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安達效應

柯安達效應(Coanda Effect)又稱康達效應、科安達效應、柯恩達效應 ,亦稱附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柯安達效應
  • 外文名:Coanda Effect
  • 又稱:康達效應、科安達效應
  • 原理:改為隨著凸出的物體--流動的傾向
概念,原理,事件,實驗,套用,

概念

科安達效應(Coanda Effect)又稱康達效應、柯恩達效應 ,亦稱附壁作用。

原理

流體(水流或氣流)有離開本來的流動方向,改為隨著凸出的物體--流動的傾向。當流體與它流過的物體表面之間存在 面 摩擦時,流體的流速會減慢。只要物體表 的 曲率 不是太大,依據 流體力學 中的 伯努利原理 ,流速的減緩會導致流體被吸附在物的表面上流動。這種作用是以羅馬尼 發明家 亨利·康達 為名。

事件

亨利·康達發明的一架飛機(康達-1910)曾經因這種效應墮毀,之徠他便致力這方面的研究。

實驗

打開水龍頭,放出小小的水流。把 湯匙的背放在流動的旁邊。水流會被吠引,流到湯匙的背上。這是附壁作用和文丘里效應 (Venturi Effect)共同作用的結果。文丘里效應使湯匙和水流之間的壓力降低,進而把水流引向湯匙之上。當水流附在湯匙上以後,附壁作用使水流一直在湯匙上的凸出表面流 。

套用

在空氣動力學中的套用  附壁作用是大部分飛機 機翼 的主要運作原理。附壁作用的突然消失是飛機失速的主要原因。部分飛機特別使用引擠吹出的氣流來增加附壁作用,用來提高升力。 美國的波音YC-14 及前 蘇聯的安-72 都是把噴射發動機裝在機翼上方的前面,配合襟翼,吹出的氣流可以提高低速時機翼的升力。 波音 的 C-17運輸機亦有透過附壁作用增加升力,但所產生的升力較少。 直升機 的「無尾螺旋」(NOTAR) 技術,亦是透過吹出空氣在機尾引起附壁作用,造成推力平衡旋翼的作用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