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柔軟洗滌
- 外文名:Soft wash
- 作用:使織物變得柔軟、蓬鬆和防塵
- 時間:20世紀50年代
- 分類:產品有液體的、粉狀的和片狀的
簡介,歷史發展過程,
簡介
當織物經過洗滌後,特別是絲綢輕薄織物和其他高檔面料服裝洗滌後,織物的手感、外觀都會變差。如果用柔軟整理劑在漂洗過程中進行後整理處理,織物就可以重新變得柔軟、蓬鬆和防塵。
歷史發展過程
作為合成洗滌劑配套產品,織物柔軟調理劑,20世紀50年代首先進入美國市場,之後擴大到其他國家,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經濟已開發國家,織物柔軟調理劑已經成為家庭常備洗滌用品。家用織物調理劑有三種通用產品。即漂洗時用、乾燥時用和含柔軟劑或抗靜電劑用三種商品。產品有液體的、粉狀的和片狀的。有通用型,也有濃縮型的。用量最多當屬漂洗過程中使用的液體產品。
歐洲人洗衣頻繁,合成洗滌劑用量大,織物柔軟調理劑用量也多,人均消耗量也高,如原聯邦德國人均消耗量達到7公斤/年。占合成洗滌劑產品銷售總額的10%.美國是最早使用柔軟調理劑的國家,產品品種較多。供乾過程使用的占35%,主洗過程占3%,漂洗過程占62%。我國織物柔軟調理劑的出現是近10年的事,經過織物柔軟劑處理的織物表面吸附著大量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這些陽離子在纖維表面取向一致,使疏水基朝向形成滑移面,降低了纖維之間的摩擦係數,潤滑性增加,阻止了纖維的聯鎖,使織物纖維平順地回到纖維的主體上來,纖維伸展而不易枯結,亦即獲得了柔軟效果。柔軟、蓬鬆、滑爽的感覺及抗靜電性能都是由於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在纖維上被吸附而產生的,這可以採用在漂洗水中加適當的柔軟劑,一面漂洗,一面就產生了吸附,從而達到織物柔軟的目的。
烘乾過程使用的柔軟調理劑是在1969年才出現的,一般為固體粉狀。現代已從理論上和實踐上解決了技術關鍵,在合成洗滌中含有柔軟劑。在洗滌的同時也可起到柔軟的作用。既可以機洗也可以手洗,同時去污又柔軟化及抗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