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性和雌性的平均體長4.5~4.6米,平均重820~1,030公斤。頭小,喙短,額隆低,喙與
額隆之間無摺痕分界。背鰭近三角形,梢端向後,位於距吻端約2/3體長處。鰭肢小而窄,可收入體壁的袋形淺凹中。尾葉大,後緣直,中央沒有缺刻。
呼吸孔新月形,凹面向前。兩下頜間有1對“V”形的喉溝。雄成體的背面和腹面均暗灰色,體表有圓形或橢圓形的白色的疤和齒痕。
幼體和雌成體背面中灰色,腹面白色。只在雄成體長出1對有功能的齒。雄成體吻突部有次生性骨化的吻中管。
上頜骨側溝淺而不顯著。在枕大孔腹緣中央有較小的第三
枕髁。
該種的下頜骨形成粗大的弓起。在成年雄性,1枚厚實側扁的獠牙從此弓起的前部萌出,伸向前方,並伸出到上頜頂面之上。齒的位置遠在下頜聯合之後,形狀側扁,其頂端中央稍後處具1個尖的小齒。有些個體的獠牙被藤壺類的蔓狀胸肢所覆蓋。下頜齒的位置和形狀是鑑別各種中喙鯨的關鍵特徵之一。
椎式:C7,T10~11,L8~11,Ca17~21=45~47(枚)。注(C:
頸椎,T:
胸椎,L:
腰椎,Ca:
尾椎)
近種區別
柏氏中喙鯨 | 弓頭鯨 | 小抹香鯨 | 短肢領航鯨 |
---|
雄性和雌性的平均體長4.5~4.6米,平均重820~1030千克 | | | 成體體長一般為3.5-6.5米,重1-4噸,雄大於雌 |
| | | |
雄成體的背面和腹面均暗灰色,體表有圓形或橢圓形的白色的疤和齒痕。幼體和雌成體背面中灰色,腹面白色 | 皮膚光滑沒有長皮繭或肉瘤,體色呈黑,藍黑,暗灰或深褐色,有的會摻雜大片灰色斑塊;尾鰭背面的後緣可能呈白色 | 體背面藍鐵灰色,側面轉為較淺的灰色,腹面暗白色或帶一些粉紅色調。通常在眼後,鰭肢前方的頭部每側有一個新月形的淺色斑 | 全身呈黑色和深灰色,體背部黑色或黑褐色,腹部色稍淡,眼睛後有灰色或白色的斜斑紋。背鰭基底後背上有十字形灰白斑。鰭肢間和喉部有似錨形灰白斑。背鰭、鰭肢及尾鰭均與體同色。有些個體全身呈黑色 |
| | | |
棲息環境
柏氏中喙鯨出現在所有海洋的溫帶和熱帶水域,主要棲息在海洋的深水區(超過2000米)或
大陸坡區(200~2000米),很少在大陸架海域。
生活習性
單個或成對活動的最常見,也曾記錄到3~7頭的小群(偶爾多至12頭)。一般執行淺層潛水,但深潛也能持續45分鐘之久。在間隔約15至20秒的一連串淺潛後, 會再深潛20至45分鐘。浮升海面時, 嘴喙先出現,且直指向天;在呼吸之後,有時會拍擊海面,而且在隱沒之前,緩緩翻滾一下。鹹信其生性謹慎。噴氣小而不明顯,但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或許看得見,氣柱向前傾。疤痕顯示競爭的雄鯨之間有打鬥行為。
主要以
頭足類的黵烏賊科、酸漿烏賊科和帆烏賊科動物為食。當然,它們也很可能大量捕食其他魚類和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黑海等海域的熱帶和中緯度區域。
原產地(海域):安哥拉、澳大利亞、巴哈馬群島、貝里斯、巴西、喀麥隆、加拿大、維德角、開曼群島、智利、中國、哥倫比亞、葛摩、哥斯大黎加、厄瓜多、斐濟、關島、瓜地馬拉、蓋亞那、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肯亞、科科斯群島、吉里巴斯、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紹爾群島、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密克羅尼西亞、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葡萄牙、留尼旺、聖赫倫那、阿森松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席爾、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坦尚尼亞、托克勞、湯加、英國、美國、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越南、
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葉門。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上海(長江口長興島)、台灣(北港、台南、東港)、台灣東岸海區(蘇澳、蘭嶼)。
繁殖方式
婚配為一夫多妻制。有關柏氏中喙鯨的繁殖資料非常有限。推測兩性在9齡左右
性成熟。雌性每胎產一仔,初生仔鯨長1.9~2.6米,重約60公斤。
種群現狀
柏氏中喙鯨普遍分布於大多數
熱帶海洋,為喙鯨屬中最常見的一種(Reeves
et al. 2003)。夏威夷海域估計有2138(CV=77%)頭(Barlow 2003)。
墨西哥灣北部有106頭喙鯨出沒(CV=41%),可能是柏氏中喙鯨和傑氏中喙鯨的混合(Mullin & Fulling 2004)。弗格森和巴洛(1999)估計有32678頭喙鯨活動於東太平洋,其中主要是
秘魯中喙鯨和柏氏中喙鯨(Pitman & Lynn 2001)。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