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參,全稱石柱子參,是由野山參經人工栽培選育而來,模擬野生條件,對土壤、氣候栽培技術要求極嚴,不施肥,不用藥,生長極緩慢,出圃年限為15-20年。
一般單支重30克左右,而普通園參可達300克。
基本介紹
特點,柱參歷史,王清泉,柱參傳說,栽參林地,
特點
蘆長、體靈、皮老紋深、須長須清、須有珍珠疙瘩,體形千姿百態,其藥用效果與營養價值均大大高於其它園參,與野山參作用相近,為高級保健佳品,高檔饋贈禮品。
柱參歷史
柱參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獨產於遼寧石柱子村山上,不僅外形酷似野山參,而且藥用價值也近似野山參。外行人難以辨認,就連內行人也常常看走眼。
相傳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山東七翁到遼東鴨綠江畔的深山老林里採挖野山參,在一處發現大量的生長年久、品質頂級的野山參。他們將成品野山參帶走,把幼參與參籽就地栽種,並在此地立一石柱旁栽一榆樹,作為日後尋找的標記。此後人們便不斷到這裡采參,並安家落戶,逐漸摸索出一套獨有的栽培方式,遂發展成最接近野山參的獨有人參品種,這就是柱參,也稱石柱參。現今老榆樹樹幹與石柱已緊密融合為一體,成為柱參悠久歷史的見證。
據《寬甸縣誌》記載的長壽老人阮公,生於乾隆廿五年(1760年),經歷兩朝七帝五總統,活了一百六十四歲,生前就居住在石柱子村附近,民間流傳喜食柱參養生。
歷史記載
·寬甸縣誌記載柱參自清朝順治十三年(1664年)奏請開墾,是清政府人參栽培開禁的首個試點。
· 現存石柱子村的清朝光緒年間(1892年)“奭公德政”碑,是柱參種植歷史實證,並說明了當時柱參的重要地位。
· 民國初期,在當時東北最大的人參市場—營口,柱參享有“柱參不到不開行”的市場標桿地位地位。
· “九·一八”事變後(1931年)至1978年,柱參種植遭到破壞,最低時僅存200簾,幾近滅絕。
· 1978年改革開放後,在柱參傳人王奎榮的帶領下,高品質的柱參種植產業獲得新生,並銷往國內外市場。
王清泉
生生元公司高級顧問、柱參種植專家、柱參傳人王清泉,生於柱參種植世家,自幼隨父王奎榮種植柱參,其種植的柱參參園被政府確定為“柱參示範基地”。
柱參傳說
1)會長高的石柱子:據石柱子村70多歲的村民王淑榮說,她爺爺13歲時,就從山東來到這裡,開始了種植石柱參的生涯。而她印象最深的是那根石柱子,小時候只有1米多高,“它不斷在往上長。”而且,石柱子頂端是一個略微凹陷的平面,上面總有一灣水,“我總在這兒玩,用手把水抹乾淨後,過一會兒再來看,那上面還是有水。”“文革”期間,石柱子被砸後,那上面的水才不見了。至於石柱子“長高”的原因,村民們分析是其下部與老榆樹樹根相連,隨著榆樹的生長而不斷露出地面。
2)老榆樹是“守護神”:纏繞在老榆樹上的紅布條很多,有的已經很舊了顏色都退掉了,有的是才綁上不久。這老榆樹上的布條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老榆樹本身已經是當地村民心目中的“守護神”,很有靈氣,誰也動不得,否則是要遭到懲罰的。而村民家中有了煩心事兒或者生孩子的喜事,都會很崇敬地用紅布或紅線綁在樹上祈福。
3)“人參娃娃”:傳說在很多年前,當地請民間藝人來演皮影戲,舞台就設在老榆樹下面。戲剛上演不久,村民們發現一男一女兩個小孩,不但一樣高,而且都穿著紅衣服——這兩張陌生的面孔誰都不認識,絕不是當地村民家的孩子,也不見有大人陪伴,村民們很納悶。 第二天,在老榆樹對面鷹嘴砬子下面的水泡里,村民便發現兩朵紅色的人參花倒映在水中。於是,便有村民攀上懸崖尋找,可就是找不到人參。後來在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者來到這裡,從村民口中知道這個故事後,便有日本兵爬上鷹嘴砬子的懸崖上去尋找,結果摔死了3人也沒有找到,但從那以後,水泡中人參花朵的倒影消失了,用村民的話說,“人參娃娃走了”。
4)“東方人瑞”阮公::據《寬甸縣誌》記載,當地歷史名人之一阮公,姓阮名國長,乾隆廿五年四月(1760年)生於山東蓬萊, 民國十三年(1924年)1月27日,阮國長壽終,享年164歲,歷經兩朝七帝五總統。阮公牙齒曾“三落三出”,頭髮也是“三白三黑”,於74歲、130歲和140歲由白變黑。民國十二年阮公163歲時奉天省省長王永江考核驗證其高齡後贈養老金3000銀元。據當地老人講,在其童年時就見阮爺爺在村里居住,模樣與現在沒什麼太大變化。阮公歿後遺贈2600元銀元在當地修建學校,至今仍存。阮公養生之道,多人深得其益,而傳說阮老人喜用柱參養生,根據其飲食習慣流傳下來“柱參燉雞”和“柱參泡酒”也成為當地人招待客人的養生美味。
栽參林地
栽參林地一般選擇山地的南北坡向,生長有麻棟、栓皮棟、柞樹、刺槐、臭椿、架樹等雜木林地,要求土壤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黃沙土或黑油沙土為好,表土有5-10厘米厚腐殖質層,含砂I遷在30%以上。pH在5.5-6.5的微酸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