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前,管理體制經歷了從軍隊建制到地方政府管理、再到地方政府和軍隊雙重領導的演變;1973年至1979年,轉為地方同級革命委員會領導,掛靠當地農牧部門;1981年自治區氣象局開始對地、縣級氣象部門進行體制接受工作。1983年實行以氣象部門為主、氣象部門和地方政府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1986年林芝縣氣象站改名為林芝市地區氣象台。1995年林芝地區氣象台改名為林芝地區氣象局,西藏林芝地區氣象局成立。2005年林芝地區氣象局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林芝市氣象局
- 類別:政府部門
- 地點:林芝
- 內設機構:辦公室、業務發展、人事、計財等
歷史沿革,機構與人員隊伍,人員基本情況,台站情況,精神文明建設突出,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林芝氣象事業創建於1953年2月。1952年6月,西南空軍司令部氣象處開始組建龍勒氣象站,1953年1月在雅魯藏布江北岸、尼洋河南岸的中古村建站,站名為則拉宗氣象站。1954年5月,則拉宗氣象站由中古村遷至尼池村,更名為林芝氣象站。1980年林芝氣象站歸拉薩市氣象台管理。1986年,林芝地區恢復成立,經上級業務管理部門批准,在林芝氣象站基礎上組建林芝地區氣象台。1992年搬遷至現址,1998年改名林芝地區氣象局,2015年6月更名為西藏林芝市氣象局。
機構與人員隊伍
現有內設機構4個,分別為辦公室、業務發展科、人事科、計畫財務科;直屬事業單位4個,分別為氣象台、大氣探測中心、氣象科技服務中心、財務核算中心;縣氣象局3個,分別為波密縣、米林縣、察隅縣氣象局,經西藏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的墨脫、朗縣、工布江達三縣氣象局正在籌建中。
人員基本情況
全市氣象系統人員編制數90名,國家氣象部門編制數80名,其中公務員編制數24名,地方氣象事業編制10名。現有職工89人(含地方氣象事業編制10人),其中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20人(市局14人,三縣局6人);事業單位在崗職工69人(市局45人,縣局24人);在崗職工平均年齡35.8歲,男職工44人,女職工45人,中共黨員56人,退休職工27人。員工包含漢、藏、門巴、苗、土家、羌、蒙古7個民族,漢族職工30人,藏族職工51人,其他少數民族職工8人,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隊伍總數的66%。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有80人,占隊伍總數的90%,其中具有本科學歷58人(在讀研究生3人)。取得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51人,占隊伍總數的57%;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8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43人。
台站情況
目前已建成布局和功能較為完備的氣象災害大氣綜合監測站網,擁有4個國家有人地面氣象觀測站(林芝國家基準氣候站、察隅國家基準氣候站、波密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米林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11個國家級無人自動氣象站(3個縣級無人自動氣象站)、1個國家高空氣象站(CCOS探空站)、1個GPS/水汽監測站、1個國家農業氣象觀測站、1個都卜勒天氣雷達站、1個酸雨監測站、4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3個閃電定位監測站、1個一級全輻射觀測站,20個區域(鄉鎮)自動氣象站,5個雨量遙測站,3個交通氣象站。
精神文明建設突出
1999年獲林芝地區首批“文明單位”;2000年被中國氣象局評為“全國雙文明建設先進集體”;2002年建成地區首家“文明行業”並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單位”。2007年米林局、察隅局、2014年波密局先後被評為“自治區級文明單位”;2009年米林局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先進單位”。截至目前,我局共有精神文明稱號4個,其中國家級3個,自治區級1個。
地理位置
地址: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林芝縣
林芝地區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