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花李欖

枝花李欖

枝花李欖[Linociera ramiflora (Roxb.)] Wall. ex G. Don。灌木或喬木,高3-25米;樹皮灰黑色或灰褐色。小枝灰白色或褐色、紫紅色,圓柱形,節間常壓扁,具粗糙皮孔。葉片厚紙質或薄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稀披針形,長(5-)8-20(-30)厘米,寬(2.5-)4-7(-12)厘米,先端漸尖、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漸狹,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產於台灣、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枝花李欖
  • 拉丁學名:Linociera ramiflora (Roxb.) Wall. ex G. Don
  • 別稱:黑皮插柚紫;枝花流蘇樹,柚柴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捩花目
  • 亞目:木犀亞目
  • :木犀科
  • 亞科:木犀亞科
  • :木犀欖族
  • :李欖屬
  • :枝花李欖
  • 分布區域:台灣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貴州省,等
  •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相關變種,

形態特徵

植株:灌木或喬木,高3-25米;樹皮灰黑色或灰褐色。
枝:小枝灰白色或褐色、紫紅色,圓柱形,節間常壓扁,具粗糙皮孔。
葉:葉片厚紙質或薄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稀披針形,長(5-)8-20(-30)厘米,寬(2.5-)4-7(-12)厘米,先端漸尖、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漸狹,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乾時常為鐵鏽色,兩面常密生乳突狀小點,無毛,側脈7-15對,兩面微凸起,有時在上面平坦,稀微凹,細脈兩面常不明顯;葉柄長2-5厘米,上面平或具溝,無毛。
花:花序腋生,稀頂生,疏鬆,長2.5-12(-25) 厘米,苞片線形,長0.5-5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花梗長1-5毫米;花長2.5-3毫米;花萼長約1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裂片卵形,長約0.5毫米,先端銳尖或鈍;花冠白色、淡黃色或黃色,乾時變黑或褐色,裂片長圓形,長1.5-2.5毫米,基部稍合生,先端圓,盔狀;花絲短,花葯橢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卵形,無毛,花柱幾無,柱頭頭狀,微2裂。
果:果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1.5-3厘米,徑0.5-2.2厘米,呈藍黑色,被白粉;果梗明顯具棱。
花果期:花期12月至翌年6月,果期5月至翌年3月。

生長環境

枝花李欖生長於海拔2000 米以下的林中、灌叢和山坡、谷地。

分布範圍

枝花李欖產自於台灣、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印度、東南亞以至大洋洲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
枝花李欖

相關變種

大花李欖(變種)大花流蘇樹(考察與研究)圖版32:4-5
Linociera ramiflora (Roxb.) Wall. var. grandiflora (Miao) Miao, comb. nov. ——Chionanthus ramiflorus Roxb. var. grandiflorus Miao in Investigat. Stud. Nat. 7: 17, f. 2-4. 1987.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的花梗明顯,長3-6毫米;花較大,花冠裂片長4-5.5毫米;花葯長圓形。花期8月,果期不詳。
產於貴州。生海拔約1 300米的山坡林中。模式標本采自貴州興仁。
據記載(Chia in Acta Phytotax. Sin. 3: 349. 1955)我國雲南可能分布有Lino-ciera caudata Coll.,但作者尚未發現有可靠的標本足以證明中國有此種的分布。此種與L. ramiflora(Roxb.)Wall. ex G. Don區別在於葉片先端尾狀漸尖,葉柄長8-10毫米,花冠裂片長約6毫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