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村(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柳城村)

柳城村(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柳城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柳城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南部,宣平東溪、西溪匯合處。距武義縣城46公里。柳城古稱鮑村,歷史悠久,宋代就有鄭氏聚族而居。鮑村巡檢司設此。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環城種柳樹,數年後柳樹成蔭為城垣,從此鮑村遂稱柳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柳城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水田:1867畝
  • 旱地:198畝
簡介,基本信息,特色產業,文化教育,

簡介

縣前、縣後、豐產3個村,有水田1867畝,旱地198畝,山林面積5320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大小麥、馬鈴薯、番薯和油菜籽等。1992年,糧食總產量為1912.5噸,畝均514公斤,總產比1978年增長26.75%;工農業總產值為379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69萬元,占總產值數的70.98%,工(企)業總產值110萬元,占29.02%。

基本信息

歷史上,長期隸屬麗水縣宣慈鄉。明景泰三年(1452),宣平置縣後,為宣平縣治所在地。清乾隆十八年(1753),柳城分縣前、縣後、太平3個莊。光緒四年(1878),又分為縣前坊、縣後坊、太平坊、曹門4個莊。1928年劃為縣前、縣後、曹門3個村。1930年建立柳城鎮。1949年後,又分為縣前、縣後、太平坊、曹門坊4個行政村,屬柳城鎮。1953年,太平坊、曹門坊合併為曹門行政村。1955年分別建立縣前、縣後、豐產(原曹門)農業社。1958年5月,宣平縣建制撤銷,併入武義縣。是年10月隨同武義縣併入永康縣。1961年10月,恢復武義縣建制後,建立柳城人民公社,3個村分別為大隊,屬柳城管理區。1966年,縣前大隊改名紅衛大隊,縣後大隊改名紅旗大隊,1971年均恢復原名。其中豐產包括西溪西岸的吳上圩自然村。柳城周圍多數村是畲族聚居區。1992年,柳城鎮改為柳城畲族鎮,為鎮人民政府駐地。有1520戶、4250人。
柳城村在宣平縣建制撤銷前一直為縣城,是宣平溪流域的中心。併入武義後是武義南部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村區設有縣屬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工商管理所、財稅所、農行營業所、武義第二中學、第二人民醫院、國營武義機引犁耙廠、針織廠和鎮屬柳城中心國小、柳城幼稚園,以及自來水廠、電廠等單位。1992年撤區前,一直為柳城區公所駐地。
柳城村人民富有革命傳統。1927年8月,中共浙江省委派曾志達在柳城東街協盛醬園建立革命據點,成立中國共產黨宣平縣第一個支部,村區的縣前、縣後、曹門(豐產)分別建立黨小組,時有共產黨員70人,陳方榮、俞曉勤、俞喜堂任支書(組長)。同時,村區有南營革命紅軍40人。是年10月,中共宣平縣委在柳城成立,曾志達任縣委書記。1986年,金華市人民政府批准柳城為革命老根據地鎮,縣前、豐產為革命老根據地村。

特色產業

柳城村
柳城村有發展經濟特產的傳統,清光緒前以靛青、蓮子、菸葉、苧麻等為主,民國時期有菊花菇、冬菇、銀耳、白筍、桐子、青油等20多種。1949年後,集中力量抓糧食生產,對經濟特產有所忽視。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重視經濟傳統產品開發,積極發展種植宣蓮、茶葉和編織柳城棕板為主的名優特產。1992年,3個村有茶葉785畝,柑桔、板栗等水果374畝。
宣平蓮子(宣蓮),是傳統名貴特產,始種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至今有近200年的歷史,清光緒以前為宣平縣特產第二大宗,以後一直為宣平的主要特產之一。1938年,宣蓮產值為2.38萬元,1946年,原宣平縣宣蓮種植面積500畝,產蓮子25.75噸,豐產村是種植宣蓮的主產地。
宣蓮具有顆大粒圓、飽滿肉厚、脆酥味美、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的優點。相傳在清代曾列為朝廷貢品。抗日戰爭前,北京曾有一家宣蓮飲食店,專門出售宣蓮食品,凡一隻粽子裡加進幾粒宣蓮,其價格比普通的粽子高出一倍。宣蓮銷往北京、上海、杭州、溫州、金華等地。
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中期。強調以糧為綱,宣蓮瀕臨絕境,除豐產村堅持種植外,其他村極少種植。1978年以後才逐漸恢復與發展。1983年柳城產宣蓮5噸,產值4萬元,1985年種宣蓮374畝,產蓮子19.5噸。1982-1984年出口剝皮通心蓮1.7噸。後因外貿、供銷部門未積極地組織收購,外地劣質蓮子冒充宣蓮衝擊市場,致使種植面積徘徊不前,1992年,豐產、縣後、縣前3個村僅種宣蓮17畝,產蓮子700公斤。
柳城棕板,亦稱宣平棕板,是著名的手工業產品,選材考究,製作精良,它與宣蓮並稱為宣平二絕。柳城棕板始創於明朝,用上等優質硬木荷樹作框架,斗角拼接;用優質棕絲捻成繩,精工密織而成。柳城棕板具有挺而有彈性,軟而不下陷,透氣防潮,不易霉蛀、睡著舒適,經久耐用,百年如故等特點。棕棚藝人能編織雙喜、萬字、百吉和棋盤等圖案,象徵吉祥如意。
70年代前產品主銷本地。1978年後用戶增多,發展迅速,棕板遠銷杭州山東等地。80年代初,柳城鎮年產棕板1.5萬餘塊。柳城是生產棕板的主產地。有專業廠、專業戶和家庭作場。1992年,縣前、縣後、豐產3村有編織棕板專業戶20多家,年生產棕板5600塊,年產值達80.2萬元。目前柳城棕板還遠銷上海、江蘇、江西、廣東和北京等省市。
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村民經商意識增強,在自家門前設攤、開店,經營項目有棉布、小百貨、五金交電、飲食、蔬菜,以及裁縫、理髮、鋸板、修理和運輸等,合計有339戶,占總戶數22.21%。還有外地人進柳城經商的50多戶,年營業額約110多萬元。並設有柳城小商品市場,有攤位185個。

文化教育

柳城村讀書之風,興起於宋代。北宋真宗(998-1022)時,鮑村鄭睿中進士。仁宗(1022-1063)時,鄭睿的侄兒鄭通等鄭家5人又中進士。至明代,吳上圩人吳仕偉中進士,官至禮部給事。
柳城人民一向崇尚教育。明成化十四年(1478),在縣治設有社學和午溪義塾。清乾隆十五年(1750),設有鰲峰書院、城東義塾等。而且大族都自建私塾,延師以訓子弟。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鰲峰書院易名務本國小堂,揭開柳城近代教育的序幕。1915年,創辦縣立師範講習所,始有中等教育。1920年,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柳城一些知識分子創辦庚申學社,西山學社、方圓學社、改良私塾,並在鰲峰務本國小堂籌辦縣通俗講演所,推行新文化。1922年,設立乙種農學校,開職業教育之先河。1926年,辦柳城國小。抗日戰爭時期,浙東第二臨時中學、清華中學、金華師範、私立紹興稽山中學相繼遷入宣平溪流域。柳城一時人文薈萃。抗日救國、教育救國形成民國時期柳城讀書的高峰期。1939年創辦宣平縣立戰時國中學生補習學校。1941年成立簡易師範。1946年私立普育中學開辦。1949年5月柳城解放後,辦有柳城中心國小、柳城幼稚園。爾後辦有武義縣第二中學,並辦有3個村幼稚園。近10多年來以柳城走向全國各地的大中專院校學生達400多人。
柳城村社會教育形式多樣。1918年,創辦閱報社,1920年成立通俗講演所。1922年開展民眾識字活動。1950-1952年創辦冬學、民校、識字班和工農速成初級學校等。1980年以來,通過廣播電視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函授大中專院校和工藝技術學習班等形式,給柳城培養出不少人才。
柳城村民間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廟會、節日文娛與戲班演唱。1935年,成立怡情會文藝坐唱班。1939年成立醒民劇團。1940年成立縣民眾教育歌詠戲劇團。1947年建立菲菲越劇團。1949年後村民文化活動有新的發展。1953年縣前村劇團集體創作的《繼續前進》劇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1957年縣前俱樂部的舞蹈《鋤頭花》在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中獲演出二等獎。1966年縣後村劇團的《送秧》劇目在金華地區演出中獲創作獎。柳城逢年過節和農曆五月十六日的城皇廟會都要擎花燈、龍燈、台閣等。
隨著經濟和城鎮建設的發展,柳城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觀。自50年代以來至1992年,村區內先後建有中共宣平縣委、縣人民政府、中共柳城區委、區公所、柳城鎮人民政府、派出所、人民法院、工商所、百貨公司、供銷社、糧管所以及武義二中、武義第二人民醫院、柳城中心國小、影劇院、文化站和旅館等較大建築,總面積達47004.71平方米。
街道建設,1978年前,太平街、司前街、縣后街、縣前街、縣前橫街和東街等主要街道寬不足丈,為卵石、石板路面。1979年後,對這些街道進行了改造,路面澆以水泥長達2545米。街道路燈裝有高壓鈉燈、高汞燈、白熾燈86盞。機關、廠礦與村民全用上電燈。在改造街道時,對宣平西溪築堰引水飲用、洗滌、排污的涵道進行了改建,做成50厘米涵管埋暗溝和明溝加蓋板等引水渠道1950米,使機關、廠礦和村民既吃上自來水,又用上清潔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