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

林泉忠

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華人學者。分別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日本接受初等、中等與高等教育,於2002年3月獲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院頒予法學博士學位,成為該學院於1877年創立以來的第165位獲取博士學位者,亦為首位香港籍華人獲得者。歷任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哈佛大學傅爾布萊特學者、日本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準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台灣大學客座講座教授、現為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明報》、《明報月刊》等兩岸三地多家報章雜誌特約專欄作家、鳳凰衛視特約評論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泉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不詳
簡介,主要著書,主要期刊論文,外部連結,

簡介

林泉忠於東京大學求學期間主修國際政治學,區域研究則以台灣為起點,其後的研究範圍主要渉及中日關係及東亞區域國際關係、國民整合、民族主義、族群政治、文化認同等。2004年,林泉忠在日本國際政治學會的學術刊物《國際政治》上發表備受矚目的論文,提出《邊陲東亞》此一新概念,對拓展現代東亞研究以及認同研究的新視角產生影響。
活躍於東亞區域學術界的林泉忠,因其獨特的人生與研學經歷,形成了被認為跨越中日、兩岸,別樹一幟的政治思想與觀點。2005年10月25日在朝日新聞發表題為《日中韓:民族主義不合時宜》的文章,批判當時東亞各國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提出“告別民族主義論”。目前為香港明報、明報月刊特約專欄作家,出自林筆下的評論文章散見於朝日新聞、中國時報聯合報、台灣蘋果日報、自由時報、Taipei Times、信報、亞洲時報、南風窗新聞晚報人民網,沖繩時報、琉球新報等,內容涵蓋東亞地區的國際關係、中日關係、兩岸關係、中港關係、日本與沖繩關係等。
林泉忠於2009年在哈佛創辦劍橋沙龍併兼召集人,此外還身兼鳳凰衛視特約評論員、鳳凰部落格名博,獲選為鳳凰網“十大觀察家”。
能操流利的中文(包括國語、廣東話、閩南語)、日文、英文等多國語言。

主要著書

  • 單著‘“辺境東アジア”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ポリティクス:沖縄・台灣・香港’(明石書店,2005年2月)。
  • 合著‘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2005年3月)執筆部份:“‘九七回歸’與香港華人的認同問題”(91-108頁)。
  • 合著‘現代アジア研究 第2巻:市民社會’(アジア政経學會監修、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8年)執筆部分:“台灣におけ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政治の特徴:創造・想像・記憶が交錯する‘近代性’”。
  • 合著‘やわらかい南の學と思想——琉球大學の知への誘い’(沖縄タイムス出版社、2008年4月)執筆部分:“沖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読み方:県民の帰屬意識の調查から”。

主要期刊論文

  • “‘祖國’的弔詭:‘現代衝擊’下沖繩身份的‘脫中入日’現象”‘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7年3月、47-67頁。
  • “‘辺境東アジア’:新たな地域概念の構築”‘國際政治’第135號、日本國際政治學會、2004年、133-152頁。
  • “戦後台灣における二つの文化の構築:“新中國文化”から“新台灣文化”への転轍の政治的文脈”‘日本台灣學會年報’’第6號、日本台灣學會、2004年、46-65頁。
  • “台灣政治における蔣経國の“‘本土化’政策”試論(1972-1991)”‘アジア研究’44巻第3號、アジア政経學會、1998年8月、65-95頁。
  • “‘香港人’とは何か:戦後における‘香港共同體’の成立から見た新生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性格”‘現代中國’第74號、日本現代中國學會、2000年9月、98‐116頁。
  • John Chuan-Tiong Lim,“Democracy in Taiwan: KMT Transforms Itself” in Harvard China Review,Vol. 2, Spring/Summer 2000, Nov 1, pp.76-77.

外部連結

  • 林泉忠部落格(鳳凰博報)
  • “香港、台灣、澳門、沖繩民眾文化與國家認同國際比較調查2005”《港大民意網站》
  • “香港、台灣、澳門、沖繩民眾文化與國家認同國際比較調查2007”《港大民意網站》
  • 書評‘“辺境東アジア”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 ポリティクス─沖縄、台灣、香港’(《國際政治》,日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