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個人經歷
七八歲時她從母親那裡得到了一個珍貴的禮物,一把粉紅色的中國傘,上面還有奇妙的中國字。這是
傳教士從遙遠的中國帶回來的。老師也常跟他們提起,世界上還有中國等其他國家。多少美好幻想和童年的好奇都暫存在那把美麗的傘中,至今她依然完好地保存著它
從此,林西莉就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來到北京
在五十年代末林西莉就跟瑞典優秀的漢學家
高本漢老師學習漢語。
1961年,28歲的林西莉第一次見到中國
古琴。那時她偕夫婿定居北京兩年,併到北大繼續學習中文。與此同時,林西莉在中國音樂學院開始學習古琴。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林西莉師從古琴大師
王迪。兩人亦師亦友的融洽關係,使得林西莉對古琴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質的提高。
幾十年的古琴生涯,讓林西莉對古琴的了解深入其中。林西莉每周都會在家用六十年代老師們贈她的明代古琴“鶴鳴秋月”彈上一曲。
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漢語教師,1978年後為瑞典電視台做有關中國語言的節目。現專心研究中國文化。出版有關中國的著作多部。
著作
《古琴》
林西莉結合她幾十年學琴的經歷和對中國文化的體悟,寫成了《古琴》一書。2006年書甫一出版,即獲得當年瑞典最高文學獎——奧古斯特文學獎,在瑞典又掀起一股中國熱、古琴熱。
2009年冬天,77歲的林西莉把她的《古琴》帶回了中國。她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我在中國學到很多,我很高興能用這本書來回報中國。”
《古琴》是一本優美、好讀、豐富的書。它從林西莉學琴的經歷和進入古琴文化世界的體悟寫起,不僅詳盡地描述了古琴這件樂器本身,更是深入古琴與中國文人、與詩歌音樂乃至與人的生活方式及命運的關係,打開了通往中國傳統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扇大門。令人感慨的是,如此通俗易懂、清晰詳盡卻又優雅從容地講述古琴故事的一本書,卻不是出自中國人——古琴這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擁有者的手筆。
《漢字王國》
《漢字王國》里收錄了我們日常使用的漢字,從字形上追根溯源,講述的是一個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漢字,原來傳遞著這么多的故事。
此書1989年在瑞典出版的時候,就讓林西莉第一次獲得了奧古斯特文學獎。熱愛文化的瑞典人總是把當年奧古斯特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書籍當作聖誕節禮物,林西莉的《
漢字王國》和《古琴》就這樣兩度用中國文化點染了瑞典人的最隆重的節日。
2006年,《漢字王國》引進台灣市場,被評為年度最佳圖書。《古琴》中譯本先於內地引進台灣,連續兩個月占領暢銷排行榜榜首。台灣的媒體評論:林西莉的書“令全世界的華人汗顏”。
她為了寫《漢字王國》到中國進行了十多年的田野調查,因為她等不及考古報告的出版,決定親自到考古工地上找尋那些漢字最初的故事。“我見了很多考古學、建築學、語言學、植物學等的專家,他們都對我非常好。我一個人去了,說我能看看嗎?他們都很友好地讓我進到考古現場,給我看他們的研究成果,講解我不明白的東西。”於是,每年定期到中國河南、陝西、山東等地的幾個大考古現場看看,就成了林西莉生活的一部分。直到《漢字王國》完成了20年的今天,仍是如此,“因為我的興趣就是跟漢字有關的地方,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但凡在一個地方發現一種工具或文物器具與某個字字形有關,她便會興奮得不得了:“漢字太多了,我還有很多新的東西值得學習。”
林西莉正在著手準備一本關於中國
剪紙的書。她在北京看過一個安塞地區的婦女剪紙展覽,感到非常震撼,於是她記下了所有民間藝術家的名字,90年代初,她硬是到安塞把這32個民間藝術家全部找到了。令她感動的是,其中一位年紀很大住在山裡的老人,因為下雪她不能進去,那老人的兒子便給她帶來了一大包剪紙,說老人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便把自己所有會剪的花樣全部剪了留下來。但是那時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鎮,大家都說剪紙過時。林西莉把那些樣子全部留下了。她說,她收集了一百五十多種不同的剪紙,就是要好好寫一寫這些美麗的剪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