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性皮炎

發病原因及機制,發病原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預防,危害,
染髮性皮炎有被稱為理髮師皮炎(barber’s dermatitis),系指從事理髮、美發、護髮職業過程中發生的皮膚炎症。

發病原因及機制

發病原因

在理髮、美發、護髮操作過程中,理髮師不可避免需接觸清潔劑、燙髮劑、染髮劑、護髮劑等。這些物質本身及其中的某些原料、中間體對皮膚可產生刺激或致敏作用而發生皮炎。如長期反覆接觸清潔劑如肥皂、洗髮香波等,手部皮膚受刺激而發生刺激性或致敏性皮炎。燙髮劑由捲髮劑、定型劑等組成,它們分別由還原劑(如硫基乙酸胺)、鹼基(如稀氨溶液、碳酸氫銨、氫氧化鉀、乙醇胺)等化合而成。染髮劑包括頭髮漂白劑(如過氧化氫)、脫染劑和染色劑等:染色劑的染料包括天然染料(如指甲花、紅花等)、合成染料(如對位、鄰位苯二胺、氨基酚等);護髮過程包括焗油、調理上光及使用護髮素等;用於定型、定直、染色、漂白、焗油等的化學物質都是潛在的接觸性刺激物和致敏物,除引起皮膚刺激外,時常由刺激性皮炎發展成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最常見的過敏原是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定型劑中的硫基乙酸甘油酯。這些物質常可穿過美容師的手套,使敏感的人產生手部皮炎。

發病機制

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定型劑中的硫基乙酸甘油酯對皮膚可產生刺激或致敏作用而發生皮炎。

臨床表現

多見於職業從事理髮、美發、護髮的理髮師。皮損好發手掌、指部、手背等處,皮損彌散,界清。 皮炎最常見,輕者出現紅斑、腫脹,自覺瘙癢,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伴滲出。易繼發細菌感染,有灼痛。長期接觸清潔劑,皮膚可變得粗糙,繼而角化,出現皸裂或苔蘚化改變。皮炎反覆發作,愈後多在接觸部位留色素沉著。吸入燙髮染髮液氣體,有部分人可發生蕁麻疹。停止接觸,經1~2周皮炎逐漸消退或痊癒;重者及伴感染者病程較長。再接觸可再發。

預防

加強個人防護,從業操作或接觸燙髮劑、染髮劑時要戴手套。儘量選用高安全性、無臭、無刺激、不過敏的燙髮、染髮劑。

危害

染髮性皮炎對皮膚損害一般無特異性,多數起病急,可在染髮當天或幾天后出現頭皮發紅、水腫、甚至發生水皰、糜爛、潰瘍等症狀,有的可擴散至面、頸、眼瞼和上胸部。手部接觸染髮劑後也可出現以上症狀,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灼熱或脹痛等。如皮膚出現廣泛皮疹,或反覆發作者,最後可引起剝脫性皮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