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堆蠟粉蚧

柑桔堆蠟粉蚧

同翅目,粉蚧科。寄主於柑桔類、可可、鳳梨、芒果、龍眼、葡萄、棗、扶桑等多種果樹、熱作和花卉作物。主要為害成年樹的主幹基部和主根,少見害枝。幼蟲在近地面的樹幹及主根皮下蛀害,破壞樹體的養分和水的輸送,以致樹勢衰退,受害重者整株枯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柑桔堆蠟粉蚧
  • 拉丁學名:Citrus mealy bugs
  • 別稱:橘鱗粉蚧、柑橘堆蠟粉蚧、柑橘堆粉蚧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同翅目
  • :粉蚧科  Pseudococcidae
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雌成蟲橢圓形,長3-4毫米,體紫黑色,觸角和足草黃色。足短小,爪下無小齒。全體覆蓋厚厚的白色蠟粉,在每一體節的背面都橫向分為4堆,整個體背則排成明顯的4列。在蟲體的邊緣排列著粗短的蠟絲,僅體末1對較長。雄成蟲體紫醬色,長約1毫米,翅1對,半透明,腹末有1對白色蠟質長尾刺
柑桔堆蠟粉蚧
淡黃色,橢圓形,長約0.3毫米,藏於淡黃白色的綿狀蠟質卵囊內。
若蟲
形似雌成蟲,紫色,初孵時無蠟質,固定取食後,體背及周緣即開始分泌白色粉狀蠟質,並逐漸增厚。
蛹的外形似雄成蟲,但觸角、足和翅均未伸展。

發生規律

堆蠟粉蚧在廣州每年發生5-6代,以若蟲和成蟲在樹幹、枝條的裂縫或洞穴及卷葉內越冬。2月初開始活動,主要為害春梢,並在3月下旬前後出現第一代卵囊。各代若蟲發生盛期分別出現在4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上旬、10月上旬和11月中旬。但第三代以後世代明顯重疊。若蟲和雌成蟲以群集於嫩梢、果柄和果蒂上為害較多,其次是葉柄和小枝。其中第一、二代成、若蟲主要為害果實,第三至六代主要為害秋梢。常年以4-5月和10-11月蟲口密度最高。已發現的天敵有台灣小瓢蟲、二星姬瓢蟲、孟氏隱唇瓢蟲、克氏長索跳小蜂、指長索跳小蜂、粉蚧長索跳小蜂、澤田長索跳小蜂、克氏金小蜂、福建棒瀕臨在,還有1種草蛉和1種寄生菌。

防治方法

及時修剪,改善果園的通風透光條件。引移和保護瓢蟲寄生蜂和寄生菌等天敵。發生嚴重時在初孵若蟲盛期(尤以第一、二代最為有利)用藥。藥劑種類和濃度參見褐圓蚧防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