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紹文,1907出生於福建漳州,生物學家,海洋學家,中國水產學奠基人之一。1924~1930年就讀於北平燕京大學生物系及研究院,獲生物學碩士學位。被公認為暖水魚類養殖的世界權威,譽為“淡水蝦養殖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紹文
- 出生地:福建漳州
- 出生日期:1907年
- 逝世日期:1990年7月19日
- 職業:生物學家,海洋學家
- 畢業院校:北平燕京大學生物系及研究院
- 名譽:譽為“淡水蝦養殖之父”。
人物介紹,平生,
人物介紹
林紹文21歲時畢業於北平燕京大學,23歲由同校研究院畢業,獲
生物學碩士學位。其後在廈門大學任講師,不久赴美國康乃爾大學留學,1933年獲湖沼學博士學位,又回廈門大學任教。1935年,林紹文受校長趙太侔的邀請,舉家來青島,擔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當時童第周教授也在山東大學從事生物學教學,他們同心協力,為學科建設和日常教學,費了不少力氣。抗戰爆發,他隨學校內遷,歷盡磨難。抗戰勝利後,林紹文在上海籌建中央水產研究所,經過兩年多辛苦工作,克服不少困難,建成這一機構,他擔任首任所長,指導所內科研人員開始水產生物的研究,開創了較好的科研局面。
平生
林紹文,1907出生於福建漳州,生物學家,海洋學家,中國水產學奠基人之一。1924~1930年就讀於北平燕京大學生物系及研究院,獲生物學碩士學位。不久赴美國康乃爾大學留學,1933年獲湖沼學博士學位, 1935年,林紹文受校長趙太侔的邀請,舉家來青島,擔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戰勝利後,林紹文在上海籌建中央水產研究所,擔任首任所長。 1949年起,林紹文任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專家和亞洲及遠東地區漁業養殖專家23年之久,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淡水大蝦(羅氏治蝦)人工養殖成功的科學家。1974年,世界水產養殖學會頒贈他終身名譽會員獎。1990年7月19日在美國病逝。
淡水蝦養殖之父
林紹文是世界公認的極具才華的科學家,也是我國水產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奉獻在了教學、科研和生產的第一線上。1933年,林紹文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獲湖沼學博士學位以後,回到廈門大學任教,後又受校長趙太侔的邀請,舉家來青島,擔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戰勝利後,林紹文在上海籌建中央水產研究所,擔任首任所長,在他的領導下,用了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在黃埔江邊的荒草地上,建起了一座配套設施齊全的水產科研城。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水產科研機構,為新中國的水產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水產研究所建成以後,很快就開展了一個又一個的科研課題的研究,其中,在他的組織領導下,與中央研究院上海動物研究所一起共同開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海洋漁業資源調查,這是一次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調查,不僅基本掌握了我國東海一帶魚的種類和數量,了解了魚類生長的水溫、食物等條件,更重要的是為我國今後開展大規模的海上調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上海解放前他們出了兩個航次,其中一次對舟山漁場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當年曾參加舟山漁場調查的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林福申:
“他在東南亞考察的時候提出,要提高漁民的生活,必須發展養殖業,他考察了東南亞六、七個國家,就看好了羅氏沼蝦是很有發展前途,他潛心研究了兩、三年,羅氏沼蝦人工育苗、養殖,培育到養成,整個一套工藝的技術,都是他提出的計畫,這樣就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這幾個國家推廣,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名義推廣,很快就發展起來了。在55、56年達到頂峰。有4、5個國家漁民得到很大的收益,經濟生活得到改觀。”
林紹文是一個既重視科研又重視科研成果推廣的科學家,他認為,自己所研究的水產領域,一切科研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把成果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生產產品,都是為了造福民眾。在泰國期間,他除了成功的實現了淡水蝦的人工養殖以外,還潛心研究魚類的養殖方法,提高魚類的養殖產量和品質,並且首次將非洲的羅菲魚移植到亞洲養殖。黃海水產研究所原所長鄧景耀
“他的主要成績就是改革了泰國當時養魚的方法,在養魚方法上實行了一次革命。他走遍城鄉,去推廣他的新的方法,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他的養殖方法影響跨過了太平洋,影響到美國,對美國的養魚也有很重要的影響。所以美國把他稱之為美國魚類養殖之父。”
幾十年間,林紹文在國內外的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及調查報告40餘篇、出版專著兩部,並兩度應邀在“海洋食物與藥物”研討會及“FAO水產養殖技術大會”等國際會議上,撰文介紹亞洲及全世界的淡水蝦養殖情況。林紹文的科研成果影響廣泛,為世界同行看重。為表彰他的傑出貢獻,世界水產養殖學會於1974年頒贈他終身名譽獎,此獎是首次頒發給亞洲水產學者。1986年,亞洲水產學會授予他首屆亞洲水產學會終身名譽會員獎。
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抗日戰爭勝利後,林紹文在上海籌建中央水產研究所,經過近兩年的辛苦工作,他和同事們克服了許多困難,建成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專門研究水產學的科研機構——中央水產研究所,林紹文擔任首任所長,指導所內科研人員開始水產生物的研究,開創了良好的科研局面。 在當時的條件下,中央水產研究所的建設速度是驚人的,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在黃浦江畔的一片荒草地上,建起了一座具有一定規模的科研城。這其中,凝聚了林紹文多少心血和汗水,恐怕誰也說不清楚,但是,目睹了那座拔地而起的科研城,人們就會對林紹文的積極的工作精神有了清楚的認識。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林福申
“ 我最佩服他的一點就是,他建所一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軍公路,幾百畝的一塊地,建設了一個研究所,有養魚池、辦公樓、實驗樓、宿舍樓、會議樓、專家待所、醫務室各方面,我們那裡是一片荒地,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也沒有多少人,結果就建了一座小城鎮一樣。自己修了一個自來水廠,現在那個水塔還立在那裡。”
中央水產研究所是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前身,黃海水產研究所的許多科研人員都曾經在那裡工作過。解放後,根據國家的需要,這些科研人員大部分來到了青島,組建起黃海水產研究所。這些科研人員為我國的水產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總是忘不了當年林紹文對他們的嚴格要求和精心培養,他們認為,是在林紹文的影響帶動下,自己才形成了細緻、嚴謹的工作作風。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樊寧臣:(出錄音):
“我到所里還沒分配工作的時候,林所長叫我打字,我因為打字比較快,打完字以後送去,他看了以後,說錯倒沒錯,就是使用的力量不均勻,顏色不一致,這個問題他提出來。從這裡我感覺他這個人既不隨和,但是也不嚴厲,而是非常嚴謹認真的一個學者的態度。這一點我印象比較深。”
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林福申當年只是一個高中生,進入中央水產研究所後,他先是負責文獻資料的收集工作,那個時候所有的文獻資料沒有中文的,全是英文的。林紹文要求他必須在半年時間裡把英文和打字攻下來。後來他又親自給了林福申一些書和雜誌,讓他去查,把有用的東西做摘要摘下來,做成一張張卡片,按作者、年代、題目、日期、卷號等項目分門別類整理好,作為研究人員翻閱、參考的資料。也就是從那時起,林福申對水產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憶起那段往事,林福申笑稱:是林紹文“逼”著自己走上科研道路的
“林所長這個人非常幽默,記憶力非常好。他要求我們跟他一起工作,他講一遍,不願意講第二遍的,你必須一遍就得知道、記住。今天他給了你一篇材料,說不定幾天或者一、二個月,他會問,上次我給你看的那篇關於某某生物的、或者生態學的研究報告你看了沒有,你要是沒有看,你就倒霉。”
心裡始終牽掛著祖國
1949年起,林紹文任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專家和亞洲及遠東地區漁業養殖專家23年之久,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淡水大蝦(羅氏沼蝦)人工養殖成功的科學家,為世界淡水養殖事業的發展和水產養殖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顯著貢獻,1973年,林紹文離開了FAO,退休後定居美國。先後任美國華盛頓大學漁業學院客座教授和邁阿密大學海洋及大氣學院名譽教授。作為一位世界級的科學家,林紹文為世界水產養殖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世界水產科學界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但是,作為一名旅居海外的中國人,他始終關注著祖國的發展,關注著中國水產科學的動態。1982年,林紹文專程從美國趕回青島,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座。1985年,黃海水產研究所與美國進行一個漁業養殖合作項目,當時的所長鄧景耀帶領一個考察團到美國考察訪問。林紹文得知這一訊息後,理給予他們取得聯繫,表示非常渴望與考察團見面,那份熱情,那份真誠,讓鄧景耀至今難以忘懷
“那天上午到了以後,陪同我們考察的那位老專家就告訴我們,說林紹文老先生非常渴望見到你們,翻譯說他的講話里說不是一般的希望,而是說渴望,這個很重。表示對我們非常非常的歡迎,而且非常急於要見到我們。那天下午我們就到他家裡去了,在那裡待了一個下午。從接觸當中我發現,林老先生對中國、特別是對黃海所,是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的,有種種流露出他對研究所的感情。因為他曾經談到過研究所建所的情況,建所的時候他是負責建這個研究所的,而且當這個所的所長。”
更讓鄧景耀感動的是,當時已經年近80歲的林紹文不顧年事已高,第二天還執意要陪同代表團到美國的幾所大學訪問,並且還拿起畫筆,畫了幾隻栩栩如生的大蝦,送給鄧景耀,作為他新出的書的封面“那個時候他已經快80歲了,他說明天我陪你到學校去,他是我們要去考察的那個大學的名譽教授,等於終身教授。他這個意思就是引起他們的重視,所以他到時候真的陪我們去了。(-1:02)在這個過場中,他先是借了一本書給我,後來我又出了一本書,是關於養蝦的,他會畫蝦,畫的那個蝦和齊白石畫得差不多,我跟他說希望他畫個蝦,我把它當封面,他很快就畫了一張圖,寄給我了。”
身在異國他鄉的林紹文不僅時刻關注著國內水產科學事業的發展和動態,還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祖國年輕科技人員的成長,拳拳之心,溢於言表。黃海水產研究所原所長鄧景耀
“88年我們和加拿大成立一個海水養殖培訓中心,中心設在黃海研究所,我兼著這箇中心的主任。事後4個月,他就給我寄了一個賀年片,上面寫著祝賀我榮任中心的主任,就是說他知道這件事情。說明他是在關心這個事情。我們所有個曹珠麗,她大概是84年去邁阿密,作為訪問學者,因為是黃海所去的,他就很快跟她認識並聯繫上了,對她在美國期間,有很多的來往、關心。那個時候曹珠麗一個女同志在美國,也碰到各種困難,有他幫助,受到各方面的關心,這也反映出他對我們研究所,或者對國內一些年輕的同志是非常關心的。”
極具親和力的科學家
林紹文為世界淡水養殖事業的發展和水產養殖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顯著貢獻,也是中國水產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科研成果影響廣泛,為世界同行看重。1974年,世界水產養殖學會頒贈他終身名譽會員獎。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大科學家,在生活中確實一個不拘小節、幽默風趣、極具親和力的人。他的這種個性特點,在上海中央水產研究所工作期間,就表現的非常突出。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林福申
“他有個車,吉普車,他從來不用司機的,雖然單位給他配備了司機,他從來都不用。需要維修,他自己穿著工作服,鑽到徹底下,弄得滿身油污,然後洗洗就上班。什麼工作他的動作都非常敏捷,講話挺幽默,對我們這些人,不管地位多高,對各個室的主任,還是我們這樣的小孩,都是同樣的,沒有什麼區分你高我低,所以他非常具有親和力。他看起來很嚴肅,但是無論跟誰講話,他沒有講話前總是先微笑,然後再講話。”
在工作上,林紹文嚴肅認真,一絲不苟,有時甚至是非常嚴厲,但在業餘時間,林紹文卻非常隨和,經常組織年輕人唱歌跳舞,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在唱歌跳舞中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與他們打成一片。林福申:
“什麼事情他都事必躬親,大大小小的事情,雖然有的事情他不一定自己做,但是他一定把這些事情交給誰去做,親自交待工作,1234,做了以後,過一段時間他要檢查,你做得怎么樣。他在工作上很嚴肅,但是業餘時間對我們非常好,我們也不把他當作一個所長,他很隨便,他那個時候住在所里,(12:17)業餘時間他很關心我們的業餘生活,業餘時間他經常組織我們這些人,不是聽音樂,就是經常邀請我們到他那裡聊天,無論生活方面、工作方面有什麼想法,意見都可以提。我們這些單身的,他就組織我們唱歌,他唱歌唱的很好,跳舞跳得很好,他親自教。所以那個時候我們所里大部分人都會唱歌,有時候還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