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樂培

林樂培

作曲家,廣東南海人,出生於澳門。香港著名音樂家。自幼學習小提琴,後加入香港中英管弦樂團。1958年畢業於加拿大 多倫多 皇家音樂院,主修作曲,另修小提琴及樂隊指揮。1960年又深造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專攻電影音樂及電影製作。1964年返港從事音樂及電視製作。1967年任教於中文大學,1973年參於籌建“亞洲作曲家同盟”,任香港分會主席。1978年接受香港中樂團的委約而作《秋決》,同年11月由該團在大會堂首演。這是一首儘量發揮我國傳統樂器演奏性能,又大膽運用現代創作技法的實驗性創作。該曲首演後受到多方面的重視,並多次在海內外演出。1980年在西德覃士達國際新音樂夏令營研究新音樂創作。1982年任香港作曲家聯會名譽會長。1984年會澳門室內樂國音樂總監,1986年任香港大學音樂系講師與駐校作曲家。現任亞洲作曲家同盟秘書長,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理事、香港中樂團名譽顧問,澳門文化學會室內樂團音樂總監及香港作曲家協會名譽會長。林樂培從事作曲、指揮、講學、管弦樂團顧問、電視節目主持及樂評等工作,一生致力將中國音樂現代化,以期能在國際樂壇上爭一席位。林先生的作品曾在二十三個國家及地區廣播,在四十一個城市演出,並與二十六隊交響樂團及三十八位著名指揮家合作。其創作包括中國民族樂器管弦樂、西方樂器管弦樂、室樂及大合唱等。經常參加音樂研究活動,近年足跡遍及亞、歐、美洲近30個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樂培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澳門
  • 出生日期1926年8月5日
  • 職業:亞洲作曲家同盟秘書長
  • 性別:男
基本資料,主要作品,生平年表,主要作品,管弦樂,管弦樂(民樂),室樂,鋼琴獨奏,聲樂,合唱,現代舞音樂,出版刊物(部分),

基本資料

姓名:林樂培生日:1926年8月5日
林樂培林樂培
出生地:澳門
籍貫:中國(廣東南海)
林樂培被尊稱為“香港新音樂之父”的大師,作品永從傳統尋根,在前衛當中尋路,曾經在全球51個城市公開演出。他的生平,曾刊載在高庫(Grove's) 音樂音樂家詞典2001版本當中。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小提琴奏鳴曲《東方之珠》、管弦樂《天籟》、民樂合奏《昆蟲世界》、《問蒼天》、《李白詩三首》、《秋決》,琵琶與民樂隊的對話《功夫》、清唱劇《夢審竇蛾》等。其作品曾在世界40多個都市廣播及演奏,為香港中樂團創作的作品有《秋決》、《昆蟲世界》、《兩相歡》等,並從事古曲新譯,為鋼琴及樂團編寫《春江花月夜》及《昭君怨》。

生平年表

1926年澳門出生
1954年1958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及皇家音樂院研讀音樂,後獲作曲家文憑
1960年1963年美國南加州大學隨三屆金像獎作曲大師羅沙研習電影音樂及電影製作,曾參與配樂的兩部作品均獲全校及全美最佳製作獎
1965年 學成返港,以香港管弦協會主辦個人作品發表音樂
1965年1971年 任麗的電視編導,製作文化及綜合性節目
1973年 亞洲作曲家同盟成立大會籌備委員,獲選為亞洲作曲家同盟香港區主席(1973-1983)及大會秘書長(1980-1990)
1976年香港市政局頒發文藝創作首獎(管弦樂組)
1977年 協助鄧肯女士創辦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成為該會連任最長之理事(1977-1994)
1979年1993年 香港民樂團名譽顧問及客席指揮
1980年 赴西德塔木士達現代音樂中心研究新音樂
1981年1985年香港電台製作五十輯“樂壇精英”電視節目
?>1983年 將亞洲作曲家同盟香港區會改組為香港作曲家聯會,榮獲當任名譽會長
1983年1989年 接受澳門文化司邀請當任音樂總監,將15人的業餘音樂家發展成一支每月定期舉行有協奏曲音樂會的50人小交響樂團
1988年澳門總督文禮治授予文化功跡勳章
1988年 主辦亞洲作曲家同盟與國際現代音樂協會聯合音樂節,與武滿徹、范尼豪、周文中等國際名作曲家組成評審團,任主席審評國際各地送來的七百部作品 同年獲香港藝術家聯盟頒首屆作曲家年獎
1991年香港大學學生會頒贈“最佳教學獎”
1993年 《秋決》獲選為廿世紀華人經典作品,在北京頒獎
1994年 渡過退休生活,移居多倫多
1995年 因《李白夜詩三首》在台北發表
1999年 在文化日被日本作曲界行家被譽為亞洲五巨匠之一

主要作品

管弦樂

曙光 (1997)
天保贊交響序曲 (1988)
對比 (1981)
昆蟲世界(二)(1981)
太平山下 (rev 1979)
天籟 (1978)
形像 (rev 1977)
謝灶君 (1976)
古曲新譯 (rev 1971)
弦樂隨筆 (1958)

管弦樂(民樂)

夢審竇娥 (1989)
功夫 (1987)
問蒼天 (1981)
昆蟲世界 (1979)
秋決 (1978)

室樂

風雲變 (1990)
突破(二)(1976)
渭城曲 (1966)
古舞曲三首 (1963)
民歌雅集 (1963)
板橋道情 (1962)
東方之珠 (1961)
遣興樂三首 (1958)
輪迴 (1958)
鋼琴研究之一 (1954)

鋼琴獨奏

古曲新譯 (rev 1971)
Seven Popular Chinese Folk Songs (1962)
for young pianists舅舅組曲 (1960)
小序及諧謔曲 (1959)

聲樂

禮樂集 (1994)
感恩經 (1994)
兩相歡 (1980)
李白驪歌兩首 (1964)
李白夜詩三首 (1957)
初耕集 (1953-57)

合唱

塵埃不見鹹陽橋 (1983)
A Silent Prayer (1981)
伸出仁愛的手 (1979)
Misha Laudis (1962)
Gloria Patri (1961)
Ah! Sun Flower (1958)
Panis Angelicus (1956)

現代舞音樂

Triptych (1982)
洪荒什記 (1981)

出版刊物(部分)

《塵埃不見鹹陽橋》 "The War Bridge." 1999.
《李白夜詩三首》 "1999.
"Two Farewell Songs." 1999.
"Ah! Sunflower." 199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