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珠村

果珠村

果珠村委會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果珠彝族鄉的一個行政村,是果珠彝族鄉黨委政府所在地,全村交通不方便,距鎮雄縣城38公里。東鄰魚洞,南臨拉埃、高坡,西面鄰尖山,北面鄰雲嶺。轄發貢寨、麻地坡等2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113戶,共10714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10301人,勞動力5925人。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32416.2畝,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3286.7畝,林地12604.9畝,人均耕地1.24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53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34元。村內幹群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今後果珠村委會的發展重點主要是: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50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果珠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昭通市
  • 人口:10714人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果珠村委會國土面積16132.5畝,擁有林地7580.5畝。耕地總面積6796畝(其中:田5畝,地6791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種植烤菸為主。果珠村委會國土面積16132.5畝,擁有林地7580.5畝。耕地總面積6796畝(其中:田5畝,地6791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種植烤菸為主。

基礎設施

果珠村委會目前已實現路通、水通、電通。整個村委會共有1258戶通自來水,763戶還在飲用井水,1946戶還在飲水困難;198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07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585戶。
該村委會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果珠村委會目前已實現路通、水通、電通。整個村委會共有1258戶通自來水,763戶還在飲用井水,1946戶還在飲水困難;198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07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585戶。
該村委會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農村經濟

2006年整個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253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82.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6.9%;畜牧業收入598.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3.6%;林業收入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4%。外出勞務收入312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2366元,人均純收入1236元。
該村委會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該村目前已有59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874戶,還有64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2006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汽車127輛,拖拉機18輛,機車124輛。
2006年整個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253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82.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6.9%;畜牧業收入598.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3.6%;林業收入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4%。外出勞務收入312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2366元,人均純收入1236元。
該村委會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該村目前已有59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874戶,還有64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2006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汽車127輛,拖拉機18輛,機車124輛。

特色產業

種植業和養殖業是果珠村的主導產業,特別是養殖業,通過不斷改種、改廄,優質的果榮系列生豬在該村得到長足發展,成為該村的特色產業。種植業和養殖業是果珠村的主導產業,特別是養殖業,通過不斷改種、改廄,優質的果榮系列生豬在該村得到長足發展,成為該村的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果珠村委會是是漢族、彝族民族混居地,以漢族、彝族為主,其中:漢族9663人,彝族825人,其他民族226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2113戶,共10714人,其中男5482人,女5232人。農業人口數為10301人,勞動力總數5925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5673人,外出務工人數1485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合作醫療。至2006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數74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總計7784人,參合率8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
果珠村委會是是漢族、彝族民族混居地,以漢族、彝族為主,其中:漢族9663人,彝族825人,其他民族226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2113戶,共10714人,其中男5482人,女5232人。農業人口數為10301人,勞動力總數5925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5673人,外出務工人數1485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合作醫療。至2006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數74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總計7784人,參合率8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7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377.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80萬元,有固定資產13.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杉林溝口,中學生就讀到果珠。該村距離國小校1.80公里,距離中學1.5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923人,中學生64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思想落後,缺乏資金.。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充分發揮本地區自然和勞動優勢,以當地自有糧食資源,成立種羊協會,帶領全村人民脫貧致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