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族:新疆烏恰縣庫拉日克村吾依組調查

柯爾克孜族:新疆烏恰縣庫拉日克村吾依組調查

1956年~1958年,國家有關部門在全國組織進行了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工作,蒐集到上千萬字的資料,撰寫出少數民族簡史、簡志和自治地方概況三套叢書的書稿,整理調查資料300餘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編寫了“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即《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書》)。這次調查為黨和政府制定社會主義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針,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民主改革和進行經濟建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開創了我國進行大規模少數民族調查的先河,為民族研究蒐集與積累了大量彌足珍貴的資料。時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開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據,是民族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參考文獻和反覆引述的基礎材料。

基本介紹

  • 書名:柯爾克孜族:新疆烏恰縣庫拉日克村吾依組調查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475頁
  • 開本:32
  • 定價:32.00
  • 作者:董秀團 萬雪玉
  • 出版日期:200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0687904, 7810687905
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況與歷史
第一節 概況
一、柯爾克孜族及其居住地區概況
二、黑孜葦盆地概況
第二節 歷史概況
一、社區沿革
二、族系源流
三、基本情況

第二章 生態環境
第一節 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
一、地理環境
二、氣候類型
三、物產資源
四、自然災害
第二節 生態環境的歷史演變及現代調適
一、吾依村生態演變的基本軌跡
二、生態的變遷及現代調適
第三節 對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利用及開發
一、傳統上對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利用情況
二、現階段對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利用及開發
第四節 村民的生態意識
一、寬敞的院落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觀
二、與高山牧場為伴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狀況
一、人口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
二、人口的生育狀況
第二節 計畫生育
一、計畫生育政策與法規
二、計畫生育措施

第四章 經濟
第一節 經濟結構與生產關係的變遷
一、基本情況
二、生產關係和經濟結構的變遷
第二節 農、牧及林業發展情況
一、農業
二、牧業
三、林業
第三節 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情況
一、概況
二、經營者狀況
三、經營特色
第四節 勞動生產方式及消費行為
一、勞動生產方式
二、消費特點
第五節 經濟發展趨勢
一、經濟體制改革現狀與目標
二、經濟體制變遷中的措施與案例分析
三、經濟發展趨勢

第五章 社會政治
第一節 家族狀況
一、家族結構
二、家族現狀
第二節 社團組織
一、共青團組織
二、婦女聯合會
第三節 基層政治組織
一、基層黨支部
二、村民委員會
第四節 村建工作與村務管理
一、村建工作
二、村務管理
第五節 社會分層與社會保障
一、社會分層
二、社會保障
三、貧困戶及扶貧工作

第六章 婚姻家庭
第一節 婚姻
一、婚姻制度的變遷
二、通婚規則及範圍
三、擇偶方式
四、婚配條件
五、婚姻的成立
六、婚姻禮儀
七、婚後的居住模式
八、族際通婚
九、婚姻的解除
十、性行為
第二節 家庭
一、家庭結構
二、家庭關係
三、家庭功能
四、家庭規模
五、親屬稱謂
六、家庭的變遷及未來發展趨勢
第三節 業餘生活與交往方式
一、業餘生活方式
二、交往方式

第七章 法律
第一節 禁忌與習慣法
一、禁忌
二、習慣法

第八章 文化
第九章 風俗
第十章 教育
第十一章 科技衛生
第十二章 宗教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二、調查組的構成及調查工作的開展
中國民族村寨調查由雲南大學發起,柯爾克孜族調查組由雲南方和新疆方聯合組成。調查組共有6名成員,實行雙組長負責制。雲南方組長董秀團,雲南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師,民族學在讀博士;組員有雲南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民俗學碩士研究生呂雁,雲南大學人文學院人類學系本科生朱剛。新疆方組長萬雪玉,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組員有新疆社科院盅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艾萊提·托洪巴依和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碩士研究生曹盟。整個調查組成員具有多學科的背景,為調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學科支撐。全組6名成員中,有漢族3人,白族2人,柯爾克孜族1人。
雲南大學的3名組員於2003年7月17日抵達烏魯木齊,受到了新疆大學文科基地的接待,新疆自治區民委的有關領導向調查組介紹了相關的情況。調查組6人於7月22日從烏魯木齊出發到達喀什,克州民委的有關領導專程前來迎接。當日中午,到達克州州府阿圖什。下午在阿圖什拜訪了克州宣傳部部長及州史志辦、州統計局等部門,查找了部分資料。當天下午,克州民委的有關同志將我們送到烏恰縣城,受到了烏恰縣統戰部、民宗委的熱情歡迎和接待。縣統戰部、民宗委還派專人呂建軍同志陪同調查。7月23日上午,在縣統戰部和民宗委有關同志的陪同下,到達了我們的調查地黑孜葦鄉。調查組成員先到鄉政府同鄉幹部及庫拉日克村的村幹部見了面,向他們說明了我們的調查目的及調查工作的安排等,鄉里的領導也將庫拉日克村的大致情況向我們作了介紹。

後記

《中國柯爾克孜族村寨調查》一書從接受課題,到挑選組員,人員培訓,選擇調查地點,深入調查點進行調查,撰寫報告,最後完成,前後一共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調查利用的是暑期放假時間,撰寫調查報告利用的是晚上和國慶節休息的時間,整個過程充滿了新奇、快樂、緊張、勞累和辛苦。今天這部三十多萬字的調查報告終於可以劃上句號了,但是其中留下的一系列問題和缺憾並沒有隨之消失和結束,我們對於柯爾克孜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才剛剛開始,知道以後的道路還很漫長和崎嶇。
這次調查從開始著手工作到最後完成,得到了各級政府、有關單位和許許多多以前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們的幫助和關心,在這裡藉助幾行小小的文字,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首先要感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宗教委員會,他們非常重視這次調查,專門給下屬各單位下發了紅頭檔案,要求各單位積極支持、大力配合我們的工作;其次,感謝新疆大學文科基地的領導組織、協調了這次課題協作工作。在選點過程中得到了克州史志辦主任、我國柯爾克孜族歷史研究的專家賀繼宏老師的大力幫助。

序言

1956年~1958年,國家有關部門在全國組織進行了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工作,蒐集到上千萬字的資料,撰寫出少數民族簡史、簡志和自治地方概況三套叢書的書稿,整理調查資料300餘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編寫了“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即《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書》)。這次調查為黨和政府制定社會主義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針,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民主改革和進行經濟建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開創了我國進行大規模少數民族調查的先河,為民族研究蒐集與積累了大量彌足珍貴的資料。時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開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據,是民族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參考文獻和反覆引述的基礎材料。
近半個世紀過去了,各少數民族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無論是進行決策的黨政部門,還是進行理論研究的學術界,要深入進行民族調查的願望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各級黨委、政府迫切需要系統地了解少數民族發展變化的現狀,深入探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地把握少數民族發展的趨勢,以制定出適合於各少數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民族政策和發展規劃。
如何在新的時期開展民族調查,以獲得開拓性的成果,這就不能囿於傳統的民族調查方式,而必須有新的觀念、新的方式。從學科發展的角度說,分化與整合,是當代學術研究發展的兩大趨勢。一方面,各個學科的發展呈現出日益分化的趨勢,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另一方面,又呈現出學科之間的整合趨勢,各個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其界限越來越模糊,跨學科研究與交叉學科不斷增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