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村(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果子村位於坦洲鎮鎮東部,距離鎮政府約4.2千米。東鄰珠海南溪,南接鹹圍村,西連三塔村,北靠上北圍村。該村地域原為沙坦,清乾隆元年至二十一年(1736—1756年)有人墾耕,築成圍。1938年日軍侵粵時,有難民逃此定居,聚民漸多,形成村落。因地處果子圍而沿用圍名。果子村坐落於東灌河東北岸,呈線狀分布。東灌河流經村中部分長約2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果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歷史文化,村民由來,本地方言,傳統習俗,本地美食,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屬香山縣恭常都。1946年屬中山縣三洲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中山縣第五區三洲鄉。1952年屬第三區同勝鄉。1961年屬坦洲區坦洲公社七村大隊。1963年屬坦洲公社七村大隊頃九村。1984年屬中山市坦洲區七村鄉頃九村。1985年從坦洲區七村鄉頃九村析出,獨立成村,稱果子村。1987年屬坦洲鎮七村村。1990年屬坦洲鎮七村管理區(1998年復稱七村村)。2001年至今屬坦洲鎮七村社區。

經濟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甘蔗、蔬菜、水果,輔以養殖生豬、“三鳥”和塘魚。20世紀70年代後,村集體為增加收入,開展多種經營,不少生產隊開辦鴨場。稻田一年兩造收割後,村民把鴨趕到田中,讓鴨子食用收割時掉落在農田中的穀物,以減少飼料投入。當時養鴨屬粗放型,勞力投入不多,村民利用工余時間,一年能養3—4批。中山縣食品進出口公司為發展家禽出口,曾大力支持各生產隊辦鴨場,派人協助投放種苗,幫助解決飼料問題,負責收購出口,並獎售糧食,村中的養鴨業一度興旺。改革開放後,鴨飼養量大增,1980年村內的一個養鴨專業戶成為坦洲第一個萬元戶。1993年土地被徵收後,村里大力發展工商業經濟。現時以工商業為主,蔬菜種植為輔。2015年,有耕地面積463畝,魚塘80畝,企業3家,商業樓房(含酒樓、商場、商鋪等)3間,出租屋25間。村民收入主要有工資收入、農業生產收入、物業出租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個體經營收入等。

人口

2015年,該村戶籍人口361人。其中:男性178人,女性183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92歲(男);生活主要依靠農業收入約100人;實際在村居住戶籍人口33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300人。祖籍該村的澳門同胞6人。

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3個。其中黃姓人口最多,南宋末年,有黃姓人家遷往香山三灶(現珠海市),後轉人該地;另有黃姓人自廣東廣州、佛山、江門等地陸續遷居而來。

本地方言

世居村民為漢族,屬廣府民系,通用粵方言沙田話。

傳統習俗

村民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灶君節等傳統節日會進行祭祀活動。村內還保存著些傳統的生產習俗,如擇日開工、開耕、開市、鄰里幫工、乾塘、做田園等;傳統婚嫁、喪葬等特色民俗也有保留。開耕民俗形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年頭開工之日,村民會在田地插香燭奉神,但不點燃香燭,稱“燒乾香”“看燭”。村民用鋤頭在田地鋤幾鋤並把土地略微翻動,然後燃放爆竹,取意開工吉利。鄰里幫工,即村民每逢興建房屋或者辦理婚喪事宜,其親戚鄰里一般都主動、樂意幫忙,屆時主人家供應飲食,無須提供酬勞。喪葬禮俗主要有送終、報喪、落地、擔幡買水、開路、開光、睇面、入殮、出殯、回魂、打齋超度、安神等環節。

本地美食

特色農產品有龍眼、芒果、番石榴、楊桃、香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年糕、豆撈、煎堆、油角、糖環、粽子、糍仔。特色菜餚有燒乳豬,其燒制方法保持傳統,堅持用明爐燒烤。從乳豬肚處用刀斬開背脊,劈開豬頭,去豬腦,取出肋骨和兩邊的肩胛骨,洗淨瀝乾水分;用五香鹽塗勻乳豬內腔,醃製約30分鐘,用鐵鉤掛起,瀝乾水,再把乳豬醬塗抹在豬腔內醃約20分鐘;用特製燒叉從其臀部插入,跨穿到扇關節,最後穿至腮部;上叉後用清水沖洗皮上油污,再用沸水淋遍豬皮至硬,最後掃上糖醋水,晾乾;將乳豬放進烤爐中焙,至豬腔僅熟,取出;用木棍支撐好乳豬,綑紮好手腳;在豬皮上掃油;將炭爐點燃,先燒頭部、尾部,再燒豬身,燒至麻皮金紅色為佳。

公共設施

1967年,該村曾在生產隊的文化室開設七村國小分教點,1972年撤銷。全村20世紀60年代通電和電話,80年代通自來水,90年代末通網路,2001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