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姓

架姓,架也作榢、枷、杙,讀音作jià(ㄐㄧㄚˋ),得姓始祖是姬宜、架書(欒書)。古時候,架氏子孫大多善戰,多為將軍,有架共叔、架盾、架針等。現今架姓子孫分布在山東、山西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架姓
  • 漢語拼音:jià
  • 郡望:千乘郡、泰山郡 等
  • 名人: 架共叔 架 枝 等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架共叔,架 枝,架 盾,架 黶,架 針,架 糾,架 盈,架 魴,架 樂,架 豹,架 書,架福雲,

基本介紹

架[架、榢、枷、杙,讀音作jià(ㄐㄧㄚˋ)]
架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靖侯後世孫架枝,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唐叔姬虞封在唐地,其子姬燮父雖改國號為晉,並無遷都之事,直到晉靖侯姬宜,其地均在唐地。今晉武侯至晉文侯前後相承的八位晉侯墓地均在天馬——曲村遺址內,則此地為唐叔虞始封的夏墟,亦即《詩·唐風》最初地望所在。晉靖侯十七年(公元前842年),西周第十位君王周厲王姬胡殘暴不仁,周人將他趕出鎬京,讓周公和召公共同當國,史稱“共和”。晉靖侯於次年去世(公元前841年),其子厘侯司徒立。晉靖侯的後代子孫,有受封在架邑(亦稱欒邑,今河北欒城)者。
在古漢字中,“架”與“欒”通假,都是指王公貴族宮殿建築上的一種結構,即建築幾何學上的三角結構。“架”是三角框架的等腰兩邊,而“欒”是三角框架的底邊,合起來稱之為“欒架”,用於兩柱之間的上位固定和撐托結構,兩個欒架上撐托一個“梁”,這樣一個結構組合,稱之為“棟”。按古代禮制,在建築結構上,梁、柱的數量是有限制的:帝之宮寢,不低於三十二梁一百二十八柱(滿一個卦),王之宮寢,不低於十六梁六十四柱(滿一個卜),公、侯不高於八梁三十二柱,百姓不得高於四梁八柱。因此,在古代禮制上,“架”與“欒”都是維護王權的組成部分和表征,被衍伸為王權的維護者。在晉國歷史上,“架”、“欒”、“栗”、“枷”等多被用來命名王畿周邊的地邑,然後由王族貴胄子孫分駐,以護衛王畿。晉靖侯姬宜的後世孫公子枝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架氏,亦有裔孫稱為欒氏,就屬於這種文化背景。根據《春秋左傳》、《國語》、《史記·三家注》等古籍記載,周朝時期晉、齊兩國往來密切,主要是親緣往來和屏周的戰爭往來,由此帶動經濟文化交流,這在當時是重要的治政往來需要萬方數據和治政往來的基礎。公子枝的孫子架書,亦稱欒書,在晉國執政十四年之久,顯赫一代。他曾為晉國的下軍佐,率晉國下軍隨同晉主帥郤克於魯成公姬黑肱二年(公元前590年)為援救魯國而同齊軍作戰,奉之戰後,從欒中邱輿(今河北欒縣)出擊馬隆(今山東淄博臨淄)。春秋時期諸侯進軍,左路軍團稱為下軍,屬於支援保障軍團。當時晉軍進入今天的博山秋谷地,根據地形看,必用下軍,即左路支援保障軍團駐守齊、魯間的主要通道古萊蕪谷,即今天博山到萊蕪的主要通道,是博山城區一帶及神頭南出青石關到萊蕪的交通要道,當時由架叔的親族領兵駐守,晉軍沿秋谷到淄川城駐兵扎守,依勢與齊國談判。這樣,沿線留下了架氏後代。這支架氏屬於西周姬姓貴族的親族後裔。
晉平公姬彪六年(齊莊公姜購三年,公元前547年),晉國貴族架盈(欒逞)得罪了君主,便逃到了齊國。晉平公八年(公元前550年),齊莊公姜購準備要攻擊晉國,暗派架盈潛回曲沃(今山西曲沃),齊國隨後兵壓太行,準備攻晉,但是架盈在晉國一露頭,就行跡敗露,齊軍只得撤回,因此架(欒)氏因架盈通敵,全族在晉國遭到了滅族之災。晉平公,就是晉國歷史上那位七十讀書尚不遲,炳燭而學,學問通天下的開明君主。架(欒)氏一族有多人逃到齊國,所以到齊景公姜杵臼三年(公元前542年),齊國的田、架(欒)、鮑、高四大族氏共同平滅崔杼氏與慶氏的亂政,原本晉國周宗室架(欒)氏家族變成為姜姓齊國的公卿貴族。此後,齊國立政不再單純是以姜姓血親為基礎,而是擴展到五姓旺族聯政。實際上,這比單純以姬姓宗親為根基立政的晉國、周、魯等宗主國要進步得多。架(欒)氏家族遷入齊國,成為貴族宗支後,齊國就變成了晉國公卿貴族的避難求生地。晉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85年),晉公卿范中行遭到四公卿(晉知伯與趙、韓、魏四卿貴族)攻滅、並被分割土地的災難,其兩個兒子就跑到齊國避難求生。後來,就連晉國君主晉出公姬鑿也在內亂中無法維持統治,在第十七年(公元前453年),也跑到齊國避難求活,可憐死在路上。史實證明,晉國姬姓宗室的分裂敗落,難承唐叔虞開業的輝煌。遷到齊國來的姬宗大族(周宗親族),如架(欒)氏、親氏、范氏這些重要宗族,必定要在齊國立宗祀祭祖親。但宗族分支不能再立唐叔虞的廟祀,只得立母系先族神祀廟祭以保持宗親關係,因此立了姜氏女母神廟祭,成為架(欒)氏、范氏等晉宗親必行的祖祭方式。齊國政權在後來更迭與權力爭鬥日愈嚴重,使得架(欒)氏、范氏難以在政權紛爭中立足,遂遷徙國都之外,或南遷古萊蕪谷,即今博山到萊蕪、沂源等地帶魯國地域。因為架(欒)叔一族有散布於斯,有架(欒)氏族群居,范氏也有族群居落,所以沿古“賓中”出峽谷到今山東博山神頭地域的開闊地,晉宗族(欒)氏、范氏二族群居地建有母祖祭廟“顏(賓)文姜”祠,亦有(欒)氏、范氏的祖瑩之地。這有待國家級考古工作者去進行發掘、考證。
後來架(欒)氏滿族被誅,面臨滅頂之災,有族人因避難改為字型相近之“栗”為姓氏者,稱栗氏,由此誕生了栗氏一族。該架、欒、栗三氏同宗同源,是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古女真族郭爾本氏族,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據史籍《滿洲八旗通志》記載:
滿族郭爾本氏,滿語為Golbon Hala,意為“支架、架子、衣架”,世居郭洛果多(今黑龍江上、中游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郭氏,亦有取原意為漢姓架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姬宜、架書(欒書)。

郡望堂號

郡望

千乘郡:春秋時齊國有封邑名為千乘,因齊景公狩獵於境內的青田而得名。西漢時期改置為郡,治所在千乘縣,故城在今山東省高青縣高苑鎮北部,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北部博興、高青、濱縣等一帶地區。東漢時期曾一度改為樂安國。
泰山郡:西漢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設泰山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縣一帶。東漢朝時期有個博縣,在西晉朝時期移郡後,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部一帶。唐朝時期為乾封縣。宋朝時期改乾封為奉符,即今山東泰安。大金國天會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軍,後改為州。清朝雍正時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時期廢府為縣。“泰安”,是從“泰山安則四海皆安”一語中來,取意國泰民安。泰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榮的大汶口文化。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為衛國之邑,後為齊國所占,成為齊國邑地,位於山東菏澤汲堂河一帶,因水草清茂,古代齊國人稱其為清河。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後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後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元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時期,清河縣改歸京師廣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轄。此後直至清朝時期,清河縣隸屬於直隸省廣平府。民國初期,清河縣初屬直隸省冀南道,民國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為大名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隸於河北省,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劃屬河北省十四督察區。抗日戰爭爆發後的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創立了冀南區抗日根據地,清河縣為其轄地。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成立,轄冀南區,清河縣為冀南區十三專區。抗日戰爭勝利後,於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縣改屬冀南區二專區。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晉冀魯豫邊區即行撤銷,清河縣隨冀南區二專區歸屬華北行政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河縣人民政府由城關遷駐葛仙莊。於1952年11月7日撤銷了衡水專區,清河縣改隸邢台專區。1958年4月28日撤銷邢台專區,清河縣歸屬邯鄲專區;同年12月20日,撤銷清河縣併入南宮縣。1960年5月3日又撤銷邯鄲專區,清河縣境隨南宮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5月23日,復設邢台專區,南宮縣還屬。同年7月9日,恢復清河縣建制,仍隸邢台專區。1970年邢台專區改為邢台地區,繼轄清河縣。1993年7月,邢台地區與邢台市合併,改由邢台市管轄。
齊 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為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為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高陽郡:歷史上的高陽郡有三:①戰國時期為高陽邑,亦稱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部,秦朝末期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其“高陽”即指該地區。②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47~167年)又置高陽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晉朝泰始初期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時轄四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③北魏時期另置青州高陽郡,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
唐 縣:境內明伏、西下素、鉤魚台等沿唐河兩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兩米以上文化層分析認定,這裡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類聚居活動,屬仰韶文化遺址。公元前2377年農曆2月2日,堯帝放勛誕生於今唐縣堯山(今河北順平伊祈山),以伊祁為姓。公元前2360年,帝堯放勛被封為唐侯,治所陽邑(今固城,一說在長古城),亦稱唐,即在唐縣境內,稱古唐侯國。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摯將帝位讓給堯,也是在唐縣舉辦的"禪讓"儀式,並在伏城建都城,後因水患,由此地赴平陽(今山西臨汾)執帝位。虞舜執政後,將堯子丹朱封為唐侯,治所鴻郎城(今湖北洪城)。據《中國歷史地圖集》記載:春秋時期,境內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河北保定唐縣高昌,亦稱慶都邑),陽邑(亦稱唐邑,今河北固城),屬燕地、中山地。戰國時期,屬趙國,中山國,西北邊界置鴟之塞(亦稱鴻上塞,今倒馬關之上冠頂),東北界置慶都邑,趙武靈王時,中山國武公於境內築起西起西大洋,經蔡莊,南唐梅,東北達順平、滿城的古中山國長城,唐縣境內長達二十公里,至今長城走向、殘存石砌牆體、望台、戰台等依然清晰可辯。秦朝時期屬上谷郡。
曲沃縣:名約出現於西周時期。周平王二十五年乙未(公元前746年),晉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師於曲沃,人稱“曲沃桓叔”。由於桓叔政治經驗豐富,所在地曲沃又是晉國大邑,地理環境優越,在他的經營下,曲沃很快成為晉國的又一政治、經濟中心,且規模超過了晉都翼,加之桓叔又有“好德”的美譽,所以晉國民眾鹹來歸附他。桓叔死後,其子繼位,人稱“曲沃莊伯”,他以曲沃雄厚的實力與晉君展開宗族間的權力爭奪。莊伯死後,其子稱繼為曲沃伯,人稱“曲沃武公”。周釐王四年(癸卯,公元前678年),武公滅晉,盡取晉國重器又重賄周天子,被周天子冊封為伯爵,正式成為晉國國君,即歷史上的晉武公。從此長達六十七年的曲沃與翼兩個政權的爭奪戰爭方告結束,晉國復歸統一。這段歷史使“曲沃”在先秦文獻中成為耀眼的地名之一。西漢時期,曲沃屬降縣。北魏朝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始置曲沃縣,縣治在今縣城南十里的降山北麓。北周明帝時期移治樂昌堡。隋朝開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才移治於今縣城。至於“曲沃”的含義,清朝時期的《曲沃縣誌》講得很明白:“沃水瀠回盤旋,是為曲沃。”沃水古稱沃、沃泉、降水、佛佛水、天河等等。它發源於降縣的降山沸泉,故稱降水、沸水,當流經曲沃景明瀑布時,水流洶湧下注,如從天落,故又名沃泉、天河。“沃”字的含義,在中國最早的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在“釋水”中說:“沃泉懸出”。東漢劉熙的《釋名》也解釋為“懸出曰沃”。原來“沃”的含義就是指流水自上而下,後引伸出“澆灌的義項,水沃則土肥,故又有“肥沃”之義。古代的沃水即指今景明瀑布,它位於曲沃縣城東南十公里處的景明村。其水由懸崖上瀉下,飛珠濺玉,蔚為壯觀。瀑布旁的白石山盛產白石,其石皓如霜雪,清奇古怪。這些景觀早在《詩經·唐風》中就有過詳細的描述,其中《揚之水》一篇寫道:“揚之水,白石鑿鑿。素衣朱噗,從子於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於鵠。既見君子,云何其憂。揚之水,白石粼粼。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有學者解釋這首詩說:公元前738年,晉大夫潘父和曲沃桓叔密謀裡應外合殺晉昭侯,然後迎桓叔入晉都,結果桓叔舉兵失敗,潘父被晉人誅殺。這首詩就是他們密謀政變時寫的。也有人認為,詩作者既叛從曲沃桓叔,但又想把他密謀攻晉的訊息告知晉昭侯,所以有此“首鼠兩端”之詞。更有人說這首詩完全是對曲沃桓叔的讚美,反映了曲沃已為眾望所歸的景象。國人都背叛了晉君,儘管桓叔的密謀都為路人皆知,但卻無人去報告晉君。無論如何解釋,詩中所描寫的沃水、白石山及地名沃、鵠都是真實的。沃,即指曲沃;鵠,是曲沃的一個城邑,即今山西省曲沃縣安鵠村。

堂號

千乘堂:以望立堂,亦稱樂安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齊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淄堂、青州堂。
高陽堂:以望立堂。
唐堯堂:以望立堂。
曲沃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架共叔

(公元前?~前709年待考),又稱欒共叔、欒共子、共叔成;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上卿、將領。

架 枝

(公元前?~前662年),又稱欒枝、欒貞子,架共叔(欒共叔)之子;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將領。

架 盾

(公元前?~前601年),又稱欒盾,架枝(欒枝)之子;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上卿、將領。

架 黶

(公元前?~前556年待考),又稱欒黶、欒桓子,架書(欒書)之子;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上卿、將領。

架 針

(公元前?~前556年待考),又稱欒針,架書(欒書)之子,架黶之弟;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車右、將領。公元前578年晉國伐秦,架針為晉厲公車右。
公元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架針仍為晉厲公車右,表現優異。
公元前559年夏,架針在伐秦之戰中戰死。架針與其兄不同,這是位具有忠君愛國精神,作戰勇敢而且頗有詞令風度的人物,可惜輕易赴死。

架 糾

(生卒年待考),又稱欒糾、弁糾、卞糾;晉國人。著名春秋時期晉國御戎、將領。公元前573年晉悼公即位,任命架糾擔任御戎,領導主管馬匹的校正(官職),並負責專管戰車駕駛人員的教育培訓。《國語》稱其擅長駕車並能處理軍中政務。

架 盈

(公元前?~前550年待考),又稱欒逞、欒懷子,架黶之子;晉國人。著名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將領。被外祖父范宣子所逐,先奔楚,後奔齊,後來潛入曲沃襲擊晉國,事敗,被殺。

架 魴

(生卒年待考),又稱欒魴;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將領。公元前554年春,荀偃去世後,架魴跟隨衛國執政孫文子再次伐齊。這次出兵應是架(欒)氏為了完成對剛剛去世的主將荀偃的承諾,可見欒魴應為架盈的得力助手,關係應該也很親近。後來隨架盈入曲沃,失敗後逃到宋國,幸免於難。

架 樂

(公元前?~550年待考),又稱欒樂;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將領。架盈族人,公元前550年戰死於曲沃。

架 豹

(公元前?~535年待考),又稱欒豹;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將領。架盈族人,其封地為“州縣”(今河北清河)。架(欒)氏亡後,士匄、趙武、韓起皆欲得之,因欒豹勢力雄厚,均未果,但最後於公元前535年被韓起所取。

架 書

(公元前?~前573年待考),又稱欒書、欒武子,架盾(欒盾)之子;晉國曲沃人(今山西曲沃)。著名春秋時期晉國上卿、將領。

架福雲

(公元1947~今),河北清河人。著名中共基層黨務工作者。1964年參加工作,任國小教員。現任呼和浩特鐵路第三中學黨總支書記。
1968年入伍,在部隊工作二十年,轉業到呼和浩特鐵路局工作後,歷任宣傳助理、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二十六年。所在單位先後被評為鐵路分局、鐵路局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和精神文明單位,領導班子被首批命名為基層單位好班子稱號,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