,在柳州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面對年初眾多企業生產經營困難、7.5萬農民工返鄉、外貿嚴重萎縮、財政減收和夏季特大洪災、秋季持續乾旱等嚴峻複雜的形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決貫徹柳州科學發展"二十八字方針",紮實推進"三個同步",全面實施"二次創業",大力開展"四個年"活動,以非常辦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保良好發展態勢,加快"經濟升級、城市轉型"步伐,順利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上千億、工業總產值過兩千億的歷史性跨越。
初步統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30億元,增長15.7%;工業總產值2011.1億元,增長18.5%;財政收入157.6億元,增長12.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1.9億元,增長58.5 %。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1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4356元,增長10.1%。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自治區下達指標以內。圓滿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9.53:60.34:30.13調整為8.63:60.03:31.34,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十一五"規劃37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已有25項提前完成,占67.6%①。
一、抗擊國際金融危機取得重大勝利,工業總產值邁上兩千億台階
出手快、出拳重、出擊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成效明顯。及時推出應對危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十項措施和扶持創業、促進就業等系列政策,堅決與企業一起,"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共渡難關"。全年市財政用於扶持企業發展資金達4.9億元,其中三分之二用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市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新增資本金2000萬元,全年提供擔保18.3億元;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融資超過30億元。積極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共為710家企業提供服務;堅持每月10日市長"企業接待日"制度,接待企業64家,協調解決了一批影響企業發展的問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市沒有一家企業關門倒閉,沒有出現企業大規模裁員;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逐步回升,增速由一季度下降87%提升為全年增長73.3%。柳州的做法和經驗,得到了中央、自治區領導的高度肯定,柳州被評為"2009年中國經濟科學發展十佳城市"和"2009年中國最具創新力十佳城市"。
工業發展實現四大突破。一是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僅用三年時間就實現了由1000億元到2000億元的歷史性跨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767.5億元,增長20.5%。二是支柱產業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市汽車產量達119.4萬輛;鋼產量突破800萬噸。柳州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年產汽車過百萬輛的城市。三是企業發展實現了新的突破。上汽通用五菱主營業務收入邁上300億元台階,成為國內首個年產銷汽車突破100萬輛的單一車企;五菱集團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全市營業收入過百億元企業增至4家。新增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43家,總數達200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7家,總數達904家。四是縣區工業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陽和新區工業產值突破150億元,魚峰區、柳北區分別突破100億元。全市工業產值過百億的縣區、開發區達到6個。
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08.5億元,增長51.8%,柳鋼、柳化等企業的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市有60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柳工、歐維姆、兩面針成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全市新增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五菱新能源汽車成功下線,柳汽、上汽通用五菱轎車研製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市新產品產值率達27.7%,提高6.6個百分點。我市第五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並成為廣西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點城市。循環經濟有效開展。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4%,40家重點能耗企業超額完成年度節能目標,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年度減排目標順利實現。柳州躋身"中國節能減排二十佳城市"。
園區經濟蓬勃發展。重點監測的六個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64.8億元,增長32.7%;完成投資192.8億元,增長132.1%。柳東新區(含陽和,下同)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23.6億元,增長44.9%;完成投資119億元,增長160.4%,職教園、中航乘龍專用車、柳工液壓元件研發基地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園區招大引強成效顯著,黃海汽車工業園、柳東汽車試驗場、玲瓏輪胎等重大項目順利簽約。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工作順利啟動。柳城縣工業區成為自治區A類工業園區,全市自治區級開發區和A類工業園區增至7個。
二、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前所未有
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在國家擴大內需的強力帶動下,過去一年成為了我市投資力度最大、開工建設項目最多的一年。全市城鎮實施項目2165個,增長46.9%;其中新開工項目1658個,增長69.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淨增251.6億元,三年年均增速達50%,兩年內翻了一番。三大投資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14.5億元,增長52.9%;更新改造投資300.3億元,增長101.1%;房地產開發投資120.1億元,增長30.5%。
投融資工作取得重大成效。金融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212.5億元,貸款餘額862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42.3%和52.8%;新增貸款298億元,比上年多增187.3%,為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危機渡過難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性融資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到位資金302.4億元,是上年的五倍。
用地保障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征地拆遷總量創歷史新高,市本級完成拆遷208.2萬平方米,是上年的三倍多,為持續加快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承載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戰略紮實推進,縣域經濟穩步發展
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積極打造"一小時經濟圈"和"兩小時經濟帶",柳工大道建成通車,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柳東大道延長線順利啟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新增達等級農村公路311.4公里;建成通村屯道路462公里,解決了8.1萬人行路難問題;落久水利樞紐通過項目預審;完成17座水庫除險加固,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3萬畝;建成人飲工程177處,解決了20.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危房改造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完成投資1.6億元。新建沼氣池1萬座,改廁1.4萬戶。"千鄉萬村現代農機裝備推進工程"和"千村兩機"工程任務提前完成。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全年市財政"三農"資金投入2.6億元,增長7.1%。糧食產量增長5.2%。蔬菜和甘蔗種植面積保持增長。花卉、中藥材、雙季葡萄成為新亮點,柳城、三江的茶葉獲國家級金獎。融安、融水、三江成為全國油茶重點建設示範縣,百萬畝高產油茶基地啟動建設。新建規模禽畜養殖場380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3000畝。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6家,總數達56家;新增專業合作社217家,總數達293家。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2.5億元,增長7.4%。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市區68個村莊規劃編制全部完成,六縣鄉鎮規劃編制工作逐步展開,59個試點村屯的建設管理和村莊整治有序推進。第二批85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水庫移民工作紮實推進。
縣域經濟穩步發展。六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9.3億元,增長13.7%;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4億元,增長14%;財政收入19.9億元,增長3.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3.4億元,增長80.3%。
四、服務業快速發展,城市服務功能不斷完善
市場培育與建設力度加大。鋼材大市場、新白雲市場等開工建設,廣西食糖物流基地等項目前期進展順利。紅星美凱龍家具廣場落戶柳州。"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穩步推進。新建成農貿市場8個,新建和改建農家店300家。"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政策有效落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01億元,增長19.3%。民生價格監控得到加強,市場供應和物價保持穩定。
"旅遊名城"建設順利推進。"百里柳江"、"百里風情"和"環都市鄉村旅遊"三大旅遊產品集群初具規模,柳州旅遊知名度進一步提升。開元寺重建、旅遊碼頭等項目順利啟動,柳江大型水上音樂噴泉建成使用。國家和自治區農業旅遊示範點創建工作加快推進。市博物館、鹿寨香橋地質公園成為國家4A級景區,柳侯公園成為廣西首個國家重點公園。全年接待入境過夜遊6.7萬人次,增長17%。
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房地產投資與消費保持穩定。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1238.8萬平方米,增長37%;銷售面積267.8萬平方米,增長33.8%。
五、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力度加大,城市宜居度進一步提升
拓展對外交通富有成效。湘桂鐵路改造、柳南城際鐵路、貴廣鐵路柳州段建設加快推進。柳肇鐵路、柳州機場擴建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三江至柳州、鹿寨至陽朔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積極參與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柳江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啟動,港口建設加快推進。經過努力爭取,柳韶鐵路、火車南站改擴建、東站搬遷三個項目列入鐵道部關於加快廣西鐵路建設計畫。
城市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實施基礎設施重大項目97項,完成投資100.7億元,增長49.4%。柳州風情港、地王國際財富中心、金沙角觀瀑廣場等"十大建設工程"加快推進。交通幹線互聯互通和交通節點疏通工程進展順利,五座跨江大橋建設加快推進,完成改擴建城市道路22條53.4公里。出台"城中村"改造試點的實施意見,並啟動了10個"城中村"改造試點。電網建設完成投資9.7億元,增長247.1%。火車南站周邊地區綜合改造正式啟動。新殯儀館在一年內建成並順利搬遷。市婦幼保健院綜合樓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六創" ②工作全面啟動。百萬人民種百萬棵樹任務順利完成。新增城市綠地176公頃,城市綠地率達32%,綠化覆蓋率37.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3平方米,我市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已獲批准。環境綜合治理全面加強,市級污染源線上監控中心建成使用,30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減排項目全部完工,重點污染物防治設施正常運轉率保持在98%以上。市縣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柳江飲用水保護河段保持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7.5%。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柳州城市環境舒適度、城市自然環境優美度分別位居全國第九位和第十位。
城市規劃和管理水平穩步提升。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達90%。城鄉清潔工程、夜景亮化工程以及"五項整治"、"兩違"拆除等工作深入開展,城鄉風貌改造工程順利啟動。進一步明確城市管理目標責任制,強化城區與部門職責,市容長效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數字城管有序推進。成立廣西首個水上綜合執法大隊,在"百里柳江"水域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六、民生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全民創業突進年"活動成效顯著。出台穩定就業、促進創業系列措施,完善小額擔保貸款、就業補貼、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籌集8500萬元資金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啟動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基金工程。全市新增個體工商戶1.4萬戶,新增私營企業2546家;新增城鎮就業人數5.3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7萬人。在全國第二屆和諧城市論壇上,我市榮獲"保增長促就業和諧城市"稱號。
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市國有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全部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保障範圍,5萬多名在校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範圍,六縣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基金全部納入市級統籌管理。提高了城鎮低保標準、市區農村低保標準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柳江縣成為全國試點縣。救災救濟工作及時有效開展,率先在廣西全面實現民政救助資金社會化發放。殘疾人事業健康發展。
民心工程深入實施。為民辦20件實事基本完成。改制企業職工危舊房集中區改造132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5.8億元,3044套新房順利交付。新開工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面積52.6萬平方米,新增廉租保障對象1879戶。少數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累計完成投資3.7億元,304個村寨完成"四改"。少數民族村寨火災統保工程共為災民理賠719.7萬元。"7.5"洪災水毀民房全部完成重建,1987戶遷入新居。貧困縣九年義務教育農村學生免費午餐工程全面實施,共有10萬學生受益。在"三大民心工程"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了"十大民生改善工程"③。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進一步完善,一批影響社會穩定的隱患得到及時有效化解。創建"平安柳州"活動深入開展,"天網工程"不斷完善,社會治安形勢繼續好轉,110接報警案件持續下降,我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稱號。和諧社區建設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形勢繼續保持穩定。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逐步完善。應急處置能力明顯提高,"7.29"列車脫軌等突發事件得到妥善處置。
七、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招商引資成績顯著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進展順利,公用資產劃撥整合力度加大,成立了龍建、中天等投融資平台公司及6家小額貸款公司。融安農村合作銀行、柳江興柳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掛牌營業。國有資本戰略性重組取得新進展,兩面針成功重組柳江造紙廠;市商業銀行完成增資擴股;柳化整體併購廣東中成並重組湖南智成化工,實現了新的戰略擴張。農業農村改革穩步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已完成254.8萬畝林地發證確權工作。繼續將部分管理許可權下放城區,調整城區市政和園林綠化管理體制。柳東新區託管雒容和洛埠兩鎮社會事務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順利推進。整合文化藝術資源,啟動組建了市藝術劇院。
開放與合作不斷深化。招商引資再創新高,引進億元以上重大項目78個。全年簽約項目555個,合作金額425.8億元,分別增長30.9%和37.3%;市外境內到位資金343.4億元,增長37.2%。全市利用外資2億美元。我市榮獲自治區招商引資突出貢獻獎。區域合作有效開展,我市分別與梧州、南鐵簽訂合作框架協定。外貿進出口震盪上行,全市進出口總值17.6億美元,下降14.8%;其中出口4.4億美元,下降54.1%。企業"走出去"取得良好成效,柳工成為國內首家在印度投資辦廠的裝備製造企業;成功舉辦2009伊朗(廣西柳州)工業展,簽約金額達3.9億美元。
八、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資源進一步最佳化,學校布局布點不斷完善,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有效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寄宿制鄉鎮中心校建設全面推進,六縣全部完成農村義務教育集中辦學試點。學生資助政策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制度正式實施。普通高中教育再創佳績,高考各批次上線率均位列全區第一。職教攻堅取得重大進展,4所職校通過國家級重點職校評估;職教園完成啟動期建設,4所院校實現入園辦學。市委黨校新校區順利完工。
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精品大放異彩,《八桂大歌》被自治區指定為第五屆泛珠論壇開幕式獻禮演出,贏得了高度讚譽;《銅鼓敲出壯鄉情》參與國慶60周年《復興之路》演出,成為廣西首個參演國家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的劇目。實施"十大文化建設工程"④,德育動漫電視連續劇《心靈之窗》上部在中央電視台首播,水上大舞台、電視劇《劉三姐》等項目穩步推進,重建文廟工程順利啟動。歷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民眾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了全國山歌邀請賽和中國西部山歌賽歌會。"文化惠民"工程順利推進,建成城鄉基層文化活動與服務點74個、"農家書屋"400個,為農民民眾放映公益電影1.4萬場,解決了951個邊遠山區村屯的廣播電視信號接收問題。體育事業加快發展。我市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李寧體育館、柳州游泳館建設進展順利。柳州籍運動員在全國第十一屆運動會上獲9枚金牌,為廣西奪取金牌一半以上。成功舉辦2009年中國柳州世界水上極速運動大賽和中華龍舟大賽柳州總決賽,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中國柳州大獎賽被2010年第七屆中國文化產業國際新年論壇評為"新銳城市名片"。
衛生、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加快發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穩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和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順利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啟動實施。流行性疾病防控紮實開展,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穩步推進,農民參合率達92.2%。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持續改善,改建和新建了7個縣級醫院、42個鄉鎮衛生院和120個行政村衛生所。人口和計畫生育基層基礎工作得到加強,全市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
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我市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城鄉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推進,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全面實施。民族政策法規全面落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快速發展,我市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雙擁共建取得新的成績,我市被評為"全國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先進單位"。
九、政府工作不斷改進,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實效。把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四保"作為最大的實踐,緊扣主題和載體,卓有成效地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理清思路,凝聚共識,完善措施,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政務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了第六輪清理,審批事項再壓縮20%,並將25%的審批事項下放城區。建立行政審批聯動機制,全面推進網上審批;依託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加強監督檢查,重點審批事項平均辦結時間節約了近三分之二。審管分離改革全面落實,審批事項集中進入政務中心辦理達97.6%。行政效能建設和績效考評工作穩步開展,科學有效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初步建立。
民主法治和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市政府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答覆率達100%。"五五"普法深入開展,依法治市紮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序開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落實,權力運行監督機制進一步健全。加強對科學發展觀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對新增中央投資項目和"十大建設工程"的跟蹤監察,認真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堅決查處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有力推動了源頭治腐和懲防體系建設。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穩步推進。成立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中心,資金安全使用保障和投資效益得到有效加強。一年來,我市人事、編制、外事僑務、口岸、工商、稅務、技術監督、統計、國家安全、決策諮詢、新聞出版、檔案、修志、人防、氣象、糧食、供銷、宗教、老齡、防汛抗旱、防震減災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2009年我們歷經了極其嚴峻的考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正確領導及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精誠團結、艱苦奮鬥和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積極奉獻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駐柳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及海內外所有關心和支持我市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仍在持續,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發展的動力仍然不足,經濟結構性矛盾還很突出,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民增收難度增加,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民生亟待進一步改善等等。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正確面對,努力解決。
2010年工作任務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實施"三年四千億,工業再翻番"戰略的第一年。從當前發展形勢來看,國際金融市場漸趨穩定,主要經濟體出現好轉跡象,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同時,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保持巨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國務院還出台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巨觀環境對我市發展總體有利。但我們也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國家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提高了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適時適度對巨觀經濟政策的力度、節奏、重點做出微調,這將對我市進一步擴大投資、加快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對此,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靈活應對,繼續採取非常辦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確保"十一五"目標任務的全面實現。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科學發展、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最佳化提升,統籌兼顧、和諧共進,建設美好柳州"三十字方針,紮實推進"三個同步",深入實施"二次創業",圍繞科學發展水平提升年,大力開展"黨建引領提升年"、"經濟發展提升年"、"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全民創業提升年"、"文化發展繁榮提升年"、"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年"、"生態環境提升年"活動,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和改善"三農"狀況,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更加注重城鎮化建設和生態環境改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加快"經濟升級、城市轉型",建設美好柳州。
今年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財政收入增長10%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7%;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分別比2005年減少29.8%和9.5%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
為實現上述預期目標,著重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實施"三年四千億,工業再翻番"戰略,努力提升工業經濟的規模、質量和效益
大力開展"經濟發展提升年"活動,繼續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工業經濟加快發展。
加快"創新調整,產業升級",提升工業經濟發展水平。繼續保持高強度的工業投入,著重推進67項重大項目建設,完成更新改造投資300億元以上。抓住國家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機遇,進一步完善促進工業發展政策和激勵機制,做大做強做優工業,確保2010年工業總產值達24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鼓勵、支持企業搶抓機遇推進戰略重組和規模擴張,培育發展大型現代企業集團;繼續從融資擔保、技術創新、技改貼息、公共服務等方面扶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力爭全市產值過億元企業達230家。
完善三大支柱產業集群,為實現"三年四千億"目標夯實基礎。全面加快上汽通用五菱中型轎車、柳汽兩廂和三廂轎車、重汽運力特種專用汽車等項目建設,力爭全市汽車產量達140萬輛以上。實施汽車零部件提升戰略,推進商用車、乘用車、發動機三大配套體系建設,大力引進轎車零部件企業,實現零部件與整車同步發展。冶金行業要完成柳鋼1#燒結機等項目改造,繼續淘汰落後產能,推進節能減排,力爭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新的突破。推進柳工世界級工程機械製造基地、液壓元件研發製造項目建設,支持柳工發展成為世界級企業。積極推進柳化年產40萬噸電石、銀海鋁業30萬噸鋁深加工和5萬噸高精度板等項目建設,儘快把化工、有色金屬產業培育發展成新的支柱產業。
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切實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製藥等新興產業發展。積極推動五菱集團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環保汽車規模化生產,著力打造廣西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繼續推進熱電聯產工程項目。加快柔印產業園及柔性版印刷基地建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著重推進兩面針50萬噸竹漿紙、鳳糖漂白蔗渣漿紙等項目建設,培育竹漿紙一體化產業。積極引進食品、服裝、家具、電子、玩具等製造業企業,大力發展勞動技術密集型產業。
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切實加大科技研發和科技創新投入,探索建立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機制,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台。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完成第四輪創新計畫,確保新增自治區級創新型企業試點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企業技術中心5家。實施支柱產業重大科技攻關工程,推進30個重大科技專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面推進質量興市,實施企業專利戰略和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爭創中國名牌,加快國家繭絲綢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柳州質量技術檢測研究中心建設。實施"人才聚集工程",大力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積極引進國內外行業領軍人才,對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專家給予政府特殊津貼。繼續選送優秀青年赴海外深造。
突出抓好產業項目入園進區,大力發展園區經濟。重點推進陽和新區中航乘龍專用車、紅旗電纜等重大項目建設,力爭高新區黃海客車、玲瓏輪胎等產業項目開工。年內柳東新區工業產值要突破300億元,其中陽和新區達200億元、高新區達100億元以上。力爭柳州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啟動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重點企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縣區特色產業園區。今年,重點監測的六個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要達到600億元以上。
二、深入實施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戰略,促進城鄉協調快速發展
今年,市財政安排"三農"資金2.7億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0.8%;市財政對農業生產性投入要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全面提升城鎮化、工業化水平。實施城鄉互動大通道工程,推進雒容到鹿寨、沙塘到沙埔的公路建設,拓展"一小時經濟圈"空間布局;加快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建設,實現"兩小時經濟帶"發展提速。逐步放寬城鎮戶籍限制,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到城鎮落戶就業;加快主要節點城鎮及近郊城鎮建設,重點推進柳北城鎮帶和柳北經濟帶建設,不斷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發揮市區工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縣區工業園區建設為重點,推進汽配、機械製造、製糖、化工、製藥、絲綢等產業延伸發展,不斷壯大縣域工業。大力推進"十大農業工程"。實施良種擴繁工程、產業基地工程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工程,打造一批上規模的良種擴繁基地和產業基地,建設沙塘片區現代農業、太陽村鎮現代養殖等科技示範園。實施農業服務體系完善工程和農村勞動力培訓工程,建設農機大市場,改善科技服務站所硬體設施,升級改造一批鄉鎮農產品集貿市場,扶持一批農產品物流配送企業,開展農村富餘勞動力萬人技能培訓和萬人轉移就業培訓。實施龍頭企業提升工程,扶持10個重點龍頭企業三年新增產值10億元。實施農田水利化工程,開展10萬畝小型灌區改造。實施現代生態農業旅遊工程、新農村試點建設工程和農村扶貧攻堅工程,促進農業功能拓展。
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提高糧食單產水平,確保糧食增產2%。加快糖料蔗、水果、桑蠶、蔬菜、茶葉等優勢農業產業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引導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力爭專業合作社達400家以上;引進和發展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6家以上。完成青茅花卉長廊1000畝示範基地建設。繼續實施"三個百萬"工程⑤,年內新造竹林面積3萬畝,實施毛竹低產林改造5萬畝;新造油茶4萬畝,實施油茶低產林改造24萬畝;實現人工造林面積 25萬畝。推廣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加快生豬飼養、奶製品生產、禽蛋生產等基地建設。推進農機創新示範工程,落實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提升農機裝備水平。
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設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中心。積極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實施300個村屯的村容村貌改造。推進52條484.5公里的通村四級路建設,新增公路通達村32個;新增通村屯道路400公里。加強山洪災害防治。實施3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解決15萬農村人口飲用水安全問題。抓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啟動落久水利樞紐建設,推進洋溪水利樞紐前期工作。新建農村沼氣池2500座,建設生態能源示範屯3個,全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50%以上。
三、全面加快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實施"十大商貿工程",推動我市商貿物流業邁上一個新的台階。啟動建設千畝農貿物流園、千畝糧食物流園、千畝鋼鐵物流園、千畝化工物流園等四個西南最大的千畝級物流園區,以及30萬平方米的機電產品批發城和20萬平方米的裝飾材料批發城,加快推進廣西食糖物流基地、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一期)等項目建設。繼續改造提升一批市場,加快新白雲市場、勝利大超市建設,推進柳侯、柳北、柳石等農貿市場改造。積極引進百盛集團、太平洋集團等著名品牌企業,提升河北、河南商圈;啟動河東購物中心建設,不斷完善河東、河西商業設施和社區、園區商業服務功能。
著力擴大城鄉居民消費。落實鼓勵居民消費相關政策,繼續推進家電、汽車、機車下鄉以及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積極培育假日、會展等消費熱點,擴展電子商務、網路教育、文化娛樂等新興消費領域,推動消費模式升級。深入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和"新農村現代物流工程",改造升級20個縣鄉農貿市場,新建100家農家店。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改善消費環境,讓民眾放心消費。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達到480億元,增長20%。強化房地產價格監測機制及市場調控機制,增加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用地供應,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費,保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推進"旅遊名城"建設。實施"十大旅遊工程"。完善旅遊發展規劃,重點抓好旅遊項目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竣工旅遊碼頭,建成一家五星級、兩家四星級賓館,實施龍潭景區升級改造;繼續推進馬鹿山休閒公園、"金太陽"生態農業示範區、鳳凰河休閒度假區等項目建設。開展旅遊宣傳,加強多區域合作,加快推進"百里柳江"都市休閒旅遊、"百里風情"民俗風情旅遊和"環都市鄉村旅遊"產品集群建設。全力辦好第六屆柳州國際奇石節。
大力發展新型服務業。鼓勵工業物流外包,發展第三方物流。以產業為依託,發展金融保險、信息服務、中介諮詢、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以民生為導向,重點發展社區服務、醫療衛生、市政公用等生活性服務業,切實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四、實現城市建設發展提速,確保宜居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
大力開展"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生態環境提升年"活動,切實增強城市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宜居度。
提升城市交通樞紐地位。大力拓展對外交通,力爭柳肇鐵路上半年開工建設,積極推進黔桂鐵路複線建設和柳南鐵路電氣化改造,開展柳韶鐵路和火車南站改擴建、東站搬遷的前期工作;加快鹿寨至陽朔、三江至桂林等高速公路建設,力爭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開工;推進紅花樞紐二線船閘、柳州至石龍三江口Ⅱ級航道等工程;啟動柳州機場擴建。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實施重點基礎設施項目159項,計畫投資149.9億元。全力推進"十大建設工程",帶動周邊環境改造和升級,提升城市品質。繼續完善城市路網,推進39個城區路網工程項目和9個外環路交通項目建設,實現外環貫通,打造"快環路經濟圈"。繼續推進支路巷道疏通工程,改善巷道通行條件,方便市民出行。強化防洪治澇工作。加大舊城改造力度,推進火車南站周邊地區、文昌路西段南面、榮軍路等片區以及10個城中村的整體改造,提升城市形象。
全面打響城市東擴攻堅戰。加快東擴、開發柳東,迅速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形成產業聚集新窪地,事關柳州發展大局,決定城市戰略地位,必須全力以赴,確保新區開發儘快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要全面啟動官塘生態水系及植物園、企業總部基地、優質中國小柳東校區、工人醫院柳東分院、青少年宮和科技館、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古亭片區整體改造、1500萬噸陽和碼頭、新區防洪工程、市區至新區快速公交系統(BRT)等"柳東新區十大項目"建設。儘快完善新區基礎設施,建成柳東大道延長線,竣工柳東大廈,建設官塘片區污水處理工程、新區燃氣工程和農民安置小區,力爭完成投資150億元以上,不斷提升新區綜合服務功能。加快推進靜蘭片區改造,打造現代城市片區典範。
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加大"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力度。積極爭創"國家森林城市"。綠化投入經費要在2009年基礎上翻一番,達到6000萬元。新建及改擴建一批公園和小遊園,繼續實施城市綠地景觀質量提升工程、石山河岸綠化工程,加快推進環江濱水大道、柳江沿岸、城市進出口道路的景觀工程建設。加強水體、大氣綜合環境治理,繼續強化重點污染源線上監測,啟動建設龍江河北浩水質自動監測站(位於柳州市與河池市交界處)。全面加快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確保上半年縣城污水處理廠全部完工,確保市區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85%和100%,六縣縣城分別達60%。加強柳江上游水源林保護,力爭柳江飲用水保護河段水質達到國家Ⅱ類標準,市區空氣品質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⑥。
進一步提升城市規劃和管理水平。統籌做好城鄉規劃、區域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保市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達100%,六縣鄉鎮、村莊規劃覆蓋率分別達100%和20%以上。實施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嚴格土地執法,繼續抓好"兩違"治理,切實做好征地拆遷和用地供應工作。加強柳江河道治理。深入開展市容市貌"五項整治",強化建設工地管理,確保城市環境整潔有序。加強停車場點建設和管理,規範交通管理秩序,增強市民交通安全意識,著力緩解市區交通擁堵狀況。繼續推進夜景亮化工程,完成主要商業街區燈光彩化。全面推行數字城管。積極開展城鄉風貌改造,營造優美舒適、和諧宜人的城鄉環境。
五、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升人民民眾生活水平
大力開展"全民創業提升年"活動,實施"十大民生改善工程",投入40億元為民辦好20件實事,讓人民民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圍繞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繼續實施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政策,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建設,激發全民創業熱情。實施就業援助工程,統籌做好大中專技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成員、退伍軍人、殘疾人等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工作,加大對困難企業職工、返鄉農民工、城鎮失業人員、新成長勞動力等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鼓勵和支持大學畢業生到基層、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推動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確保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5萬人,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4萬人,實現轉移就業5萬人。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今年,市財政安排社會保障與就業資金4億元,增長10.4%。繼續執行"五緩四降三補貼兩協商"政策⑦。按國家部署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進一步提高農村低保標準,逐步將集體關閉破產企業和困難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保障範圍,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推進老有所養工程,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城區居家養老試點,建設老年養老護理中心,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進一步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市社會福利救助服務中心,深入實施關愛殘疾人的陽光計畫,健全救助長效機制。加強備災救災及困難救濟工作,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切實做好庫區移民工作。全面完成第三批85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任務。
推進重點民生工程建設。繼續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農村學生免費午餐工程,並將覆蓋範圍擴大到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繼續推進改制企業職工危舊房集中區改造工程,年度投資18億元,實施改造110萬平方米;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36萬平方米,建設廉租房17萬平方米,新增保障對象2673戶。通過市場運作,在開發區或工業集中區建設一批承租住房,為新生勞動者提供住房保障。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少數民族村寨防火改造任務。實施商貿便民工程,推進微型超市進社區,完善便民早餐工程布點。推進交通暢達工程,最佳化布設城市公交線網,統籌協調城市公交與近郊公路客運發展,並將老年人免費乘車優惠範圍從70歲擴大到68歲。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實施平安建設工程,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天網工程",新增1460個監測點,進一步增加人民民眾的安全感。做好"三大糾紛"調處,健全信訪工作長效機制。積極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實現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
六、進一步深化改革,積極參與多區域合作,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深化各項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國有投融資平台建設,增強平台公司投融資能力,今年產業投資公司工業投入要超過20億元。積極推進企業上市、企業發行債券和"引銀入柳"工作。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繼續深化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確保完成林地發證確權733.6萬畝;擴大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培育農村新型金融組織,建立健全農民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制度,努力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放寬投資領域。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加強與西江沿線城市合作,打造西江經濟帶龍頭城市。出台鼓勵外貿出口的政策措施,調整最佳化出口結構,支持企業擴大對東協國家的出口,努力開拓新興市場,扭轉外貿出口持續低迷的局面。切實加大"走出去"力度,鼓勵企業加大對東協的投資,拓展企業發展空間。舉辦第二屆中國-東協女企業家創業論壇。積極融入泛珠三角、長三角等多區域合作,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強口岸建設,進一步最佳化通關環境。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三結合三為主"的招商思路,最佳化招商機制,充分發揮企業、商會的主體作用,以項目為中心,努力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推動"央企入柳"。繼續創新招商模式,搞好專題招商、定向招商、以商引商,提高招商的實效性。積極拓展招商新領域,精心組織好赴港澳台、東協國家以及珠三角、長三角的招商活動。強化招商引資大兌現工作,切實做好重大項目的跟蹤服務,確保項目落地。今年,要引進市外境內資金330億元,利用外資2.1億美元。
七、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努力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和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開展"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年"活動,繁榮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今年,市財政安排社會事業資金10.2億元,增長20.2%。其中,安排教育資金5.2億元,增長21.3%;醫療衛生資金2.8億元,增長20%。
全力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紮實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農村學校、城鎮薄弱學校基礎建設和信息化建設,鞏固農村義務教育集中辦學試點成果,著力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繼續推進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制度,促進教育公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繼續推進職教園建設,積極創建國家、自治區級示範性職業院校,加大國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力度。不斷完善教育資源布局,新建和擴建一批中國小,啟動柳州市殘疾人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整合高等教育資源,完成柳州醫專和市衛校整合,加快籌建綜合性大學。
大力開展"文化發展繁榮提升年"活動。積極推進"十大文化建設工程",啟動工業博物館、軍事博物園、白蓮洞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建設,創作工業題材大劇,建設文廟和水上大舞台,力爭電視劇《劉三姐》在年底首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博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繼續做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努力抓好第二輪修志工作。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持續打造民眾文化品牌。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完成六縣四區10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區)級支中心建設,新建2個城區圖書館、53個城鄉基層文化活動點,完成370個"農家書屋"建設,做到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解決4937個村屯的廣播電視信號接收問題。
加快衛生、人口和計畫生育、體育等事業發展。積極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實施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基本藥物制度,啟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施全民康健工程,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市工人醫院、中醫院、柳鐵中心醫院擴建;完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啟動5家縣級醫院、7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提高農民參合率。積極推行免費婚檢。加強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認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竣工啟用李寧體育館、柳州游泳館,啟動水上娛樂運動中心建設,不斷完善社區和村級文化體育健身設施。精心辦好市第十二屆運動會,積極申辦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繼續舉辦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等大型水上賽事,著力打造中國水上娛樂運動之都。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以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為契機,深入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穩步推進城鎮社區建設和農村社區試點。積極開展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全面落實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切實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和鼓勵人民民眾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建設文明溫馨家園。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加快民 八、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建設務實高效、勤政廉潔的公共服務型政府
積極開展"黨建引領提升年"活動,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新的形勢和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以開展"黨建引領提升年"活動為契機,凝心聚力,提升水平,努力提高政府駕馭時局、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能力。要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支持柳州發展的政策儘快落到實處。切實抓好經濟社會重大問題的前瞻性研究,精心編制"十二五"規劃。進一步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厲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不斷深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專項審計,強化對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的監督。
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強化方便民眾、主動服務意識,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做到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確保政府工作高效運轉,確保重大決策貫徹落實。深入開展績效考評和行政效能建設,強化行政效能投訴處理,推動機關效能建設制度化、規範化。建立健全城區政務服務體系,完善城區便民服務功能。組織開展第七輪行政審批項目清理、規範工作,擴大並聯審批範圍,提高政務服務效率。
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切實加強與政協的聯繫,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認真辦理人大代表的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創建法治城市,做好"五五"普法驗收工作。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廠務公開和村務公開,不斷健全基層民眾依法自治機制。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既是重大機遇年,也是重大考驗年,全市人民對柳州未來寄予了更高期望,我們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紮實向上,奮發有為,再接再厲,為建設美好柳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附 注:①"十一五"規劃目標完成情況:"十一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共有37項,現已完成25項,占67.6%。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三大支柱產業產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主要指標均已提前完成。
②"六創"工作:即爭創"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範例獎"、"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雙擁模範城"工作。
③"十大民生改善工程":包括改制企業職工危舊房集中區改造工程、貧困縣九年義務教育農村學生免費午餐工程、少數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老有所養工程、商貿便民工程、交通暢達工程、全民康健工程、家園綠美工程、就業援助工程、平安建設工程。
④"十大文化建設工程":包括水上大舞台、工業博物館、文化主題公園、白蓮洞古人類遺址博物館、電視劇《劉三姐》、軍事博物園、劉三姐文化娛樂中心、重建文廟工程、動漫電視劇《心靈之窗》和工業題材大劇等,共10個項目。
⑤"三個百萬"工程:即100萬畝速豐林基地建設工程、100萬畝竹林基地建設工程、100萬畝高產油茶基地建設工程。
⑥城市空氣品質國家二級標準:第一,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全年天數的85%,即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大於85%;第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三項年日均濃度滿足國家二級標準。國家二級標準中二氧化硫為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0.10毫克/立方米。
⑦"五緩四降三補貼兩協商":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為減輕企業壓力穩定就業局勢,於去年3月出台的措施,即允許困難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緩繳五項社會保險費;階段性降低四項社會保險費率;困難企業可使用保險基金支付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鼓勵在崗職工參加技能培訓,對培訓合格的提供不超過500元/人補貼;積極鼓勵困難企業和職工依法平等協商,妥善解決支付經濟補償問題。
族地區發展。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全力奪取"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