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文集21--美國的智慧

林語堂文集21--美國的智慧

本書是林語堂先生最為通俗的一本哲學著作,明確地提出了“中國人應該向美國人學習什麼?”的問題,全書的內容涉及到美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語堂文集21--美國的智慧
  • 內容簡介:美國人的金錢掌握在猶太人的手中
  • 看點:學貫中西的林語堂
  • 作者簡介:福建龍溪原名和樂
看點,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評論,文摘,

看點

有人曾說:“全世界大多數的外國人只知道中國有兩大文人:一位是德配天地的孔夫子;一位是學貫中西的林語堂。
一百四十年來,美國的國民經濟始終高居全球第一,其在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娛樂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更是其他國家所無法匹敵的。是什麼樣的“美國精神”、“美國智慧”成就了這個世界強國的光榮與夢想?也許我們可以在學貫中西的大師林語堂的獨特視角、精湛筆鋒中尋找到答案。
美國思想關注更多的是未來,而不是現在;它關注的是進步和繁榮,這是一個全新的主題。它總是向著下一個火車站出發,從不滿足於它的現狀。

內容簡介

“有這樣一句話:“美國人的金錢掌握在猶太人的手中,而美國人的智慧卻是掌握在華人腦中。”國學大師林語堂,以自己深厚的東方文化底蘊、在美國生活十幾年來的經歷為我們深刻闡述這一義理。
本書包括生活的智慧、決策、藝術等等。對很多有爭議的問題,作者時刻保持警惕和觀察,藉助近百位中外名家的作品將自己的觀點融入其中,避免簡單的是非判斷。書中縝密的思辨不輸給正統哲學著作;清新恬淡的語言,堪比《瓦爾登湖》。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乃葛遙晚長。

媒體評論

林語堂把許多歷史悠久的哲學思想濾清,配以現代的香料;他根據個人獨特的創見,用機智、明快、流利動人的文筆寫出一部有骨子、有思想的著作。作者在書中討論到許多問題,見解卓越,學識淵博,對中西思想深刻的理解。
——《紐約時報》書評副刊
在《我的話》中,林語堂這樣評價自己,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確,林語堂終其一生,都在做中外文化交流的躬耕者,一生著作六十多部,其中大部分以英文寫作。他向世界介紹中國,也向中國介紹世界。
——鳳凰網
五十年跨煮拜前真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組企地的中國作家是林語堂。
——瑞典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評審馬悅然教授

文摘

一、智慧的範圍
唯一重要的哲學問題,關係我們及我們國民臘才去命運的唯一問題,是生存智慧問題。只有搞清其主題和範圍,智慧才能稱其為智慧。其範圍只能是,一定是,也許是活著的人的生存領域。我就想把問題這么簡單化,絲毫不願意涉及一個讓人非常遺憾的知識分支——形上學。活著的人的問題是一個我們了解甚少的相當廣闊的領域,其中充滿了人類情感和希冀;充滿了使我們不時地感到羞愧的動物遺產;充滿了太古的、黑暗的、地表下的欲望,這在基督教義上稱為漿尋棵附在我們身上的惡魔;充滿了我們莫名其妙的高貴感,考慮到我們的來歷的確莫名其妙,這在基督教義上稱為駐在我們心中的上帝;充滿了了不起的智慧及其結晶;充滿了我們高尚的愛國情操,對國旗的熱愛,銅管樂隊帶來的激動以及國際戰事中並不光彩的屠戮。世界,生生息息的世界,是一個經常被人談起的話題,有時候談論得過多了。難道我們不可以不提不朽的問題嗎?這應該是死者的合適話題和領地。對我們來說,他們死了,假如他們沒有死,他們將從更好的角度討論他們知道的一切;我們只有穿過陰陽界才能對此了解更多。我希望他們處理問題比我們的運氣要好。愛默生在他的日記中寫道:“關殃拜享趨於不朽的眾所周知的證據是我們對其他任何解決方案都不滿意。”——一句廣為引述的名言,它會繼續流傳下去。證據本身含有消極的成分,依賴於我們思想中的某種主觀欲望。但是,由於使用了形容詞“眾所周知”,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文學創作上;否則,人們也不會引用得如此廣泛。然而,一個中國人也許會這樣說,說得同樣恰如其分:“關於死亡眾所周知的證據是我們都翹起了我們的腳趾(代指死亡)。”因此,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其他地方,智慧的範圍是一個簡單的命題。我驗邀們都會死去,但在這短暫的幾十年間,我們應該如何去做生命才最有價值呢?
“了解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幸福的開端。”喬治·桑塔雅那(GeorgeSantayana)說。桑塔雅那只用一句話似乎就為我總結了關於智慧的適當領域,以及美國人的所言所思之精華。我知道,從知識結構上來看,桑塔雅那是一個在歐洲大陸出生的拉丁人;他的母親是美國人,他先後在波士頓和坎布里奇成長和講學,從這方面來說,他是個美國人。可實際上他是個遊歷四方的學者。我想提他,是因為,如果缺少了這位人類和自然主義智慧的巨擘,對美國智慧堪稱不可估量的損失。他的思想高屋建瓴,仿佛高山頂峰修造的一座城堡,空氣雖然稀薄,但依然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
“了解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幸福的開端。”喬治·桑塔雅那(GeorgeSantayana)說。桑塔雅那只用一句話似乎就為我總結了關於智慧的適當領域,以及美國人的所言所思之精華。我知道,從知識結構上來看,桑塔雅那是一個在歐洲大陸出生的拉丁人;他的母親是美國人,他先後在波士頓和坎布里奇成長和講學,從這方面來說,他是個美國人。可實際上他是個遊歷四方的學者。我想提他,是因為,如果缺少了這位人類和自然主義智慧的巨擘,對美國智慧堪稱不可估量的損失。他的思想高屋建瓴,仿佛高山頂峰修造的一座城堡,空氣雖然稀薄,但依然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