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縣

林玉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伊寧市東南,伊犁河上段,特克斯河下游流域。東南與和靜縣接壤,東北與新源縣毗鄰,北部同尼勒克縣和伊寧縣隔河相望,西部與察布查爾縣相鄰,南部與特克斯縣相依。縣城鞏留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816千米。有哈薩克、漢、維吾爾、回、錫伯等23個民族。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分山地、平原兩種地貌形態。有吉爾格郎河、特克斯河、伊犁河等河流。屬北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西部四季分明,冬春長而夏秋短,年降水量少,東部溫涼濕潤,降水豐富,冬暖夏涼,年均氣溫7.4攝氏度,年均降水256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林玉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
  • 政府駐地:0991
  • 郵政區碼:450900
  • 地理位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
  • 著名景點:特克斯達坂,察布查爾達坂可通特克斯流域等
  • 車牌代碼:新G
  • 耕地面積:7500畝
縣情概況,基本情況,

縣情概況

林玉縣地處新疆 伊犁地區中部,伊犁河上游南側,北瀕伊犁河,南倚那拉提山及伊什格力克山,氣候濕潤,水土豐沃,植被繁茂,礦茂豐富,四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及伊犁新源縣、特克斯縣、察布查爾縣、伊寧縣諸縣相鄰,地處伊犁州直東五縣中心位置,距伊犁首府伊寧市98公里,距霍爾果斯口岸180公里,省道316線、220線橫穿東西,縱貫南北,使林玉縣成為伊犁交通要衝,也是伊犁州連通南疆的必經之地。鞏留總面積4528平方公里,有哈薩克、漢、維吾爾、回、錫伯等23個民族,總人口15.7萬,縣轄七鄉一鎮五個國營農牧場,有農四師73團和鞏留林場兩個駐縣單位。  伊犁河流域是歐亞大陸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舞台,位於河谷中部的鞏留曾經是草原絲綢古道上的一顆明珠。鞏留是伊犁河流域的交通樞紐之一,境內有眾多著名山口,特克斯達坂、察布查爾達坂可通特克斯流域,江布達坂可通巴音布魯克,是歷史上較常行走的山口達坂。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00餘年的先秦時代,鞏留一帶就居住著古老的伊犁塞種人,後塞人被月氏(音rouzhi)人所逐,公元前161年,烏孫聯合匈奴擊殺月氏王,占據伊犁河流域。匈奴征服西域各國,在伊犁河谷的烏孫國一 度臣服匈奴。漢武帝為了打敗匈奴,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同烏孫聯盟,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繫,共同對付匈奴,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了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繫,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公元前60年,駐紮西域的日逐王賢撣降漢,天山南北諸地均歸漢朝中央政府統屬。西域都護府的建立,標誌著鞏留一地及整個伊犁河流域等西域諸地自此成為我們統一多民族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

基本情況

綜合農場駐地位於林玉縣城以西6公里處,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牧業為輔的農場。全場總面積4.8萬畝,有可耕地面積7500畝,可利用天然草場1.2萬畝;場下轄三個生產隊、七個生產組;總人口2894人,由漢、維、哈、回等七個民族組成,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5%。綜合農場光熱資源豐富,水源充足,氣候溫潤,為種植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2004年全場種植玉米制種885畝,黃豆5024畝,油料作物1380畝,其他經濟作物120畝,糧食作物965畝,糧經比例達到2:8。在去年栽植黑加侖350畝的基礎上,今年又新栽500畝,育苗20畝,可望三年後成為場經濟成長的新亮點。
一、畜牧業情況:今年該場全面啟動和提升"5211"工程,大力發展畜牧業。現全場牲畜存欄總頭數8360頭(只),其中牛805頭,羊7145隻(細毛羊1032隻);蛋雞養殖28000隻。引進優質奶牛83頭,其中黑白花30頭,西門塔爾13頭,褐牛30頭;引進細毛羊120隻,新增優質奶牛173頭,良種牛210頭;今年投資80萬元興建的養殖小區一期工程建設已全部完工,有10戶養殖戶已入住小區。小區內養殖優質牛200多頭。
二、林業情況:2004年全場共植樹553畝,其中防護林53畝,新栽植黑加侖500畝,目前種植黑加侖總面積850畝,換代的黑加侖新品種生長情況良好。
三、科技發展情況:該場充分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之夏"活動,為農牧民傳授種植、養殖科學實用技術。今年,科學種植高產冬小麥500畝,冬油菜300畝,黃豆4500畝,玉米制種885畝,科學管理黑加侖650畝。積極鼓勵廣大養殖戶發展青黃貯秸稈科學飼養技術,現全場已建青黃貯窖(池)35座,同時充分利用縣能源辦在我場建成沼氣能源示範點的有利時機,建成8座沼氣池,現已全部投入使用。電話普及率達90%。
四、水利情況:為保持今後場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不斷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通過多方爭取項目資金,修建了防滲渠7.2公里,其中新修防滲渠4.2公里;修涵管橋37座,水閘52門;完成道路沙石化5公里,完成場小城鎮建設3公里主幹道柏油化工程和兩側的路燈安裝工作;完成了牧業隊自來水工程,解決了多年來牧民飲水難的問題。
五、教育和文化情況:綜合農場在2000年體制改革時,學校已過渡到五鄉,本場現在沒有學校。民眾性娛樂活動場所基本健全,全場有活動室5個,廣大職工的學習和活動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滿足。 六、招商引資情況:今年場兩委認真貫徹縣委工作會議精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現已落實的招商引資項目5項,總投資420萬元,較縣上下達招商引資任務的300萬元增加120萬元。招商引資單項超50萬元的項目就有3項。已落實的5項招商引資項目是:1、吸引外資對農貿市場進行規劃建設項目,總投資25萬元。2、場養殖小區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80萬元。3、新建磚窯項目,總投資30萬元。4、場主幹道路建設項目,總投資150萬元。5、酒廠技改引資項目,總投資135萬元。 七、爭取項目資金情況:2002至2004年,綜合農場爭取國家及自治區資金的項目有:萬畝低產田改造項目,爭取資金180萬元;牧區防病改水工程,爭取資金40萬元;旱作農業項目,爭取資金100萬元;鄉村道路柏油化工程,爭取資金150萬元。目前,四個項目工程都已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