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織與服裝設計/現代設計大系

染織與服裝設計/現代設計大系

基本介紹

  • 書名:染織與服裝設計/現代設計大系
  •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 頁數:717頁
  • ISBN:7806356746
  • 作者:潘公凱 盧輔聖
  • 出版日期:2000年7月1日
  • 開本:16開
  • 品牌:上海書畫出版社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觀念結合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所進行的創造性活動,不斷地激發、滿足著人們新的需求。與“人造物”直接相關的設計教育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日趨成熟。國門的日益開放,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加劇,人們對物質產品的品質與外觀無疑會有更進一步的要求;設計教育、研究與未來市場需求的聯姻、與高科技手段的結盟以及國際間交流與協作已形成趨勢。
基於對設計教育基礎理論薄弱的憂慮,中國美術學院和上海書畫出版社攜手編撰出版了這套《現代設計大系》,以期為我國設計領域的基礎理論做出一些踏實的工作,彌補目前教學中的不足,同時也可以藉此增強我們師資聯合體以及廣大設計界人士的理論素質。當然,對於這套書中所提出的理論構想和學科構架,需要更多實踐者加以驗證和最佳化,還需要更多理論家加盟其中,來提升這一研究領域的整體水平。

媒體推薦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觀念結合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所進行的創造性活動,不斷地激發、滿足著人們新的需求。與“人造物”直接相關的設計藝術、設計教卣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日趨成熟。國門的日益開放,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加劇,人們對物質產品的品質與外觀無疑會有更進一步的要求;設計教育、研究與未來市場需求的聯姻、與高科技手段的結盟以及國際問交流與協作已形成趨勢。
在中國,相關的教育起步並不算太晚,蔡元培、林風眠先牛在1928年創建杭州“國立藝術院”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設計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性,為此專門沒置圖案系。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設計教育則是在改革升放以後才開始的,實現從以往對“圖案…工藝美術”向“設計”觀念的轉變。
雖然美術學院學生繪畫能力相當出色,但知識結構、觀念更新、創新意識、動手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嚴重欠缺,尤其是缺少與設計專業相關的基礎理淪修養,這固然有客觀條件方面的局限,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注重狹義專業的技能培養,而忽視設計學科學理方面的教育和研究所導致的。
基於對設計教育基礎理淪薄弱的憂慮,中國美術學院和上海書畫出版社攜手編撰出版了這套《現代沒計大系》,以期為我國設計領域的基礎理淪研究做出一些踏實的工作,彌補目前教學中的不足,同時也可以藉此增強我們師資隊伍以及廣人沒計界人士的理論素質。當然,對於這套書中所提提出的理論構想和和學科構架,需要更多實踐者加以驗證和最佳化,還需要更多理論家加盟其巾,來提升這一研究領域的整體水平。

圖書目錄

序 潘公凱 盧輔聖
凡例
緒論
適用的藝術
概念與範疇
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學習和研究方法
分支及相關學利
上篇/發展史況
第一章原始文化與起源理論
第一節起源的理論
《聖經》的故事
禦寒與護體
原始裝飾與文身
去邪和護符理論
企求讚賞與標識
“新歷史學研究”的觀點
形態模仿與勞動的經驗
對困難的應戰
第二節 人類的發展與服飾的產生
考古學的證明
毛皮服裝
附屬妝飾
紡紗織布
染色技術
第三節漸進的紡織技藝
績與紡
編與織
機與作
第二章染織與服裝在古文明國家
第一節美索不達美亞文明
地理環境
文明的背景和著裝觀念
蘇美爾人的卡烏那克斯
巴比倫人的垂褶裝束
亞述人的流蘇裝飾
波斯人的貢獻
附屬品和妝飾
第二節古埃及文明
……

文摘

書摘
原始腰衣
腰衣是熱帶國家男子的腰布、原始人兜襠布的總稱。腰衣的英文為loincloth,所以有人將此讀作“羅印克羅斯”,也有人按法文schenti讀作“鮮提”,甚至有人直譯為裙子(skirt)。直譯為裙子覺得過於現代,實際上與一般概念上的裙子有所不同,而羅印克羅斯不是慣用名詞,令人不知為何物,故以為以布圍腰為衣的腰衣較合乎實際情況:腰衣是塊料型服裝最簡單的形式,對於占埃及來說,是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2181年)至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040——1750年)男子最有代表性的服裝。
古埃及最早的腰衣只是一塊裹在腰間的布兜兒,穿時僅將布條在腰部繞一周后從前面經兩腿間穿過,繫結在後腰。由於這塊兜布窄細如繩,所以又稱“繩衣”。繩衣最初是不分貴賤,男女部穿的一種服裝。後來,腰衣的布料漸漸加寬,逐步發展到包裹整個臀部,同時腰衣的長度也漸漸加長,有的長至膝蓋。以後的腰衣漸漸地與古埃及的制度文明發生聯繫,等級觀念很強的古埃及人以腰衣的質地、長短、加工方法以及顏色的不同來區分人們不同的社會地位和富貴貧賤:而原始的繩衣則留作平民小孩或舞女的服裝。
從存留下來的一些墓室壁畫、雕刻上看,古埃及男子的腰衣有多種款式,不同款式是為不同身份人設計的:簡單的腰衣僅是一條比繩衣稍寬的束帶,那是船夫、漁民和水上做工的腰衣、屠夫、牧牛人也穿腰衣?屠夫的腰衣是一塊布,斜包臀部,將布的斜角對著兩腿間,並用腰帶系住,腰帶上常見插有磨刀石,牧牛人的腰衣是用布平圍臀部,所以四周看起來都是方正的。國王和上流社會的腰衣造型獨特,製作也比較精良?一般來說,上流社會男子所穿的腰衣都呈三角形,有顯明的稜角輪廓,上面有褶襉,而且衣料也特別精細,一些衣料上面還裝飾有金線:王室貴族腰衣上的褶襉是一種水平褶紋,王室以外的其他上流人物有穿呈放射性的襉褶的腰衣,也有一些功臣,受到王室的獎賞,穿水平褶紋的腰衣。國王和法老的腰衣有白、藍、黃、綠色相間隔的條紋裝飾,這種腰衣叫帕紐(pague)。腰衣的襉褶是古埃及人二次開發利用布料的創舉,據現有的一些資料表明,它或能是利用浸濕的布料製作成褶後,以石板鋪壓置於陽光下暴曬定型完成的。
筒形長裙
與男子相比,古埃及的女子處於非常令人羨慕的地位,這不僅反映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就連服裝也比男子穿得齊備一些。所以,在男子穿腰衣裸露上半身的時候,婦女就已經長衣蔽體了。
早在古王國時代,占埃及女子就穿起了一種非常合體、簡單樸素的長袖、圓領或v形領的及踝長裙,叫筒形長裙,或筒形連衣裙。筒形長裙是埃及歷史上流行時間最長,也是普及面最廣的一種服裝款式。過去有人將筒形長裙譯為柬腰長裙(tunic),其實束腰長裙只是筒形長裙在前後兩個時期中出現的造型上的一些變化特徵,因此,我們不能以局部特徵掩蓋整體形象。現在史學界習慣將筒形長裙譯為丘尼克(tunic),其實“tunic”一詞源於古羅馬時代出現的“tunica”,指的是長及膝蓋的短袖寬鬆式單衣,而在古埃及時代尚無“丘尼克”這一專用名
詞。占埃及的筒形長裙是一種外形平整無褶的連衣裙,雖然在不同時期里有松、緊變化,但大體上都是以合體為基本造型原則的平面結構的外衣。
中王國時期開始,古埃及社會一般平民的地位也都有所提高,筒形長裙開始普到社會各個階層,男子也開始穿起了筒形長裙,中王國時期男子的筒形長裙與女子的幾乎沒有區別,流行的是一種寬鬆式的短袖或無袖筒形長裙,這種筒形長裙後來被希臘和羅馬人所繼承。
到了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50——1069年),女子筒形長裙演變為一種背帶式的束腰緊身式樣,裝飾變得十分華麗,有的在裙子上面綴珠,有的在裙子上面繡花,這種筒形長裙大多為貴族女子專用。長裙長至小腿肚,腰高抬高到至乳點位置,乳點線以上用兩條背帶繞頸搭系,所以背帶成為設計的重點,一些背帶上寬下窄,一些背帶上窄下寬,有的兩條背帶在胸部匯成一條,頗具現代感。

附屬品和妝飾
公元2世紀,羅馬出現了理髮師這一專門的職業,羅馬的男子在廣場或大街小巷的理髮店裡消磨時間成為一種社會的時尚。婦女們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貴婦為了梳妝不僅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還專門供養了一批女奴,她們的分工包括沐浴後按摩、抹塗油膏和護膚品、修飾手足,梳理頭髮、製作髮型和撲粉、修眉染髮、薰衣薰體、妝麵粉、持鏡、打扇、穿衣以及督工:化妝美容品有鉛白粉、胭脂、面脂、染髮料、假髮、香水等。美容除了敷粉施朱外,還用花鈿貼面。著名的羅馬詩人奧維德在《愛經》一書中記載了當時羅馬髮式的種類、製作的技巧以及妝飾的審美評論,這是歐洲美容妝飾研究和評論的最早典籍。此外,羅馬人還將埃及人戴戒指的傳統賦予了新的意義。古羅馬規定,平民只能戴鐵戒,貴族可以戴金戒,結婚戒指
必須戴在左手無名指上。羅馬人認為左手無名指上有一條直通心臟的血脈,戒指戴在此可以與心相連,是表示對婚姻的尊重。
從服裝看希臘與羅馬人的美感差異
通過比較希臘的希頓與羅馬的托嘎平面展開圖可以知道,希臘人和羅馬人在處理服裝形態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前者採用長方形坯料,追求的是一種修長的感覺,後者採用有斜邊的近半圓形坯料。達到的是一種擴張的效果,著裝的藝術造型和整個羅馬的紀念碑式的建築相適應。在纏繞的方法上,希臘式和羅馬式也存在著差異。前者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摺疊固定,然後任其自然地披垂於人體之上,因為希臘人最懂得欣賞人體美,他們才思敏捷,知道如何按照一定的目的,處理衣與人體的關係。後者的基本纏法是,先把半圓的直線一側疊起沿左肩下垂,通過左肩趨向背後,然後從右肩下再搭向左臂,形成一個垂墜的半圓形褶襉衣飾。這種龐大、繁縟而多層次的纏繞雖然讓人感覺到非常的累贅,但羅馬人無疑是藉以顯示威嚴和表示帝國的昌盛,那半圓形褶襉衣飾則是羅馬市民榮譽的象徵。由此可見羅馬人審美的對象是服裝本身,而忽略了衣與人體的有機關係。羅馬人的服裝是華麗而乏味,嚴肅而缺乏想像力。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