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法國哲學家代表。192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論著有《論意識的直接材料》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格森,H.
- 外文名:Henri Bergson
- 出生日期:1859年10月18日
- 代表作品:《論意識的直接材料》
人物簡介
法國哲學家、生命哲學和直覺主義的代表。1859年10月18日生於巴黎,父母都是猶太人。1878~1881年就學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189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並在該校任教。1900~1921年任法蘭西學院哲學教授。他於1914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928年獲192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1941年1月4日死於德軍占領下的巴黎。他的主要哲學著作有:(1889)、(1896)、(1900)、(1903)、(1907)、(1932)等。
柏格森的思想可以上溯到啟蒙時期的思想家J.-J.盧梭和浪漫主義運動的反理性主義傳統。他反對18、19世紀流行的各種哲學主張,其中包括I.康德的批判哲學、A.孔德的實證主義、G.W.F.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和H.斯賓塞的機械進化論。他的全部哲學都是攻擊唯物主義和決定論的,帶有強烈的反科學傾向。在認識方法上他貶低理智而推崇直覺,認為抽象的概念分析只能歪曲實在,唯有依靠本能的直覺才能體驗世界的本質。
柏格森把時間區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使用的由鐘錶度量的時間,也叫作"空間化的時間";一種是通過直覺體驗到的時間,也叫作"綿延"(duree)。在前一種時間中,各部分處於均勻、互相分離的狀態;而綿延則象河水一樣川流不息,各階段互相滲透、交融,匯合成一個不可分的永遠處於變化中的運動過程。他認為綿延是唯一的實在,而科學的時間只是抽象的幻覺。柏格森又提出,人的記憶也分為兩種,即習慣記憶與真正記憶。習慣記憶全憑大腦功能,例如通過背誦來學習;而真正記憶則是精神活動,它象滾雪球一樣通過形象把過去的經驗全部保存下來,並不依靠大腦。因此,他強調精神決不屬於身體,身體不過是精神用來達到自身目的的工具。他還把生命同物質對立起來,攻擊唯物主義和機械進化論。在他看來,進化並不只是生物適應外界環境的結果,支配進化的原動力是宇宙間的生命衝動,進化就是生命衝動不斷克服感性物質、不斷創造不可預見的新形式的過程。在進化過程中,生命和精神表現為上升的運動,物質表現為下降的運動。
柏格森在他的社會哲學中把道德、宗教和社會也分為兩種類型。他認為,封閉的社會受靜態的道德和宗教支配,只會遵守道德規範和信奉教條;開放的社會受動態的道德和宗教支配,嚮往英雄的崇高行為,重視聖者的神秘經驗。這兩種道德、宗教和社會的對立反映出決定論與自由、理智與直覺之間的鬥爭。
柏格森的哲學思想在20世紀初曾風行一時。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對他讚揚備至,英國哲學家A.N.懷特海的過程哲學受到他的重大影響。從20年代起他的影響逐漸衰退,尤其是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興起使他的學說黯然失色,邏輯實證主義和語言哲學也與他的這種思想互不相容。然而,他所主張的反決定論的自由意志說直接影響了後來法國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J.-P.薩特的自由選擇理論。柏格森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哲學的範圍,文學家當中接受他的思想的有英國戲劇家G.B.蕭伯納(1856~1950)和法國小說家M.普魯斯特(1871~1922)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