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質資源
中國的果樹種質資源十分豐富。以果樹中占重要地位的薔薇科蘋果屬 (
Malus)、梨屬(
Pyrus)、李屬 (
Prunus)等溫帶果樹而言,中國可稱世界首富。很多柑橘類果樹的栽培起源中心在中國。原產中國的果樹有白梨、花紅、海棠果、
桃、
李、
杏、
梅、中國櫻桃、
山楂、
棗、
板栗、
柿、
銀杏、
香榧、
獼猴桃、
荔枝、
龍眼、
枇杷、
楊梅等。此外還有不少尚待馴化的栽培果樹的近緣種、野生種和砧木資源。中國從世界各地引種果樹的工作也早已開始。如
葡萄和
石榴的栽培種引入中國已有2000年以上歷史。引入的種類通過長期的栽培選擇,形成了許多適應中國自然條件的生態類型和地方品種。僅梨的栽培品種估計就有1000個以上。中國的果樹種質資源也為世界果樹品種改良作出了貢獻。如桃和甜橙在世界各地、溫州蜜柑在日本已普遍栽培;板栗、沙梨、杜梨、秋子梨和山荊子等分別為美國和歐洲的栗、梨和蘋果的抗性育種提供了有價值的種質。中國豐富的野生果樹資源,如山葡萄、
中華獼猴桃、越橘和許多果樹砧木資源的開發利用,正在為進一步發展世界果品生產提供更加寬廣的領域。
保存
隨著現代果樹生產的發展,果樹優良品種在世界範圍內推廣,大量原始品種和地方品種被陸續淘汰。這一方面改良了果樹品種;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果樹種質的貧乏。特別是19世紀營養繁殖技術廣泛推廣以後,改良了的新品種的單一無性系在全世界範圍內繁衍,使大量原始異質自然體被同質的“標準”品種所取代,品種與品種間親緣關係過多地接近,對生產構成了危險。如19世紀香蕉主產區熱帶美洲的品種已只有少數幾個三倍體的無性系,它們雖有適合大規模經營和耐遠距離運輸的優點,但對真菌病害卻非常敏感。因此,蒐集和保存各種野生、半野生和品質上雖有缺陷但具備某些特色的地方品種,已成為培育優質、抗逆新品種的物質基礎。
由於果樹主要靠無性繁殖,保存種質資源的方法除在適當地區建立野生果樹自然保護區外,主要是蒐集有關種質資源建立果樹種質保存圃(也稱原始材料圃)。圃內對栽培果樹的品種、品系概用無性繁殖,並利用矮化砧以增加保存的數量和便於管理。收集的果樹種質材料都需經過嚴格的檢疫、編號、登記,並作出初步評價。種質保存圃同時進行果樹形態、生理、生化和遺傳等多方面的觀察研究,必要時對種質進行復壯更新,並隨時對育種工作者或生產者提供果樹種質材料和有關資料。此外,利用低溫、乾燥、真空等條件長期地保存果樹
種子、
花粉和營養器官和組織的方法也在研究試驗中。隨著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利用莖尖分生組織培養的超低溫貯藏,對保存某些獨特種質提供了一個簡單、穩定和經濟的方法,並已在
草莓、葡萄等的種質保存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