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維雁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衢縣樟樹潭
- 出生日期:1924
- 逝世日期:1949
- 職業: 革命者
- 畢業院校:上海國立暨南大學
- 信仰:共產黨
- 性別:女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事跡,“築夢”時期,隱蔽鬥爭,血灑黎明,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林維雁,秉性耿直,愛憎分明。1945年底,昆明西南聯大一二·一慘案真相傳到暨南大學,群情激憤,維雁積極參加宣傳活動,並為壁報聯合會投稿。1946年底,暨大從建陽遷回上海。北京發生美國軍人強姦北大女生事件,暨大成立抗議美軍暴行委員會,被選為副主任委員。在“抗美暴行”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學生運動中均走在遊行隊伍前列,面對軍警憲特開展說理鬥爭。1947年南京發生五二○慘案,上海市大專院校立即組織遊行示威,當局聞訊出動大批軍警憲特將學校包圍,5月28日凌晨衝進暨大學生宿舍,維雁以“共黨嫌疑分子”和學潮“首要分子”被捕入獄,轉輾關押滬郊龍華區曹家花園集訓營,妄圖以“感化教育”瓦解學生鬥志。維雁是學生中秘密領導核心成員之一,參加草擬致吳國楨市長《抗議書》,要求無條件釋放被捕學生。出獄後,被學校開除,回衢州。同年9月,任江山縣立中學國文教員。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成立江山縣中黨支部,任副書記。以《夢遊新中國》為題布置學生作文,引導學生嚮往新中國,遭學校當局解聘。1948年10月城工部所屬衢州中心支部成立,被選為副書記兼武裝委員會主任。1949年1月23日,與江文煥兩人共同乘船去樟樹潭,在衢縣西安門船埠頭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堅貞不屈。4月中旬夜間與江文煥等6人被活埋於衢州東門郊外,英勇就義。新中國成立後追認為烈士。
其父林科堂:文革前曾任衢州一中教導主任,1966年投江而死。
人物事跡
衢州城外,千年古城牆兀自屹立在都市的繁華中,依稀守望著這個浙西重鎮。66年前,這座幾經隳圮的古城牆,見證了六位隱蔽戰線革命烈士為國捐軀的壯舉。這六位烈士分別是江文煥、林維雁、王多祥、李子珍、鄭南軒、高壽華。新中國用“衢州六烈士”為他們命名。在他們中間,有一位是女性,她的名字叫林維雁,犧牲時年僅25歲。
“築夢”時期
林維雁,1924年出生於浙江省衢縣樟樹潭的一戶普通中學教員家庭。父親林科棠是當地的一名教員,家中有姐妹三人。
林維雁從小寄養在浮石街道蘇家奶母家,6歲時才回到家裡。從此,林科棠像培養男孩子一樣教育女兒。父親的教育,對林維雁堅韌性格的養成產生了很大影響。而在父親的教導下,林維雁也開始學唱崑曲。《王昭君》《花木蘭》《水滸》中的女性故事,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林維雁,為她反封建反壓迫的民主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12月杭州失陷。抗戰中的顛沛流離和所見所聞,在少年林維雁的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
1944年夏,林維雁考入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大學期間,她開始接觸進步教師和學生,閱讀了大量進步書刊,思想上受到了共產主義的啟蒙。
“一二·一”慘案發生後,全校學生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並成立了暨大學生壁報聯合會。當時的林維雁,是壁報聯合會的編委之一。這也是林維雁第一次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參加學生運動。
1946年春,暨南大學提前放假,準備將學校遷回上海。林維雁回到家鄉,在衢縣縣立中學執教國文課。
林維雁的妹妹林維鳳回憶道:“那個時候,姐姐常常激動地對我談起,她與鄭晶瑩在暨大一起參加民主愛國學生運動的收穫,還談起俄國的十月革命和東歐新出現的共產主義國家。她總是那么興奮,盼望早日回到暨大,投身革命。”
1947年5月19日,上海大、專學生7000多人,進行了“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示威遊行。作為遊行大隊的宣傳員,林維雁沖在暨南大學遊行隊伍的前頭。5月28日,包括林維雁在內的18人被當成首要分子關入了名為“感化教育集訓班”的集中營。
在林維雁等進步學生被捕後,國民黨反動派無理逮捕學生的罪行,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迫於國內外輿論壓力,國民黨不得不先後釋放被捕學生。後來,林維雁因參與這次愛國運動而被校方開除。同學們對此很氣憤,有位同學問林維雁:“你這么積極參加運動,是民盟還是共產黨?”她似有愧色地答:“都不是,我是民眾。”緊接著,她又堅定地表示:“我要參加共產黨!”
隱蔽鬥爭
1947年7月,被學校開除的林維雁回到家鄉,開始了她的教員生涯。此時,大學同學高展的到來,讓在苦悶彷徨中煎熬了4個多月的林維雁重新找到了方向。
已在中共閩浙贛區黨委城市工作部工作的高展,被黨組織派往衢州開展隱蔽戰線鬥爭。11月的那天,兩位久別重逢的老同學促膝長談。林維雁告訴高展,她準備與江文煥夫婦一起投奔華北解放區。最後,在高展的勸說下,林維雁決定與同事留下,來在當地開展隱蔽鬥爭。
1947年11月,經高展介紹,林維雁、江文煥、程正迦3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閩浙贛區黨委所屬江山縣立中學支部正式成立,江文煥、林維雁任正、副書記,程正迦任支部委員。這也是中共閩浙贛區黨委城工部在浙江建立的第一個黨支部。
這一時期,林維雁在學校師生中培養了一大批積極分子,其中有多人被中共江山縣中支部吸收入黨。支部隊伍的擴大更有力地領導全校師生開展鬥爭。但在1948年1月臨近寒假時,林維雁卻因發動全校師生的“索薪鬥爭”鬥爭而被解聘。
1948年1月,林維雁在時任縣立衢縣中學訓導主任的父親安排下,離開江山回到了衢縣中學任國文教員。
起初,林維雁打算在衢縣中學的老師和學生中發展地下黨員,而此時正在衢縣中學高中部就讀的妹妹林維鳳,便成了她了解其發展對象的“中間人”。雖然在衢縣中學發展黨員的工作沒有成功,但林維鳳卻漸漸明白,姐姐所從事的隱蔽工作,也是她最早參加地下工作的一次經歷。
1948年10月,為加強衢州地區隱蔽戰線鬥爭,上級黨組織又把江文煥派回衢縣。隨後,中共衢州中心支部成立,林維雁任副書記。在江文煥和林維雁的共同努力下,我黨地下組織在衢州中學、衢州師範、衢縣縣中和雨農中學等學校,甚至在國民黨衢縣政府內部都發展了黨員。此後,林維雁通過高壽華,取得了多張“國民身份證”,有力地掩護了地下黨員來往的安全。
那時,林維雁從里里外外重新包裝了自己,也更注重自我的保護。在黨內,她化名“毛梅”,對外通信時,請妹妹代寫信封。她還燙起頭髮,穿起旗袍,以期避免引起敵人的注意。
擔任副書記的林維雁顧全大局,把好不容易通過關係從上海買到的一台收音機,送給了更需要收音機的高展。她還帶頭捐獻出一枚金戒指,發動幾個黨員籌資另行購買收音機,準備收聽新華社廣播,出版《快報》,及時傳播黨中央的聲音和解放戰爭的勝利訊息。
血灑黎明
敵後隱蔽鬥爭是殘酷無情的。當時的衢州城裡軍警憲特機關眾多,大街小巷特務密布,東西南北崗哨林立,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人被國民黨特務帶走。
1949年1月23日下午,正準備去樟樹潭和九華鄉發動紙業工人開展敵後鬥爭的江文煥、林維雁,在縣城西安門碼頭航船上被特務逮捕。綏靖公署情報處的幾個特務頭子,親自連夜審訊,妄圖從林維雁身上打開缺口,把衢州地區我黨地下組織一網打盡。此時,林維雁的家人幾天不見她回家,心中焦急萬分,到處尋找。後來,林維雁的母親從西安門碼頭船老闆處得知林維雁被捕的訊息後,痛哭流涕。
在衢州市黨史辦,工作人員根據國民黨衢州綏靖公署情報處二課課長陳達交代的《關於林維雁等六位烈士被害的始末》等資料,為我們還原了當時血腥的一幕:時值臘月嚴冬,審訊室里殺氣騰騰。特務們滿以為這樣一個孱弱女子很容易對付,只要稍加威脅,就會乖乖供出黨員名單。但他們沒想到,面對威脅林維雁神色自若,對黨的秘密守口如瓶。惱羞成怒的特務,開始對林實施滅絕人性的刑訊逼供……儘管林維雁對衢州地區各縣黨組織情況以及黨在江山、金華等地的秘密聯絡點了如指掌,但不管特務對她施以何種酷刑,林維雁始終堅貞不屈。
堅強的林維雁甚至還在監獄的牆上寫下這樣的豪言壯語:“兩隻腳站著,比四隻腳爬著要自由!”當時,監獄裡的人們時常聽到她吟唱的《解放區的天》《國際歌》等革命歌曲,也常聽她念起她自己創作的詩歌:“等待,等待,黎明即將到來……”微弱的聲音,響徹整個黑暗的牢房,震撼著戰友們的心靈。
1949年4月中旬的一天,在黎明前天色最陰沉的時候,林維雁、江文煥等六名衢州中心支部成員,被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刺傷後,活埋於衢州東門的郊外。此刻,離衢州解放僅有半個月時間。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熱血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
66年後,作為隱蔽戰線後繼者,我們來到了衢州市六烈士壯烈犧牲的東門外。如今,往日的喧囂與熱鬧早已不在,斷壁殘垣上依稀還印刻著歷史的痕跡,時隔數十年,烈士的精神仍然激盪著後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