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魚之肆是一個成語,讀音是kū yú zhī sì,原意賣乾魚的店鋪,比喻無法挽救的絕境。
《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 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矣!’” 後因以為典,喻困境、絕境。
莊子家裡很窮,所以去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莊子見監河侯不願馬上借糧,有點生氣,臉色都變了,說:“我昨天來這兒的時候,聽到路上有個聲音在叫我。我回頭一看,只見車輪碾過的車轍中,有一條鯽魚。”我問:‘鯽魚啊,你在這兒乾什麼呢?’鯽魚說:‘我是東海的臣子。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嗎?’我說:‘好。我去遊說吳越之王,請他開鑿運河,把長江的水引過來救你,可以嗎?’鯽魚生氣地說:‘現在我被困在這兒,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如果像你這么說,不如早點到賣乾魚的店裡去找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