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林藝,電影劇作家,原籍福建閩侯,1914年出生在雲南。她的祖父曾任清朝的杭州太守,由於為官清正,也頗有點維新思想。後人把他的遺體安葬在西湖畔的孤山,以志紀念。父親在清末當過知縣,辛亥革命後,棄絕宦海,改營工業。林藝出生後還不到一歲,母親即猝然長逝。到四、五歲時,父親把她帶到上海托養在寄母、哥哥家。由於失去了母愛,精神上倍感孤寂。她不滿傳統習俗的桎梏,一心想衝破樊籠,取得獨立做人的權利,這是她後來較早地背叛家庭投身革命運動的一個因素。
林藝在國中就讀期間,爆發了“九·一八”事變,在拯救國難的聲浪衝擊下,她熱情地投入了
抗日救亡運動。及至上海“一二·八”戰幕揭開,十九路軍辦事處便把她們這批愛國學生組織起來,擔負起護理傷兵的服務工作。此後,她在進步老師的教育誘導下,閱讀了大量的進步文藝作品和革命書籍,社會活動更趨活躍。在1934年冬,她參加了由
宋慶齡發起組織的抗日救國團體民族武裝自衛會。1935年元旦到夏天,她以女中學生自治會負責人的身份,曾組織同學們公演話劇《娜拉》,並飾演林敦夫人一角。
林藝在中學畢業後,考入
上海美專,並擔任美專
學生救國會負責人,組織美專學生劇團演出《東北之家》等劇。不久,她加入了共青團和
左翼戲劇家聯盟。1936 年春,她擔任共青團上海法南區委委員,根據組織上的指示,興辦南市女工夜校。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她加入上海救亡歌詠團,擔任導演並負責戲劇組的工作,隨團去浙江、江西等地巡迴演出,積極進行抗敵救亡宣傳活動,以後加入共產黨。
人物生平
1939年春,林藝接受組織分配,參加
八路軍東進縱隊,自晉東南至山東開闢抗日敵後根據地。抗日戰爭勝利前,她一直擔任山東自衛軍宣傳大隊戲劇教員和山東
文協戲劇編輯。在此期間, 她寫了報告文學 《我是看護員啊!》、《武裝保衛生產的英雄》等。這些作品都是在戰鬥的間隙揮筆而就,短小精煉,觀點鮮明,發揮了文藝輕騎兵的作用。其中《我是看護員啊!》(發表於《山東文化》二卷三期),寫某次日本侵略者對根據地掃蕩時,因敵我力量懸殊,在部隊倉促撤離時,我軍的一位看護員將三十五名重傷員藏匿於山洞裡,歷盡艱險,矢志不移,終於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光榮任務。這篇作品,熱情洋溢,筆觸細膩,是一曲對人民子弟兵的禮讚和軍民魚水情誼的頌歌。
同一時期,林藝還曾擔任山東
文協戲劇編輯。 《山東戲劇什耍集》與《
戲劇月刊》的編輯、審稿、出版、發行工作,全由她和
賈霽同志包攬。這兩本刊物均系三十二開的鉛印本,不難想像,在戰火紛飛、物質供應匱乏的條件下,能堅持出版發行,確是難能可貴的。這對豐富山東根據地的文化生活,鼓舞軍民鬥志,宣傳黨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這一期間,林藝的主要活動與成就,當推戲劇藝術。她自編自導了話劇《返光鏡》、《傷兵》、《美蔣合流》,導演了話劇《老三》、《順民》、《張大疤的故事》。這些作品的題材與思想內容,都是為宣傳抗日服務的,著力謳歌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勇敢、義無反顧的先進人物,鞭撻那種猶豫動搖、鬥志不堅的懦夫思想,揭露
國民黨反動派真反共、假抗日的罪惡行徑。林藝懷著滿腔的愛和恨導演並在劇中飾演主角秋瑾的話劇《自由魂》。她緊緊把握住秋瑾思想、性格發展的軌跡,突出表現秋瑾為革命奔走呼號的叛逆精神和甘灑熱血、慷慨就義的英雄氣概,精心地塑造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驅者
鑑湖女俠秋瑾的藝術形象。《
自由魂》演出時,每場都博得觀眾的熱烈掌聲。當時正處於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最艱苦的年月,這對鼓舞廣大軍民繼續發揚同仇敵愾、頑強戰鬥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解放戰爭期間,林藝擔任山東人民劇團業務指導員,曾自編自導了一幕六場的大型秧歌舞劇《生產支前》和四幕歌劇《徹底翻身》。《生產支前》形象地反映了山東人民在解放戰爭中支援前線的熱烈情緒和先進事跡,受到廣大戰士和農民的喜愛和歡迎。當時不僅人民劇團、膠東文工團、軍區文工
團都先後演出,各地區的農村劇團也紛紛排練上演。《生產支前》的藝術成就,在於林藝對導演手法有所創新,敢於突破
秧歌舞的固定舞步和舞曲,把簡單的
秧歌舞步和舞蹈融為一體,結合得比較緊密和諧。同時,又在保留原來秧歌曲調特色的前提下,對民歌進行了加工提高,並伴以獨唱、領唱、輪唱、二重唱,使之更豐富多彩,把秧歌舞劇推進、提高了一步。
《
金銀灘》建國伊始,林藝帶著渾身的硝煙與塵土,聽從組織安排,投身到電影戰線上來。她先後創作的劇本並拍攝成影片的共有五個: 《
金銀灘》 (1950年,上影攝製)、《
馬蘭花開》(1956年,長影攝製)、《
礦燈》(1959年,北影攝製)、《
阿娜爾罕》(1961年,北影攝製)和《
彭湃》(1981年,珠影攝製)。1950年,林藝以中央西北訪問團成員身份,深入到青海
海晏縣金銀灘草原,和藏族牧民同住在一個帳篷里,建立了親密的友誼。她深切地感受到少數民族人民解放前後的巨大變化, 動於情而形於言, 從而創作了電影劇本 《
金銀灘》,它揭露了
國民黨反動派為了壓迫剝削少數民族,採用分裂手段,製造民族糾紛,使其相互殘殺的罪惡行徑。並以鮮明對比的手法,表現了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使昔日荊棘遍地的 “糾紛灘” 變成了名符其實的 “
金銀灘”。影片在藝術上以質樸見長,沒有虛浮的誇張和生硬的造作,也沒有乾枯的說教和冗長的對白,而是緊扣主題,把握住民族問題的本質,真實而又集中地反映了生活,因此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影片上映後,受到廣大觀眾特別是少數民族人民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第一個五年計畫蓬勃開展後,林藝滿腔熱情地奔赴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線體驗生活,擔任蘭新鐵路土石方工程隊支部副書記,並在那裡創作了電影劇本《
馬蘭花開》。劇中主角馬蘭是千百萬工人家庭中的一個平凡的婦女,她在偉大事業的感召下,走出家門,加入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列。她來到工地後,黨組織給予她以熱情的支持與具體的幫助,她克服了重重困難,戰勝了包括自己丈夫在內的習慣勢力的責難與阻撓,終於成為一名出色的推土機駕駛員。劇本從一個側面展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圖景,比較生動地塑造了婦女中的先進分子馬蘭的形象。1958 年,林藝到北京城子煤礦帶職深入生活,《
礦燈》是她擔任工段總支副書記與業餘作者共同的創作。 “
礦燈”寓意著在黑暗的巷道里,礦工們就是藉以頭上戴的一盞明燈照明,而在漫漫的長夜裡,礦工們所能看到的唯一的光炬就是黨。劇本通過對路子等四個小童工的不同遭遇的描寫,反映了礦工們的悲慘生活,更主要的是揭示了煤礦工人在黨的領導下與英、日帝國主義分子和
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殊死鬥爭的事跡。劇本著力刻畫路子從一個孤兒、童工發展成長為堅強的
無產階級戰士的歷程,生活氣息較濃,對話也較通俗曉暢。1959年,林藝又去新疆
南疆喀什
浩罕公社深入生活,擔任公社的黨委委員,負責一個生產隊的工作。她與維族幹部、大隊支書一家人共同生活、共同勞作。在這基礎上,她創作了電影劇本《
阿娜爾罕》。劇中的主人公
阿娜爾罕是一個美麗、善良的維族姑娘,她在解放前深受封建地主和神權的蹂躪與壓迫;解放後,她在黨的啟發教育下,提高了覺悟,與維族勞動人民一起跟惡霸地主、反革命分子展開了堅決的鬥爭,贏得了徹底的翻身解放。作者通過阿娜爾罕命運的根本變化的描寫,熱情地歌頌了新疆和平解放後廣大勞動人民的新生。劇本的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刻畫人物,頗具功力;民族風情,色彩盎然。
藝術特色
林藝半個世紀來的創作道路,首先應該予以肯定的是,她能比較自覺地深入生活。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員,從事文藝活動,與廣大戰士、勞動人民滾在一起,聲息相通,憂樂與共,她的作品就是為時代吶喊,為人民立言。建國以後,她沒有鑽進藝術的象牙之塔,而是一如既往地投身到沸騰的生活中去。生活之樹是常青的,她的每個劇本的誕生,都是從生活中汲取的養料而釀成的醇酒,能比較真實地反映生活,很少斧鑿雕琢的痕跡。
創作風格
林藝在創作上的風格是,表現手法比較細膩,善於捕捉生活中生動的細節。林藝已年近古稀,且病魔威脅著她的健康,但她仍樂觀地說:“只要腦子還清醒,手還能提筆,我還要寫劇本。”
工作簡歷
1939年參加
八路軍,任隨軍學校文化教員,後任山東抗敵自衛軍宣傳大隊戲劇教員、導演,曾編導話劇《減租》等。
1945年,在山東省文協任《戲劇》雜誌主編、山東人民劇團業務指導員,並編導大型秧歌劇《生產支前》。
1949年任中央電影局劇本創作所專業編劇。
1950年後,任北京電影學校編劇班主任、
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藝術委員會委員、上海電影製片廠編劇。
參與影片
《
阿娜爾罕》 (1962) .... 編劇《
礦燈》 (1959) .... 編劇
拍攝過的電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