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吹綿蚧雌成蟲體橢圓形,長5~7毫米,寬3.7~4.2毫米,橘紅色,腹面平坦,背面隆起,呈龜甲狀,有很多黑色短毛,體背被以白色蠟質絲綿狀分泌物,頭、胸、腹間無顯著分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柑桔吹綿蚧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昆蟲綱
基本資料,寄主植物,為害症狀,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基本資料
【目 名】同翅目
【科 名】綿蚧科Margarodidae
寄主植物
寄主植物超過250種,除柑桔外,還常見於木麻黃、台灣相思、木豆、由毛豆等護田林木上,觀賞植物玫瑰及飲用作物茶樹上也有發生。
為害症狀
若蟲和雌成蟲群集在柑橘等植物的枝幹、葉背中脈兩側和果實上為害,吸食汁液,使葉黃枝枯,枝條萎縮,皮層粗糙。引起落葉、落果,並能排泄大量蜜露,誘發煤煙病,影響光合作用。
形態特徵
雌成蟲體橢圓形,長5~7毫米,寬3.7~4.2毫米,橘紅色,腹面平坦,背面隆起,呈龜甲狀,有很多黑色短毛,體背被以白色蠟質絲綿狀分泌物,頭、胸、腹間無顯著分界。腹部後方附白色蠟質卵囊,囊上有脊狀隆起線14~16條,無翅,觸角黑褐色,11節,每節都有黑色剛毛;口器小,喙2節,末端有許多小毛,口針不長。有3對發達的足,形狀大小相同,足上有許多褐色剛毛。雄成蟲體瘦小,體長約3毫米,胸部黑色,腹部橘紅色,觸角黑色共10節,羽毛狀,眼半球形,位於觸角後方,複眼之間有1對單眼。前翅狹長紫黑色,翅脈簡單。後翅退化成匙狀,末端有鉤刺3~4個,口器退化,足細長發達。腹部每節中間的毛集成帶狀,近邊緣有2~3根長的剛毛,腹部末端有2個肉質突起,其上各有4根長的剛毛。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2~3代,以成蟲、卵和各齡若蟲在主幹和枝葉上過冬。吹綿蚧蟲體小,藉助風力或隨苗木接穗和農事活動傳播。
防治方法
①苗木檢疫。有蟲苗木用溴甲烷熏蒸消毒,防止介殼蟲傳播。②結合修剪在卵孵化前剪去蟲枝,集中燒毀。可先將蟲枝集中放於果園外的空地上,待經一周后再行燒毀,以便保護天敵,並經常抹殺幼蚧。③化學防治。卵盛孵期噴藥,每隔10~15d 1次,連續2~3次。藥劑種類及濃度:40%速撲殺乳油1200倍液,40%殺撲磷1000倍,48%樂斯本600-800倍,松脂合劑10~15倍液(燒鹼1kg、松香1.5kg 、水5kg)。 ④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例如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因其捕食作用大,可以達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其次,尚有小紅瓢蟲、黑緣紅瓢蟲、紅環瓢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