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替氏器"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18501851年,AlfonsoCorn(阿方索柯替)在維爾茨堡大學AlbertvonK6lliker實驗室最早描述了內耳感覺上皮,螺旋神經節,蓋膜和血管紋,今天,我們還將內耳聽覺感受器(螺旋器)稱為柯替氏器。
2、耳蝸中有一處被稱為柯替氏器,又叫螺旋器(見圖3),螺旋器中排列著密密麻麻的纖毛細胞組織,由於淋巴液的流動,螺旋器受到刺激,將衝動經聽神經傳至中樞從而產生聽覺。
Corn(阿方索柯替)在維爾茨堡大學AlbertvonK6lliker實驗室最早描述了內耳感覺上皮,螺旋神經節,蓋膜和血管紋,今天,我們還將內耳聽覺感受器(螺旋器)稱為柯替氏器。...
柯蒂氏器 編輯 鎖定 corti器 [1] 是位於耳蝸膜蝸管基底膜上的螺旋器,自蝸底至蝸頂全長約32mm,由內、外毛細胞,支柱細胞和蓋膜(tectorial membrane)是聽覺...
螺旋器,聲波感受器,又稱柯蒂氏器(Corti’sorgan)。位於內耳的耳蝸內,在膜迷路的基底膜上,由毛細胞及支持細胞所形成的上皮細胞複合體。其背側有蓋膜與螺旋器...
柯蒂氏器官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又稱螺旋器;為聽覺感受器,位於蝸管內,是螺旋膜上的上...
由感受細胞(聲感受器),神經末梢及其他結構組成的聲音感受裝置就排列在基底膜上,叫螺旋器或柯蒂氏器。若把捲曲的耳蝸拉直,從其橫切面看,基底膜、螺旋器以及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